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日上海教育界人士纵论教育创新

2019-01-25 13:09:45|来源:新华网|编辑:刘征宇 |责编:李胜兰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 (周桂龙)"学习不应该是痛苦和讨厌的,它有着更科学、更适合、更快乐的方法。" 今年1月24日是首个"国际教育日",来自教育界的各方人士聚集在刚成立的上海创新前滩学院,举行"未来已来,基础教育如何与新时代接轨——国际教育日论坛",就基础教育如何与新时代接轨进行深入的研讨。

国际教育日上海教育界人士纵论教育创新

  为帮助人们更好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2018年12月3日,联合国决定每年1月24日为“国际教育日”。上海作为教育基础比较扎实的地区,在"国际教育日"针对基础教育与新时代未来的关系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

  论坛发布了2019年创新前滩学院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年度主题关键词:“创新、融合、可持续。”上海知识产权园总经理潘抒表示,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未来都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而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关键点在于创新和融合。在未来已来的时代,新的环境、新的背景要求教育必须要求变创新,只有坚持创新、不断突破才能面对未来,不仅仅是学生、老师,所有人都要改变。通过改变创新,不仅仅是分数和成绩,让青少年的成长、创新教育的发展都变得可持续。

  作为上海第一所特色高中,曹杨中学将学习与实践、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和个性化的培养选择。副校长周刚认为,既然"未来已来"已成为共识,对于教育而言,未来的学生‘未来’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应该成为我们教育者着眼关注和思考的方向。

  来自上海市控江中学的教导主任介绍了该校近年来形成的科创、文创、人文、艺体四大课程领域,其涵盖十二个专业方向,促进了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学生核心素养、专业兴趣和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优质基础、玩中学与自主发展的教育。

  作为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副校长,刘育蓓见证了学校近年努力探索素质教育和创建特色学校的历程。刘育蓓表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格健全、能独自正确面对不确定的未来的人,“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的学生,一定是全面发展的学生。”

  智勇教育作为唯一受邀演讲的第三方机构,一直以来持续深耕青少年创新教育研究、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为使命,被认为在素质教育领域科创赛道具有独角兽的潜质。创始人关大勇说,我们要告诉所有人,学习不应该是痛苦和讨厌的,它有着更科学、更适合、更快乐的方法。

  论坛结束后,与会者参观了创新前滩学院,深入了解创新前滩学院的设立初衷与未来愿景。目前,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即将有两个优质科创项目入驻创新前滩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