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观众寥寥、传承断档、老戏失传,到如今五班三代、商演不断、名扬海外的“姹紫嫣红” 六百年昆曲不老,迎来“最幸福时代”
上海昆剧团最年轻一代“昆五班”青年演员得到“昆大班”老师无私传授,迎来戏曲的“最幸福时代”。图为青年演员卫立、蒋珂演绎《南柯梦记》片段。(上海昆剧团供图)
由上海昆剧团主办的“霓裳雅韵·兰庭芳菲”系列演出正在上海大剧院热演。集结全国八大昆曲院团助阵,连续六天好戏不断,满台生辉。在上海大剧院这个集结海内外顶尖艺术的1800座大剧场,六场演出票几近售罄,让戏曲同仁艳羡不已。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却很感慨。还记得刚上任上海昆剧团团长时,第一次开会,老师们就给她下了第一个任务:“什么时候,能在大剧院好好演一遭!”如今这个愿望不仅早早实现———去年全本《长生殿》在大剧院连演四晚,160万元票房创下建团历史纪录;“临川四梦”更是在2015年海内外巡演后,在今年获得柏林戏剧节邀约。
从观众寥寥、传承断档、老戏失传,到如今的五班三代、商演不断、登上国际顶尖艺术节,上昆的今天可谓“姹紫嫣红”。在业界看来,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内外赢得前所未有关注的缩影,也是昆曲人用四十年探索出的一条新时代戏曲发展路径。是体制的成功———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更以政策资金大力扶持传统文化,上海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一团一策”激发戏曲活力,给予戏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市场的成功———昔日一场只有三个观众的寂寥,没能阻止上昆人二十年如一日进校园普及,让古老剧种拥有了最年轻的戏曲观众;是团队的成功———上至“传字辈”已故老艺术家,下至如今“昆五班”青年演员,几代昆曲人幕后沉下心传承,台前铆足劲竞技;也是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成功———守住昆曲丰厚家底,不慌不忙地实现经典作品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真文章在孤灯下,耐住寂寞更要居安思危
“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是张静娴与蔡正仁主演昆剧《班昭》一剧中的唱词,也是昔日昆曲人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1978年,在京昆大师俞振飞等“传字辈”老艺术家的呼吁下,上海昆剧团在绍兴路9号安家落户。1949年国家培养的第一批“昆大班”演员得以从京剧现代戏舞台回归初心。失而复得更知珍惜,九年后的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上,蔡正仁等五位艺术家同时获得梅花奖,这个纪录保持至今。
佳话还在延续。去年沈昳丽的“摘梅”成功,让“昆三班”中生代演员完成了从谷好好开始的第二轮上昆的“梅开五福”。这样的成绩背后,是熬过上世纪90年代的戏曲市场寒冬的艰辛———端过盘子驻过唱,彷徨过后还是离不开戏。大家回到练功房,没日没夜地翻跟头、吊嗓子。
说起对当下美好时代的珍惜———前辈忍着寂寞守住的,要当代戏曲人居安思危来守护。于是,在“一团一策”背景下,上海昆剧团推出“学馆制”:“昆五班”这群“90后”不仅有机会登台主演大戏,更得到耄耋之年老艺术家的“隔代相传”,在今年有望完成“三年学一百出经典折子”的目标。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有了行当齐全的团队,背靠丰厚的经典家底,是上昆在短时间内在演出、创排中释放出更大影响力的关键。
到校园社区找观众,上世界舞台觅知音
如今昆曲市场有多火?上昆的一组数据很耀眼:去年全年演出287场,收入1045万元,分别是五年前的2.6倍和5.5倍。而更令人欣喜的是,贡献这些数字的观众主体,是青年白领与大学生。
600岁的昆曲有着最年轻的戏曲观众群,正是上昆人文化自信的底气。而把光阴往回拉,十余年前的俞振飞昆曲厅,台下还总是寥寥的白发观众。台上人齐了,台下空落落,依旧无法完全激活剧种生命力。1998年,上昆积极推进昆曲进校园、下基层、进社区,不断扩大昆曲的观众群体。一次次的导赏讲座或公益演出,上昆全方位展示了昆曲的独特魅力与人文气质。到如今,普及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走进地铁、商圈和写字楼,让昆曲真正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二十年如一日的市场培育,收获了连续两年“临川四梦”、全本《长生殿》等剧目在海内外演出时,屡屡创造的戏曲商演新纪录。近两年,上昆还亮相希腊国家歌剧院、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等国际一流剧场、艺术节,俘获一批海外知音。
结合当下审美与欣赏习惯,严谨尊重昆曲艺术规律与特色,上昆对经典进行整理改编有执着的文化追求。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全本《长生殿》,到即将上演的《琵琶记》,上昆整理恢复的剧目对应着元、明、清不同历史时代的戏剧代表作,成为中国戏曲史的缩影。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说:“传承就是创造,创造就是传承。从上昆所展现的传统精神、时代活力以及受到的观众追捧来看,这一艺术经验值得戏曲院团借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