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迪美、香港名店街逐渐式微,而一批新的“地下商业动脉”却激发出蓬勃消费潜力 盘活地下城,赋能上海购物新活力
夜幕降临,大学路智星路口的大隐书局内灯火通明。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地图步行导航显示,万象城离轨道交通10号线紫藤路站约有560米步行距离。这是一个有点尴尬的位置,但实地走一遭,这种距离感几乎不存在———万象城通过一条长长的走道连接起地铁与商场,地下空间风景多变,时而是林立的商铺,时而是繁花绽放的室外空间,环境、人与商业巧妙融合,不会让人有赶路的疲惫。
地下商业正在悄悄变化,一批新的地下商业囊括了交通、购物、文化、服务、体验等多维要素,组成了更加饱满的地下商业空间,这是城市商业服务成熟度提高的体现。
地下空间转动商业轮轴
大隐书局地处创智天地一隅,门面不大,走进去却十分玄妙:从装满书的楼梯拾级而下,地下“腹地”是近1000平方米的书店,另一个出口则与太平洋森活天地无缝相连。在新开业的太平洋森活天地,这大大小小的“接口”有很多,不仅把巴黎春天、万达广场等商业体接了起来,也把创智天地广场、创智天地二期等办公楼宇打通了,上下流动,充满“透气性”。
“透气性”“不密封”也是上海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对新一代地下商业空间的直观感受。他注意到更多细节:比如,500米长的太平洋森活天地“头顶”有很多“盖子”,这些天窗设计将阳光引入地下空间;再比如,万象城地下连廊大约有10米宽,挑高舒适,加入了室外空间,彻底颠覆了以往地下商业街幽窄晦暗的感觉。
硬件设施跟上了,功能性服务也填补了空白。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有一个办公点在创智天地七号楼,员工方小姐说,过去从地铁江湾体育场站走到公司需要15分钟,地下商业街开通后,人可以从地下直接进入公司,风雨不惧。
新老交替体现城市商业成熟度
上海对于地下空间的商业化利用,探索很早。齐晓斋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地下空间主要作为人防工事使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更新,逐渐转向商业发展。
事实上,人民广场地区就是上海第一个大规模集中开发地下商业街的案例。20年前,这里陆续开张了香港名店街、迪美购物中心,两大地下商业体与轨道交通1、2、8号线融合,逐步形成集交通、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地下商业体。在很多上海人的印象中,这里曾经是时尚的代名词。
但20年后再看这里,曾经的繁华早已退去。轨道交通1号线二号口连通的1930风情街已经停业,只剩下来去匆匆的路人,另一个出口连通的香港名店街也失去了往日的朝气,再往里走,迪美购物中心过去三年已经两次“改头换面”,压缩了中低端商业的比例,但依然难以挽回人流。在齐晓斋看来,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的式微,一方面有来自硬件条件陈旧带来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有规划不足的问题,“动刀”虽然改变了一部分商业形态,但仍然以个体商铺为主,没有统一规划的协同感,也没有体现必要的功能性。
齐晓斋认为,从20年前地下商业街1.0版到如今太平洋森活天地的升级换代版,新老交替背后是城市空间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更是商业成熟度提高的表现。中国商业地产联盟会会长王永平坦言,纵观全世界商业发达的大城市,都在大力发展地下商业,日本东京地下商业街遍布全城,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就有17条,东京火车站前的八重洲地下街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加拿大蒙特利尔RéSO地下购物中心连接10座地铁站、两座公共汽车终点站、1200个办公点和近2000家店铺,已经成为了地下交通“主动脉”。
注重空间塑造的层次感和整体规划
从城市空间发展来看,地下商业是形成“立体商业”的重要一环。在打造“上海购物”品牌时,就有专家表示,要注重“天上、地上、地下”的商业联动。“天上”是指屋顶商业和商场之间的空中连廊;“地上”是指商场;“地下”则指连通地铁、办公楼与商场的地下商业街,在新的地下商业街的规划和塑造上,一定要注重上下联动发展。例如,铁路上海南站地下有一个6.5万平方米的地下购物中心,按理说火车站不缺客流,但人气就是达不到预期,原因在于这个购物中心是纯地下的,忽略了地上地下的联动,人流难以有效导入。
空间的塑造是一个历史进程。历经多年的发展,上海在横向的地面商业开发利用上已经趋于饱和,纵向维度的开发是必然趋势。齐晓斋认为,未来地下商业将变成城市空间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商业的意义在于,它将串联起散落在地面上的商业体,把它们有机连成一个整体,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能有效建立起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下到上的立体化商业格局。”
从整体性的层面来说,政府顶层设计相当重要。记者了解到,长宁区自2009年起就着手规划的虹桥商圈地下连廊已经进入收尾,如今遵义路地道、紫云路北地道、仙霞路地道、茅台路地道均已开放,预计今年年内,包括虹桥天都、SOHO天山广场、虹桥南丰城在内的新虹桥商圈十大主要商业体将在地下实现连通,成为“立体商业”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