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痴”郭大湧: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

国际在线2017-08-18 13:46:1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_副本(带logo)

郭大湧(1946年—)。供图 郭大湧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彭丽):2017年8月13日,笔者走进郭大湧的画室,彼时他正在为即将举行的画展创作。白色宣纸,朱竹跃然纸上,动中见静,法度、韵味、气势三者俱佳。见竹疏朗潇洒,便让人想起君子, “ 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

  郭大湧,上海著名潮汕籍书画家,精于书法、擅长绘画。在书法方面,郭大湧造诣极深,书法圆润连贯、深厚苍劲;在绘画方面,郭大湧擅长山水泼墨画。青绿重采、浑然天成,颇得渲染润泽之意趣;人物画更是信手拈来、形象传神;尤以写竹见长,朋友称其为 “竹痴”。郭大湧为人随和,师从 “江南竹王”申石伽潜心研竹30余年,得石伽亲传,成为著名的“石伽竹派”传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_副本(带logo)_副本

郭大湧《几曲云岚》。供图 郭大湧

  石伽竹派 “写竹”,注重写意,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郭大湧说:“传统写竹多表现竹竿的挺拔向上,我们写竹喜欢写动态的竹。片片竹叶于风中摇曳,体现出‘迎风’的动感意韵。郭大湧写竹,竹叶以“个”、“介”相叠,以墨色分出前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竹节用笔劲利遒健,竿瘦而叶肥。笔势变化多端、挺劲潇洒、浑厚淋漓。

  郭大湧强调:“写竹不仅是写实,更要写竹子的意境,这是最主要的。”他强调写竹的基础一定是书法,要把书法的味道和书写的味道,融会贯通。书法写不好,竹子就写不好。中国人喜欢写墨竹,用黑色的墨表现竹的气节,就与书法用墨有关。写竹须气正,要把高节之气融入到竹的创作中。

  郑板桥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眼中有竹、胸中有竹、心中更要有竹。意存笔先,方能画尽意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_副本(带logo)

郭大湧《风雨潇潇竹万竿》。供图 郭大湧

  朱竹,寓意吉祥如意、竹报平安。

  朱竹,指红色的竹。朱笔画竹,始于苏轼,苏轼在试院时,兴至无墨,便用朱笔画竹,别有风味。郭大湧喜欢用其特别调制的红墨画朱竹。他说,红墨的调色非常关键。不能调的太红,太红的话人们欣赏起来心情无法安定。好的朱竹作品,既要有红色本身的寓意,又要尽量减少红色所带有的火气,带给人安定的感觉。

  郭大湧画朱竹,会以水滨坡石,衬以竹叶,石头与风中摇曳舞动的竹叶,构成动与静的平衡布局。用笔,参入书法笔意,竹叶犹如草书,点划纷披,以浓淡虚实相生的墨色,表现出阴阳相背和前后参差的空间感。

  画朱竹时,落款也很重要。郭大湧对学生说:“创作朱竹时,如果竹子画不好,落款一定要落得好。如果落款落不好,石头一定要画好。”红色、落款、背景,这三个关键,如果都能完成的很好,是功底;如果某个完成的很好,是功夫。整体布局决定作品的高度,而细节则决定了作品的深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_副本(带logo)

郭大湧《动健雄姿》。供图 郭大湧

  申石伽曾曰:“大湧仁弟早岁即具绘画基础,从余研习墨竹十余年,得风晴雨雪之妙。”

  郭大湧与申石伽先生相识30多年间,两人性情相近,谈书论画,成忘年之交,师生情中也透着兄弟情意。郭大湧写竹渗透着石伽先生之精神风貌,干净利落、潇洒俊逸。

  郭大湧在继承“石伽竹派”的基础上,结合传统书法线条与墨色进行创新。根据竹子在春夏秋冬、风晴雨雪中的变化,把风竹的摇曳、晴竹的遒劲、雨竹的淋漓、雪竹的傲骨与四季更替相融。再以山泉清流、飞瀑急湍、水滨坡石为背景,于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使整个画面高古雅洁、浓淡相宜。叶随风动、山石有情,让人生出“举头忽看不似画,侧耳倾听疑有声”的美妙感受。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