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平台加速洗牌 突围同质化

2017-05-24 11:09:16|来源:经济参考报|编辑:陆琲嘉 |责编:刘征宇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推进,以及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培育创新企业“温床”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7创新创业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各类创业平台近8000家,其中孵化器数量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然而,繁荣背后亦有“杂音”,众创平台正面临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兼并重组潮愈演愈烈。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洗牌加速,创业孵化行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未来健康发展仍需在标准和体系上下功夫。

  爆发 我国孵化器数量和规模居世界首位

  自1987年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我国诞生以来,中国孵化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纳入火炬计划的众创空间有4298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有3255家,企业加速器有400余家,三者累计近8000家,共同形成接递有序的创业服务生态。尤其是近三年间,全国新建成孵化器1787家,占到30年孵化器总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孵化器数量和规模均跃居世界首位,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在全国范围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各地双创氛围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吸纳和培养人才、创造社会就业的载体。

  据悉,截止到2016年底,纳入火炬计划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共服务科技型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00万人,拥有各类有效知识产权22.3万项,累计培育上市、挂牌企业1800余家,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

  “目前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已经实现了全国的全覆盖。包括西藏在内的各个省份都已经有我们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孙启新博士23日在论坛上表示,孵化器目前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以广东为例,目前全省已经把孵化器建设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工程,现在孵化器数量已经跃居第一。启动较早的江苏省,已经把孵化器布局到了省市县区,甚至覆盖到街道一级。而吉林省辽源市转型较为成功,通过孵化器建设带动了整个袜业产业的发展。”孙启新说。

  另外,孵化器成为“走出去”、探索国际合作的“先锋部队”。“现在我们在硅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地都已经布局了孵化器,尤其是硅谷大概有十几家中国的民营孵化机构在布点。”孙启新说。

  与此同时,国外的孵化器也在积极地进入中国。中国的孵化器建设已经融入了全球的创新创业网络,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据悉,泰国和越南要出台本国版的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包括高新区建设和孵化器建设。”孙启新说。

  洗牌 兼并重组潮愈演愈烈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激烈的市场竞争。3月21日,北京无界空间创始人兼CEO万柳朔在融资及新业务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全资收购Fourwork(富空间)已完成。据悉,刚刚获得由信中利领投、经纬中国跟投的近亿元A+轮融资的无界空间,未来将在快速推出更精品化的门店,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之上,上线新业务“WStudio”,借此布局移动办公。无独有偶,4月26日,优客工场与洪泰创新空间共同宣布,双方已正式签署战略合并框架协议。

  还有一些平台已经在残酷的市场搏杀中败退。去年4月,位于深圳南山科兴科学园的众创空间“孔雀机构”因拖欠物管连续三个月的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等相关费用遭遇强拆,60多个创业团队被临时要求撤场。这是继“地库”孵化器宣告转让之后又一创业平台崩塌。半年后,运营不到一年的Mad Space也宣布破产倒闭。

  随着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众创空间的竞争日趋加剧,一些企业通过融资、合作、战略入股的方式来实现扩张,试图占据有利的市场份额。不过,在万柳朔看来,未来联合办公行业发展将进一步升级,市场化竞争将使行业准入门槛大大提高,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抱团取暖的现象会频频发生。

  优客工场此前发布的《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指出,很多众创空间没有做到平台资源共享的原因在于量散力薄,各自为营。绝大部分平台并没有注重“包容”与“共享”理念,众创空间主体应该多多鼓励联盟、投资、并购,规模化布局。相关数据显示,只有入驻率达到70%左右,众创空间才能实现盈利。而相关报告显示,在国内中关村众创空间平均入驻率也只有60%,望京区域约为50%,其他二三线城市入驻率更低。

  有报告指出,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众创空间头部效应明显,纳什空间、优客工场、无界空间等大型空间开始联合纵横,同行挑战加剧。经过新一轮洗牌后,未来行业必然形成多元模式。

  发展 相关标准和体系仍待完善

  众创平台是为创业者提供办公、交流乃至开展业务的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有很大的存在价值。不过,面对同质化的激烈竞争和盈利模式的单一,有不少平台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作为大众创新的策源地之一,过去有关部门从保护、培育创新的角度出发,给予各种众创平台较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在有利于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隐忧。

  “众创平台洗牌在所难免,市场竞争要求平台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特色模式,未来米库创服重点打造创业社交活动品牌,如‘失控大赛’‘米库F5创业生态大会’等,致力于发现和精炼未来企业家。”沈阳市米库创服执行董事张倩向记者表示。她透露,未来米库创服平台将走服务型道路。

  对于众创平台的趋势,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种是专业孵化器,一般背后有专业资源,有投资人操纵,比如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它只做人工智能领域(以前只做互联网科技);第二种是垂直性孵化器,一般只做一两个领域,比如杭州的贝壳社,专门做生物医疗;第三种则是连锁店式的泛行业孵化器,一般社区式行业较杂,比如中国的优客工场和美国的Wework。

  事实上,不论是过去的普通众创平台,还是科技部此前推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未来健康发展仍需在标准和体系上下功夫。据悉,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负责拟制的众创空间标准,在此前形成的框架中,“入库标准”将成为是否是一个众创空间的标准;“示范标准”是一个众创空间是否能成为具有全国性示范效应,能否进行国家备案的判定标准;“服务标准”是火炬中心希望推广一个可供众创空间学习和参考的标准。(记者 钟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