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独家述评丨“疏”之路:小餐饮不再“黑户”
孙绍波/画
曾几何时,众多小餐饮,都是无证无照经营。
今年3月,《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实施,众多符合法定要求的小餐饮临时备案,不再是“黑户”。昨晚,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继续进行,人们关心降低小餐饮入市门槛,临时备案究竟意味着什么?
多年来,食品安全治理,在“堵”与“疏”的立法博弈中,立法者最终选择了“疏”。为什么要选择疏导而不是堵塞?看看市人大代表金永红的履职回顾,就不难找出答案。五年来,在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中,无证摊贩的管理备受关注。一次次的暗访和调研,让金永红想明白了小餐饮治理的关键所在。
无证无照小餐饮,游离于灰色地带,灭也灭不掉,关键原因就是“刚需”,既是就业的需要,也是消费的需要。2015年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中,金永红提出:无证无照小餐饮的安全监管模式,已经到了“换思路、换脑子”的时候。事实上,多年执法检查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消费者只关心食品安全这一本源问题,过高的证照门槛,只能让大量无证无照经营者“破罐子破摔”,做一天算一天,罔顾食品安全。如果有条件、有限度地降低入市门槛,让合法经营不再遥不可及,经营者才有取得合法身份的动力;也只有让合法经营成为“多数”,食品安全才更有保障。
今年1月,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明确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符合具体条件的小餐饮企业可在街道备案,降低入市门槛,既保障食品安全,又满足市民日常饮食需求。
今年7月,申城全面实施小餐饮备案制度,依据“分类施策、从严监管、减少存量、严控增量”的原则,对无证餐饮实施精细化管理。
小餐饮获得备案,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有需求且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有固定经营场所;符合食品安全和加工卫生要求。备案的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可申请延续,延续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这意味着,备案状态最多只有三年。
为何是三年?市食药监局和市工商局分析大数据表明,近年来,申城餐饮单位的经营状况,有个“2.5分水岭”现象——经营两年半之后,或者经营不善退出市场,或者发展壮大。最长三年的临时备案,有助于倒逼经营者升级换代,最终获得食品经营许可。可见,临时备案降低了入市门槛,对曾经的无证无照小餐饮而言,食品卫生安全要求不降反升。
换句话说,小餐饮经营,既要满足市场需求,满足就业需求,更要满足维护食品安全的需要。前两种“需求”和后一种“需求”,只有相得益彰,而非零和博弈,告别“黑户”进入备案的小餐饮,食品安全越是做得好,就越能解决就业服务民生。
此间,一个关键问题是,三年里,备案小餐饮维护食品安全,是单靠经营者自觉,还是监管部门拿出明确的标准,让整洁、安全的餐饮环境成为经营必备,让消费者体面消费、经营者体面经营成为可能。
如果单就价格而言,小餐饮是低端餐饮,大饼油条生煎馄饨,都不贵,但这并不意味着小餐饮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执法检查一再表明,小餐饮多在路边沿街,可能油污遍地,也可能窗明几净——肮脏或整洁,不仅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还取决于监管者的素质。
在临时备案之后,如果监管者在潜意识里认同“低端消费”可以降低环境卫生要求,那么,即便告别了“黑户”,小餐饮得到的不过是一时的喘息,对区域综合环境而言,对众多社区居民而言,社区品质和生活质量而言并未提升,甚至不升反降。
监管部门或许会说,小餐饮量大面广,单枪匹马,监管起来,难免捉襟见肘。的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里的小餐饮,秩序井然,同样也离不开社区自治和共治。肇周路、吉安路一带是典型的黄浦老城厢,曾以“脏乱差”出名。去年以来,志成社区举行多次居民听证,请居民代表、小摊贩、市场监管部门坐下来讨论规则和规矩,明明白白,从此再无“脏乱差”。
在申城,所有告别了“黑户”的小餐饮,经历了临时备案之后,即便没有做“百年老店”的雄心,日子还是要过的,拿到食品经营许可,店面最好继续开下去,也是生活必需。
实现这个目标,单靠经营者,不够,行政监管和社区自治,都要。因此,无证无照小餐饮告别“黑户”,临时备案,是一次契机——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提升社区自治共治能力,还是对改善城市家园品质,让更多人有尊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