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2016-12-30 14:30:50|来源:人民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

  人民网上海12月30日电 (记者姜泓冰) 上海市近日公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未来五年,上海将努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传播体系、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体系、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等八大支撑体系,明确了九大主要任务,还设立了一系列“个性化”城市文化发展指标。比如,到2020年,建成3个以上国内一流、初具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智库,全市公益广告专用阵地(端口)要占全市广告设施总量10%以上,建设500个以上志愿者服务基地,全市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率10%以上等。

  为形成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市民文明风貌,“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全面开展“市民修身计划”,每年针对2至3个热点问题,集中开展除陋习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公益广告地方立法,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修订《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打造统一规范的志愿者注册平台,建设市、区、街镇三级志愿服务中心,加强各领域专业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上海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解放日报等传统主流媒体整体转型,深入探索建设新型主流媒体发展路径,提出打造全国领先的新媒体品牌、用户数过亿的平台级新媒体或新应用等预期性指标。

  在影视等文艺创作生产中,提升“上海出品”影响力,衡量指标包括电影备案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电影票房收入占全国8%和网络视听市场份额占全国市场份额25%等。

  为建设现代文化产业重镇,上海还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13%以上的目标。这意味着,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仅次于金融业,将成为上海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持续激发城市文化创造活力,上海还提出积极发展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引导街头艺人、涂鸦艺术等健康发展”也出现在新的《规划》中。与之相关,上海将研究制定或者修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上海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上海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上海市文物经营管理办法》《上海市公益广告促进条例》《上海市著作权管理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规范网络信息服务、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推进网络社会管理的有关制度,以加强法规政策保障。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版权保护促进文化创新。

  据介绍,未来五年,上海还将凸显“党的诞生地”的城市历史定位,实施迎接建党百年“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为此,上海将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在沪活动纪念地及伟人纪念设施等红色历史资源的整合规划、保护利用、研究宣传。同时加强对工业文化遗存、重要历史遗迹、名人故居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和挖掘整理,启动实施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利用,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增强城市文化归属感。为此,上海将实现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完成率100%、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学校达到200所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