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 开门办公园 市民齐参与

2017-07-28 09:26:23|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生态城市 美好家园 开门办公园 市民齐参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2017年4月7日,市绿化市容局组织开展了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金点子征集活动,以“我心目中的世博文化公园”为主题,以“进学校、进园区、进社区、进楼宇、进交通节点”等各种方式,广泛征集市民意见和建议。截至5月31日活动结束,共收到“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意愿调查表22377份,金点子方案1810份,营造了“世博文化公园,你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0多人在微信平台留言,近百人次致电咨询,还有好几位热心市民登门提交金点子。这些踊跃为公园建设出谋划策的人,既有从小生活在世博地区的“原住民”,也有外地来沪的“新上海人”;既有专业设计人员,也有普通退休老同志和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他们用质朴的文字,深情描绘心目中的世博文化公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上海的生态建设之中,让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大受启发。

  建造面向未来的儿童博物馆

  ——80后世博原住民的童年记忆与思考

  赵亚静现任职于中福会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节目部副总监,80后的她出生、成长于浦东新区周家渡地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世博原住民。2011年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归国后,一直居住于浦东新区上南花城,作为世博原住民和离世博文化公园最近的市民,对未来这座“后花园”有何设想?

  赵亚静坦言:在上海,周末带孩子去哪儿?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儿童的文化娱乐作为一种社会刚需客观存在。世博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政府鼓励社会参与,鼓励各种创新的想法,对此,赵亚静提出了在世博文化公园内建设一座儿童博物馆。

  据赵亚静介绍,她小时候住在上钢三厂边上,属于城乡结合部。每天上下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装着热气腾腾的炼钢废渣的大卡车呼啸驶过,发出轰隆隆的响声,一路扬起漫天的灰尘,路人纷纷掩鼻。世博会使整个浦东南部沿江地区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剧变。后滩,紧挨着她现在居住的小区,每次沿着世博大道跑步的时候会经过一溜世博会保留的场馆,她一直很好奇这些场馆最后会如何变身转型。

  在赵亚静赴美留学期间,就非常关注美国的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的运营,她发现美国有一类独特的博物馆——儿童博物馆,这让她眼前一亮。儿童博物馆主要面向学龄前儿童。不同于其他博物馆,儿童博物馆更加强调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重视参观者的体验。内容根据各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心理、智力、情感、行为特点进行开发设计。展品不仅是可触摸的、互动的,更重要的是展品被还原到具体的语境,孩子成为展览的参与者而不是观察者,注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这样的博物馆在儿童教育、社区服务、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也是目前上海非常需要的。

  赵亚静现在工作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就是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改建而成的,她的主要工作是引进和策划儿童节目,这份工作让她多了一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的立场。她坦言,上海面向儿童的公共文化设施非常缺乏,相关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各种商业化运作的儿童教育文化机构如雨后春笋,一到暑假各种夏令营火爆的原因。小孩子的钱好赚,归根结底还是和公共文化的供给不足有关。其实在倡导儿童博物馆的发展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效果仍旧非常有限。这次世博文化公园广泛征集金点子,听取社会民众的意见,让她想起了纽约的高线公园建设。这是一个由一段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而成的公园,位于曼哈顿城区西南角,现在那里已经成为纽约最热门的文化地标,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旧工业区的改造,给纽约市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线公园的案例给她很多灵感,同时也给予她很大的激励。政府部门向社会开放平台,听取民间的意见和想法,不断完善决策的过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她非常期待最后会有属于上海的经典之作。

  解决世博文化公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蒋红心与他的天桥情结

  “后滩公园,包括未来的世博文化公园离13号线世博大道站其实有一段距离的,到7号线后滩站也不近,所以我的初衷是想解决从地铁到公园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蒋红心这么说。

  蒋红心是上海市虹口区总工会副主席,在大学时学的是结构学,研究生时期又学习隧道专业,在建交委任职期间也负责过修路、造桥、修隧道等工作,因此对于建筑结构颇有一番研究。他坦言,在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征集世博文化公园金点子的公告后,他立即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希望能够为世博文化公园的建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呢?蒋红心其实心里早有了明确的想法,就是修建天桥。但这座天桥具体建成什么样?他反而纠结了起来。据他介绍,自己的“天桥情结”源于2004年前往香港的一次出差。当时他在香港发现,香港的人行天桥系统很有特点,一是都有雨棚遮挡,能够遮阳避雨,对行人非常友好;二是天桥和各个大楼衔接得很好,从酒店出去到会展中心或者其他地方,都可以通过天桥直达,避免了横穿马路等危险。同时大楼的二楼有一段是公共区域,可以直接与天桥连接,有点类似现在上海的世博轴,也有点类似中山公园地铁站和龙之梦连接的那一段天桥系统。这次香港之行对他震撼很大,也很有启发,人行天桥的构想也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而另一个给他留下很深印象的天桥系统是厦门的天桥BRT(快速公交)系统,当年原本计划建设轻轨的高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改开公交,反而便利了厦门市民。一来噪音小,二来由于不是每一趟公交车都需要站站停靠,通行速度大大提升,市民出行的时间得以有效缩减。因此这套天桥系统也让蒋红心难以忘怀。

  究竟世博文化公园的天桥应该选择哪种模式?蒋红心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合二为一的好办法,就是建造双层天桥。“我的想法是,把天桥的承重做成像外白渡桥一样的珩架式结构,结构层就可以做得比较薄,可以做到两层,结构稳定加上使用轻钢铝合金材料,比较轻也不会生锈。”在他的构想里,这座天桥将从地铁站直接连接到世博文化公园,下层走人,上层可以引入类似南京路步行街那样的轻型观光电瓶车。如果游客想要步行前往公园,只需步行约3公里即可。如果不想走路也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前往。重要的是,这座天桥未来还可以继续延伸,将周边几个地铁站都连接起来,最终连接整个区域。

  蒋红心对于自己的构想充满了自豪,对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也做过一些调研和测算。他希望自己的天桥情结能够最终在世博文化公园这块土地上变成现实。

  在世博文化公园见到真正的森林

  ——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心声

  在“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市民金点子征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这么一群特殊的市民群体,也积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就是长宁实验小学二(3)班向日葵小队的同学和家长们。

  5月14日上午,向日葵小队的同学和家长们相约来到黄浦江畔,开展了颇具特色的“世博文化公园—小小设计师志愿者金点子活动”,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道出了对未来这座公园的渴望。

  孩子们首先期待的是一座与自然紧密结合的儿童乐园。上海大大小小商业综合体里,已经拥有许多室内儿童乐园,其中不乏模仿“亚马逊雨林”的大型攀爬乐园。孩子们觉得,如果能够在滨江的文化公园里为他们提供真正与自然相结合的“亚马逊雨林”,让孩子们经受阳光雨露,穿梭于树屋、大树之中,体会自然的力量,那该是多么有意义啊。

  孩子们还希望在公园里有真正的森林。成长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孩子们非常渴望见到真正的森林,让他们不用去欧美夏令营,在上海就能体会到城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自己心中的“世博文化公园”,并且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把自己的愿望画出来参与征集活动,同时希望梦想能变成现实。

  在世博文化公园彰显中华传统孝道

  ——尹成银老人和他的“尽孝关”

  尹成银老人1946年出生于安徽灵璧,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铁道兵,支援祖国建设。退伍后回到老家务农,后来辗转来到上海生活,现在是上海嘉定区江桥一家化工厂的一名普通的门卫。

  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尹老先生坚持关心党和国家政策,热心国家建设的激情不减当年,“为国家、为社会我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所以,在报纸上看到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征集市民金点子的公告时,他甚是激动,觉得身为一名上海市民,自己要有所担当,要为公园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于是他提笔写下了建设仿古式“尽孝关”的建议,并亲手绘制了简易草图随信邮寄到征集办公室。

  据尹老先生介绍,设置“尽孝关”并非突发奇想,事实上,从1998年开始,他就自费创立“尽孝关”,通过宣传册、板报、横幅标语、现场演说等形式,义务宣传孔子对孝道的论述,近二十年来,他写下了《报母恩》、《老来难》、《传统家宝十大劝》、《中国孝道精华》、《公民修身必读》等文章,来宣传传统文化和孝道。

  “孝道是家风的重要内容,孝道在所有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尹老先生希望通过在世博文化公园内设置“尽孝关”,积极响应中央领导对“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孝道。为此,他还写了两幅对联,“天下第一关,人生孝当先”和“出门遵纪守法心系国家,回家孝敬老人报养育恩”。他希望把这两幅对联镌刻在“尽孝关”上,同时也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中,让孝文化这一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世博公园应发挥城市文化载体功能

  ——一位老世博工作者的期许

  “关注人文情感、突出城市文化引领的复合设置,让符合全球城市生活方式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合理处理好大型活动与生态培育的关系;灵活容纳多元的日常市民活动;用好公园内保留的世博会场馆……”,这是徐女士所提交的点子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曾经在世博局工作,参与了世博会筹备运行的老世博人,她坦言自己对世博这片土地的发展充满着感情。虽然不是直接从事规划工作,但徐女士仍然关注着上海的状态与发展,并因此戏称自己是“城市发展观察员”。

  徐女士的方案突出城市文化引领的复合功能,而对于“文化”两字的内涵,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一座城市的文化,是由这座城市里的人所呈现的,世博文化公园所说的‘文化’,我觉得不仅仅是世博会的文化,更是建立在人类文明语境下的大文化,也必然蕴含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这和当年为什么会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和这座城市的性格相关。”徐女士说。而关于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她引用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话语:“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环境的一部分,自然也承担着文化载体的功能。基于上述理解,她认为世博文化公园未来在文化方面能够起到的功用不限于为市民生活提供具体的服务和活动,还可以向自然致敬、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世博人设立纪念物等。“国外公园其实已有很多现成的案例,例如肯辛顿公园内的蛇形画廊,自2000年起每年夏季邀请一名国际知名建筑师在画廊前的空地上设计建造一座提供休息、交流、展示功能的临时性建筑;又比如英国海德公园的戴安娜王妃纪念碑MemorialFountain,以一座嵌在地表上的环形浅水池为媒介寄托公众的情感,同时可供儿童嬉水活动。海德公园还举办诸如夏季音乐季、皇家礼炮庆典等文化活动。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她说。

  对于未来自己的方案是否能够在世博文化公园的实际建设中付诸实施,徐女士对未来的方案充满期待,也希望有机会参与其中。不过她也认为,公园的成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从包容性的角度看,她希望最终落地的建设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自然的魅力,为多种可能性留下空间,毕竟这是上海市中心十分宝贵的绿地,“少就是多”和“动态演进”也许能够让这个城市的故事变得更有味道。而建成之后的运营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同样重要,让更多国际一流的文化内容因为这座公园而来到中国、来到上海,让中国的文化内容能够在这里得到孵化,进而走出去,这是更具挑战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