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做实基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17-12-26 10:49:47|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申城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基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力量下沉,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

  社区事务“全市通办”全市已建成219个覆盖街镇的社区政务服务平台,明年起全面推行“全市通办”,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居民在全市任何一个街镇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务,让数据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近日,静安区华沁居民区的上千户居民尝到了“社区分析工具”的甜头。通过这套工具,居委会了解到,不少居民抱怨菜场离家有点远。而在社区资源排摸时,居委会又发现了一家能够提供“蔬菜进社区公益服务”的企业。于是,需求和资源“连上了”。静安区创新推出这套工具,将信息、资源、需求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呈现,实现了社区精准服务。

  这样的精准服务,如今在申城城乡社区处处可见。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自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提出以来,上海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基层,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逐步向精准治理、协同治理、专业治理转变。服务居民,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申城创新社会治理涌现新气象。

  为民服务不“卡壳”

  “侬好呀!侬是居委干部吗?”一个周六的上午,两位居民来到虹口区嘉兴街道榆兰居委会,居委会负责卫生和妇代工作的干部周美华热情迎上前。原来,居民区实施“平改坡”工程,一些居民前来询问,周美华都一一解答。

  以往,居委干部分工明确,相互不串线,这些壁垒无形中增加了居民的麻烦。如今“一趟头”把问题全解决,得益于虹口区推出的居委工作“全岗通”新机制。具体说来,就是“一岗多能、全岗都通”,具备全方位服务群众的能力,老百姓办事不“卡壳”。

  居村是为民服务的第一现场,本市在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攻难题、补短板、破瓶颈,做实服务。

  随着本市街道体制改革的推进,资源力量下沉,城管执法、房办、绿化市容等力量的指挥调度、考核监督下放给街道。在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下,回应群众诉求更加迅捷,一些治理顽症迎刃而解。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已建成219个覆盖街镇的社区政务服务平台,明年起全面推行“全市通办”,通过部门系统优化、流程再造或“收受分离”,打破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居民在全市任何一个街镇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务,让数据多跑腿、居民少跑腿。

  政府适当“退一步”

  基层社会越是复杂多样,越需要激发多方参与的活力。政府适当“退一步”,给居民共治自治和社会组织出力留下了“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在徐汇,“绿主妇”小有名气。近年来,上海建立了一大批像徐汇“绿主妇”、浦东“戴老师议事厅”这样的自治载体,形成了更具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协商议事平台,也出现了更多顺应新时期居民交往互动方式的新做法。

  信息社会里,人们的互动轨迹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基层干部反映,再像以往那样依靠“敲百家门”“走楼串巷”服务群众已力不从心。在宝山,“社区通”让这样的情形逐渐改变。每个小区都有独立二维码,居民只要微信扫码,就能注册成为用户,在社区公告、互助、闲置物品等板块,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居民在“社区通”发帖反映问题,多方联动解决了小区充电桩安装、整治“广场变菜场”等问题。

  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成为社区共治与自治中的一支专业力量。在杨浦、嘉定、闵行等区,一些社会组织“扎根”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健康、文化等服务。

  近年来,本市社会组织快速增长。2012年以来,全市社会组织增加近4000家,年均增长率为7.2%,本市每万名户籍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达到9.8个,而全国平均数为5.1个。截至2017年8月底,全市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超过1.4万家。

  “新鲜血液”进社区

  社区治理的成效如何,干事的人是决定性因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社区基层队伍至关重要。

  目前,全市建成一支4.6万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大专以上学历82%,平均年龄38岁,35岁以下社区工作者超过45%。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社区,扎根社区。

  为了持续推动创新社会治理,本市把各个部门支持社区的政策、投向社区的资金、面向社区的项目整合起来、统筹使用,发挥好“三笔资金”效用。用好“财政资金”,全市每个居民委员会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10万元、党建专项经费每年不低于10万元,村民委员会办公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每年高于50万元。用活“社区发展基金”,在财政资金以外形成一个社会资金的“蓄水池”,扶持自下而上产生的项目,一般每年不低于10万元。用足“自治金”,鼓励街镇设立“自治金”,支持居民自治项目,撬动居民参与热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