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创”:众创空间多 国际合作活跃

2017-06-05 08:28:35|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双创”走出自己特色:创客空间密布,隐形冠军众多,国际合作活跃 众创空间逾五百 日均新设企业千户

  “我们计划将上海的分公司变成第二总部,因为上海的‘双创’氛围太好了,现在分公司的科研人员数量已经和北京总部不相上下,公司规模还在扩张。”创业公司云知声创始人黄伟说,最快今年下半年,云知声就能拥有上海、北京两大总部。云知声主攻语音识别这一人工智能细分领域,以B2B(商对商)业务为主。比如在医疗界,其语音识别服务已进入全国30多家三甲医院,是这一领域的“隐形冠军”。

  事实上,黄伟已经把家安在了上海:“这两年‘双创’在上海绝对可以用红红火火来形容。”他觉得,云知声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许多人眼里的上海“双创”进程:氛围越来越浓,隐形冠军越来越多,国际层面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

  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已有500多家众创空间及孵化机构,入驻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2万家。类似云知声这样的民营科技创新企业也成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占全部科技企业的比重达到94%。

  每年扶持1万人成功创业

  长寿路西康路口的189弄购物中心开业不到半年,门口的招牌上显著地标出了商场里的特色商户,其中最高两层被一家名叫“裸心社”的商户占据。如果按图索骥走上门去会发现,它不是商户,而是个众创空间,来自全球各地的创业团队正在这里追逐自己的梦想。

  商场里藏着众创空间,旧工业厂房翻建成众创空间,新建的众创空间更是络绎不绝……短短一年时间,上海的众创空间数量已经翻了一番。对创业者来说,众创空间可以让他们为梦想安一个家——据统计,上海新注册市场主体的数量逐年增加:2014年27万户、2015年30万户、2016年35万户,意味着上海平均每天新设企业约1000户,约占全国的10%。

  更重要的是,依托这些众创空间,上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扶持创业政策体系,贯穿“双创”全过程,让“幼苗”有机会长成“大树”。

  例如,大学生创业容易遇到融资难的问题,上海就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提供创业贷款担保、贴息等服务。即便大学生缺少创业启动资金,该基金也能提供用于启动的“种子资金”。截至今年4月底,该基金已累计接受项目申请6168个,资助项目1692个,累计资助金额超过3亿元。

  此外,针对创业成本高问题,上海对初创期企业实行免收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行政收费,还提供场地房租、社会保险费等补贴;针对创业企业发展,有“能力测评+创业培训+创业见习”的创业者能力提升体系……

  数据显示,依托这一相对完善的扶持体系,近两年上海每年帮助1万多人成功创业,其中60%以上是高校毕业生。

  隐形冠军抢占产业制高点

  “双创”意味着活力。创业者们对形势变化、市场热点把握敏锐,勇于尝试,常常能走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前列,一批“隐形冠军”应运而生。在上海,近半数专利授权量由民营科技企业获得。

  总部位于陆家嘴的Wind资讯是金融数据、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在国内市场,Wind 资讯的客户包括超过90%的中国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和投资公司;在国际市场,在被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中,75%是Wind资讯的客户。Wind资讯已建成国内最完整的以金融证券数据为核心的大型金融工程和财经数据仓库。董事长陆风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上海汇集了各种信息和技术,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争做行业第一。

  年轻的初创公司也能成为行业第一:2013年才在复旦科技园注册,不到四年时间,流利说已经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国人英语语音数据库,开发出全球最智能的人工智能老师,全球用户数突破4300万。创始人王翌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选择上海作为回国创业的目的地,是觉得在上海的创业成功率高:“本科同学在杨浦创业成功了,我听他介绍了一些创业政策,觉得很适合我。”来上海后,开放的市场环境、务实的政府服务果真让他如鱼得水:“比如,创业公司融资频繁,经常需要进行股权变更,上海工商部门有针对性地帮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安心创新,不用担心琐事。”目前,流利说已自主研发出世界领先的英语口语、写作自动识别评测引擎。

  云家政被称为家政服务业的“淘宝网”,首次在家政行业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整合。公司CEO薛帅表示,上海的服务业比较发达,容易涌现新业态;丰厚的人力资源又让这些新业态插上技术的翅膀,实现行业领先。比如,云家政自主研发了提供家政服务的信息平台以及SaaS信息管理系统,最终改变的不仅是家政行业的服务方式,还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管理效率。

  “走出去”和“引进来”

  上海是国际大都市,国际交流络绎不绝。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双创”中。

  上海企业晶赞科技擅长大数据,创始人汤奇峰最近去了一趟美国,因为他还是中国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国大数据实验室)理事会理事长,此次中国大数据实验室与美国伯克利大学RISE实验室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紧密合作,促进大数据流通的标准化与交易技术的创新。

  汤奇峰说,参与国际合作并非是一家企业或一个实验室的发展需求,而是上海有这种合作氛围,因为上海本身就是国际交流的热土。比如,在与美国高校签约同时,中国大数据实验室所在的上海市北高新园区也在美国设立了创新中心,旨在打通中美研究、产业、人才、资本的对接通道,推动科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在合作交流的大氛围下,很多外资科创企业也积极担任海外“双创”资源“引进来”的桥梁,坐落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PlugandPlay (以下简称PnP)就是一个案例。

  PnP是总部位于美国硅谷的全球顶尖孵化器,自1998年起累计孵化、投资超过2000家初创企业,还曾为谷歌(Google)、贝宝(PayPal)提供了第一个办公场所。上海PnP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海外优秀的“双创”项目带到中国,上海也成为这些项目的第一站。

  “因为上海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海外创业者来上海觉得很亲切。”PnP华东区主要负责人张杨说,在今年的上交会期间,PnP一举带来35个海外“双创”项目,分别来自美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与中国企业对接,进行联合孵化:“上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各种资源比较齐全,对接成功率也比较高。”他表示,在海外创业团队的眼里,上海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所以他们非常乐意留下来,参与上海“双创”国际化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