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名中年妇女被“夹”在公交车和站台屏蔽门中间。
2月1日起,上海延安路中运量公交71路载客试运营。几天来,从首日的“大排长队挤不上去”,到工作日“人明显减少”,不少申城市民都尝鲜体验了一次这全新的公交乘车模式。本报记者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看到,这两天,有关中运量公交也成了市民来电的热点。不少市民在盛赞乘车体验的同时,也对中运量公交运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不少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标识指引”亟待完善
与传统的公交乘坐方式不同,乘坐71路,乘客须通过天桥、人行道行至马路中间的半封闭候车站,再从车辆左侧上下客。据记者观察,对于这种全新的乘车方式,不少市民不习惯,而公交线路沿途也缺少相应的标识指引系统。
在江苏路武夷路路口,记者目睹惊险一刻:一名中年妇女从路口北侧走上人行横道线,径直左拐走上了71路公交专用道,随后站到了半封闭站台的屏蔽门外侧。此时,一辆71路区间车快速驶入车站,眼看着她被“夹”在了公交车和站台屏蔽门中间,非常危险。上车后,司机和售票员均责怪她这样太危险了,她却振振有词:“看了半天都没明白怎么乘车,我以为和普通的公交站一样,可以直接走上站台,没想到有屏蔽门隔着……”
事实上,有“怎么去马路中间的车站”这样疑问的乘客不在少数。市民建议,应尽快完善站点附近天桥、人行道上的引导标牌,可以类似于地铁一样将箭头等指引标识印刷在地上,指引市民安全抵达站台乘车。
另一方面,站台内的标识系统也同样需要完善。记者现场看到,由于车站较长,每个站均有前后两组公交车停靠点。乘客在候车时,往往并不刻意选择其中一个停靠点;但据记者留意,车辆进站时,大多数车辆会默认停靠前进方向前侧的一个停靠点,这就导致站在后侧停靠点的乘客不得不连忙奔向前去。市民建议站台的两个停靠点应该有“主”“次”之分,或者全线车和区间车分别使用不同的停靠点,加以区分。同时,由于全程车为前、后门上车,中门下车;区间车为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因而,站台屏蔽门上标识了上下客区域,但标识不够明显,候车人一多,很难留意到那几个小字。建议在地面醒目位置也划分出上下客区域。
“信号优先”有名无实
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市民对中运量公交71路热议最多的,便是71路开得有些慢。在首日试运营时,有媒体统计过,“全程17.5公里,平均却需要75分钟”。昨天,记者也体验了一把中运量公交的速度。记者从江苏路站上车,一直坐到终点站申昆路,中间14个站,共耗时41分钟;返程时从申昆路坐至茂名北路,19个站耗时52分钟。算下来,全程的耗时已略少于首日试运营的情况。
不过,对于这样的通行效率,有乘客坦言,这和想象中的“首条专道行驶、信号优先的快速公交线路”还是有些距离。亦有乘客委婉地表示,专门腾出一根道出来,却同样也开不快,这划算吗?
由于“专道行驶”,其他车道的畅通与否对71路公交专用道几乎没什么影响。因而,影响行驶时间的主要因素便是延安路数量众多的红绿灯的等待时间。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中运量公交将实行信号相对优先原则,具体而言,即“当延安路中运量公交车离前方路口还有大约8秒的路程时,若此时信号灯即将变为红灯,那么将保证中运量车通行。此时,同向的社会车辆也将实行绿灯通行。”但据记者在多个路口观察,这一优先似乎并未得到体现。在车上,乘客们也普遍有体会:“信号优先”似乎有名无实。
记者就此询问了多名71路公交车司机,有司机称信号灯并未“优待”中运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有司机称,信号优先系统确实有,但并未“上线”。
线路调整需进一步优化
据介绍,为配合延安路中运量公交71路载客试运行,进一步优化线网布局,方便市民出行,有关部门已将11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影响到长宁、闵行等部分区域市民的出行。市民们希望,路线撤销、缩减以后,应对剩余的线路站点走向进行优化,尽可能地方便市民出行。
闵行区航新路205号市民李女士说,中运量公交开通前,她一直是乘坐小区门口航新路上的925路公交车到华山医院就医。925路撤销后,她只能改乘519路公交到航东路站,再换乘中运量公交71路,但是,换乘需要步行15分钟。她建议调整519路公交线路与中运量71路加以衔接,方便市民出行。
长宁区安顺路安东、纺大等小区居民建议,中运量71路开通后,安顺路附近的709路、748路都缩线了,而一直以来,这些公交线路是附近居民乘坐以便换乘轨交3/4号线延安西路站最方便的途径。缩线后,从小区至延安西路站这1公里多的路程,成了公交覆盖的空白。希望公交运营方能够调整附近的公交线路,补上这段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