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利推进

2017-04-11 08:39:25|来源:新民晚报|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首页头条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利推进

  一座高“含金量”的全球城市,是什么样子?上海给你一个答案。

  漫步街头,金融机构密度与纽约、伦敦相比毫不逊色;打开手机,科技实现金融服务的“随身相应”。远不止这些,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金融总额超过1300万亿元,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初步形成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金融的血脉,像黄浦江水一样,贯穿着整个城市的肌体。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瞄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们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目标,上海坚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金融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和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交易与定价功能提升

  上海是金融市场的“加速器”。2016年,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等3家全国性要素市场开业。目前,上海已形成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与场外衍生品、黄金、保险等市场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上少数几个金融市场种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

  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被称为“高速公路”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沪设立,推出股指期货、国债期货、黄金期货、同业存单、ETF期权、中期票据、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显著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与定价功能。

  2016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1364.2万亿元,是2010年的3.5倍,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至2016年9月,上海证券市场股票交易额全球排名第4,筹资总额排名第3,总市值排名第4;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现货交易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功能性总部纷至沓来

  上海是金融机构的“磁力场”。上海不断完善各项服务措施,除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不断集聚外,各类国际性、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或组织不断涌现,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等相继落户上海,国家开发银行上海业务总部等陆续成立。中保投资、证通股份等重要金融机构落户。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股权投资企业等新型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在沪金融机构总数超过1500家。2016年,上海市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约2.2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继续开放提升国际化

  上海是金融开放的“领跑者”。目前,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超过430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占内地总数的一半以上,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均占内地总数的一半左右。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

  金融业务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启动证券“沪港通”和黄金“沪港通”。境外机构获准以人民币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跨境ETF等试点顺利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合作,在法兰克福设立中欧国际交易所,这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出去”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探索。此外,上海近年与伦敦、纽约、中国香港、新加坡、巴黎、悉尼等金融中心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在保护投资者方面,借鉴香港金融纠纷调解中心运营模式,上海去年建立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

  自贸区金改深入推进

  上海是金融改革的“试验田”。金融制度创新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发布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一系列实施细则,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业务启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启动黄金国际板,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自贸区内设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并获批开展原油期货交易。自贸区金融改革深入推进,开展了涵盖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改革、金融监管简政放权等方面的创新试点,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