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闵行:“航天硅谷”释放“双创”活力

文汇报2017-09-12 13:28:14

  原标题:闵行区抓住军民融合发展契机,推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等领域尖端技术向外辐射 上海“航天硅谷”释放“双创”活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上海航天企业借鉴月球车的研发思路和技术,开发出新一代巡检机器人。(资料照片)

  “月兔号”已完成巡视月球的使命,永远留守广寒宫,但它的“兄弟”、一台外观相近的四轮小车又开启新的旅程———巡视变电站。这两台带轮子的机器人,都出自上海航天系统的一家工厂,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上海航天科技走向民用的潜力。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在上海,军民融合产业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热点。在军工企业集聚、军民融合有相当基础的闵行区,各界正努力优化环境,希望更充分地释放“双创”活力,推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向外辐射。打造“航天硅谷”,这是闵行区乃至上海市的新目标。

  “双创”升温,航天技术“溢出”提速

  闵行区是上海航天与军工企业最集聚的区域之一,军民融合产业占全市半壁江山。隶属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坐落于此。这家企业是“玉兔号”月球车的总装厂,也是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家。巡检机器人有四个轮子,可以按设定路线,自动巡视大片场地。它背驮的摄像机,相当于双眼,能甄别各种异常状况。有了它,超高压变电站能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做到更可靠、更安全。

  这台机器人,是由上海设备制造总厂科瑞工业研究所去年底研制成功的,目前已在部分变电站上岗,客户反响不错。虽然“地球车”的技术要求和复杂度不及月球车,比如轮子就少了两个,但两者设计理念相近,技术重合度在20%到30%之间。

  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庞大的技术储备中,可用于军民融合的专利总量超过1000项。过去一年多,社会的“双创”热潮也加速了上海航天技术向民用延伸的节奏。据介绍,“十三五”时期,该院已为民用市场提供了近100项孵化成果,不少项目得到国内各类“双创”竞赛大奖。

  在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除了月球车,还有更多航天技术“溢出”。比如能经受住超低温的阀门,原本用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上,现已装入LNG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突破了此类船舶的中高端阀门国产化瓶颈。同是该厂开发的可制造卫星部件的金属3D打印机,现在也开始服务模具加工业。

  事实上,虽然闵行区提出了打造“航天硅谷”的目标,但军民融合产业不仅限于航天。不久前举行的军民融合项目集中签约,亮相的既有航天系统的卫星大数据、小卫星平台等,在船舶、智能装备、芯片等领域,外界也看到了诸多优秀成果。

  从全市角度看,“双创”背景下的军民融合正成为上海经济的亮点。市经信委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上海工业在去年一度遭遇困难,但军民融合产业产值的同比增幅高达12%;在高端产业方面,军工技术的带动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军民融合有力地助推着上海产业升级和科创中心建设。

  看准短板,完善创新生态环境

  虽然本地军民融合的创新成果在加速涌现,但受制于一些瓶颈,其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正是看到了趋势和问题,闵行区决心代表上海在体制机制层面作探索,以突破障碍,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目前,示范区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

  知情人士表示,“双创”视角下的军民融合,最需要跨越的并非技术难题,而是体制机制关。一方面,军工企业由于身份特殊,在人才激励、研发协同、信息共享等方面受诸多制约;同时,军工技术虽说极具含金量,但要向市场“溢出”,仍需要加强研发,走通“最后一公里”。着眼于这些方面,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闵行区提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突破、以人才育用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发展思路,希望调动创新、产业、金融、人才四方面资源,打造更完善的创新生态。

  比如:为突破军工信息共享难关,闵行区正在打造涉密信息查询平台;为助力军工技术转化,闵行区与上海交大、上海航天等合作,合力打造一批共性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促进军民融合的创新创业团队落地生长,闵行区给予他们租金补贴和项目落地支持;为强化相关金融支撑体系,闵行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本为主体,设立了一支20亿元的基金,并正与市级部门合作,再组建一支军民融合产业基金,首期规模预计为30亿元。

  此外,在土地减量化背景下,闵行区还想方设法,积极为军民融合“双创”项目提供空间。按照“一体两翼多基地”的布局,年内预计有2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孵化器、技术中心等投入使用。

  这些政策措施虽然发布不久,但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由上海交大一批博士创建、为航空航天领域提供高端生产装备的拓璞公司,目前已入驻由闵行区为其代建、并低价出租的新厂房。这种服务让拓璞公司能把精力和资金用于培育上下游产业链———目前,为该公司配套的智能制造和软件企业,正不断向闵行区集聚,年产值超亿元。

  机制创新,激发人才创新热情

  为“双创”以及军民融合发力的,也包括上海航天系统本身。就在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本部一街之隔的地方,一座外观看似太空船的大型建筑正在建设,这里将成为航天系统创新创业的物理中心,更是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

  目前,上海航天已把军民融合、“双创”发展视作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和重大机遇,为此专门发布指导意见。这份文件借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相关政策,从完善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入手,突出对创新创业、产业发展、企业管理等的支持以及“松绑”。文件提出,要逐步建立骨干持股的激励机制,并且,要向内部“双创”团队更充分授权。

  这份文件从制度上为航天“双创”定下基调,而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太空船”就是“航天硅谷”最重要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之一。今年年底落成后,预计将有大量可与社会对接的创新资源迅速进驻,包括科研仪器、专家人才、专利成果等。据透露,之所以要将“太空船”建在距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咫尺之遥的地方,就是因为要让航天人才能以最低成本往来于院墙两侧,从而以更开放姿态参与外部创新。

  类似的探索已在上海航天系统内开展小范围试点。曾将月球车、3D打印等技术引入民用行业的科瑞工业研究所,就受益于“松绑尝试”。所长杨洋告诉记者,作为航天老厂为促进“双创”成立的新机构,研究所取代了之前的研发部,使命也从服务航天型号研制,转变为持续将技术孵化为产品和公司。

  此前,在研究所框架内,“虚拟持股”等机制已经落地,显著激发了科研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创业热情。其最早孵化的一家高端装备企业,在仅有10多名员工的情况下,就已把产值做到上亿元。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