上海办展让市民讲述“行走故事”

2017-09-30 15:29:28|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出游一路拍摄一路收藏 上海办展让市民讲述“行走故事”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照片、杯子、冰箱贴、票证、手杖、钟表、铃铛……今天,上海市民摄影故事大赛获奖作品和旅游收藏展在市群众艺术馆启幕,展出近200幅照片和200多件藏品,立体讲述老百姓的“行走故事”。国庆长假将至,市民足不出沪也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随着上海市民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认为“最大的变化体现在旅行上。”旅游早已成为上海市民假期生活的常态。在展出的图片中,从上海的田子坊到新疆喀什,再到阿根廷乌斯怀亚,申城市民的足迹遍布全世界,通过照片来讲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的生活形态,传达世界各地的文化。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参展市民中照片入选最多的是位66岁的退休职工刘向阳,共有7个系列作品入选。退休6年多,他前后走了30多个国家,最北到了俄罗斯摩尔曼斯克,看到北极光;最南到了阿根廷乌斯怀亚,看到南极的彩虹。为了更好地记录旅游见闻,他购置了相机,还参加了市群艺馆的周末摄影培训。已经使用过3个单反相机的刘向阳告诉记者:“摄影培训提高了拍摄的技能,也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他指着展出的作品《晨光下的老妪》,这张在秘鲁普诺市抓拍的照片,正是培训的收获,照片中光影的结合以及表达的主题都一览无余。

  如果说摄影作品是市民的眼睛看世界,那么展出的收藏品则是市民在旅途中留下的印记。藏品包括普通市民和民间收藏家的作品。有趣的是,普通市民一般收藏杯子、冰箱贴、票证等,民间收藏家则收藏的是手杖、钟表、铃铛等。市群艺馆副馆长吴榕美说:“民间收藏家们是收藏旅行精品,他们对藏品背后厚重的文化乃至制作工艺等都十分了解。这也为普通百姓的旅行收藏做了一个示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展柜里一组手绘极限纪念信封吸引了观展市民的注意。收藏者徐明亮有集邮的爱好,以前出去旅游会购买当地题材的明信片来制作极限明信片(画面、邮票和邮戳高度一致)。一次随太太去江阴市马镇镇(现改名为徐霞客镇),是旅行家徐霞客的故乡,事先备好了徐霞客的邮票,在当地却没有买到相关的明信片,利用自己绘画功底,在信封上照着纪念馆的图片绘制了一幅霞客行旅图,邮寄回来。此后每到一地旅游,只要条件允许,均绘制相关题材的纪念封实寄,用邮戳纪录自己的足迹,用画笔描绘名胜风光。徐明亮认为:“我用手绘信封,不仅为自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还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景点留下了个人的印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民间收藏家叶坚华收藏的平常很难见到的铃铛。他表示,铃铛的发源地在中国,价格也适中,便于携带。目前已经收藏铃铛1600余种,涉及古今中外铃铛2500余个。经过十年的不断积累,他从铃铛收藏转到了对铃铛的研究,探究其中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等。他希望上海市民或者十一来上海游玩的游客能来看展,感受文化和艺术气息。

  与叶坚华类似,民间收藏家们收藏的钟表、拐杖、校徽、火柴盒、俄罗斯油画等,个个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艺术摄影协会、上海市收藏协会、上海故事、文化上海云共同主办,持续至10月2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