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新增47家职工亲子工作室

2017-06-06 09:18:50|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带着孩子去上班 沪新增47家职工亲子工作室

图片默认标题

网络配图

  继公布拟建23家社区幼托点之后,本市日前又公布了新增的47家职工亲子工作室,对此,不少家长拍手称快,有家长说,不仅可以把孩子放在家门口,还可能带着孩子去上班,“有了换工作的理由”。

  沪江网员工“带娃上班”

  一华在张江园区的沪江网上班,这家互联网公司有点意思——员工带孩子上班。
  一华一到暑期就犯愁,4岁的女儿无处可去。请保姆,不仅要花费一大笔开支,终究也不太放心。除了一华,沪江网还有不少员工家中有低龄儿童。为了能减轻员工负担,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沪江网开设了暑托班——员工上班,孩子也“上班”。
  沪江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描述了暑假中一华和女儿妮妮一起“上班”的情景。
  上午,跟着妈妈来到公司的暑托班,妮妮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体,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绘画、学英语……到了午休时间,一华来接妮妮去吃午饭。午觉时间,妮妮回到“宝宝房”,一华返回自己的岗位。
  目前,沪江网有近1600名全职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5岁,正处于初为人母阶段,其中不少“沪二代”(沪江网对员工子女的称呼)正在读幼儿园或小学,尚无法独自在家生活,如何在寒暑假安置好“沪二代”们,成了许多员工的迫切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沪江网2011年在公司大楼开辟了专门区域设立“宝宝房”,平时免费向“沪二代”开放,只要有孩子来,公司便会安排照看,解决员工的日常应急需求。同时,沪江网在此基础上开设了寒暑托班,安排专人陪同照看“沪二代”;并针对性地设置幼儿组和小学组,组织老师教授认知、绘画、音乐以及学业启蒙等课程。
  沪江网合伙人、人力资源副总裁翁卓谞表示,公司每年投入数十万元运营“宝宝房”,满足了员工“带娃上班”的需求。在升级为职工亲子工作室后,沪江网会在课程设置、安全防护、规范管理等方面继续投入,帮助“沪二代”成长。
  带着孩子上班,是让员工更安心,还是分心呢?沪江网员工魏艳友表示,带孩子上班解决了家庭托管力度不够的后顾之忧,可以更专心地投入工作,而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看管的“不定时炸弹”。“孩子有专门的老师照看,我们也可以在工作间隙随时去查看孩子的情况,孩子和我们一起上下班,让孩子对父母的工作也更加了解,也增加了亲子时光。”

  完全公益的萤火虫托管

  位于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萤火虫亲子悦读馆,此次也被列为47家职工亲子工作室之一。
  萤火虫相关负责人孙女士告诉记者,萤火虫亲子悦读馆是民间公益组织上海阅读越精彩承办的一家社区公益悦读馆,主要致力于推广0-12岁孩子及家庭的亲子阅读,平时悦读馆免费向孩子和家庭开放,而此次与总工会的合作,主要是推出暑期小学生托管计划,每天9:00-17:00,为附近有需要的小学生提供托管。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共同阅读,践行公益,团队协作,自我成长。
  “阅读越精彩在上海有约30家社区亲子阅读俱乐部,目前先在五里桥点试水推出托管计划,首期名额为15个。”孙女士表示,由于信息刚公布,附近家长的知晓度还不高,但预计这几天会陆续收到报名咨询电话,“托管是纯公益的,甚至午餐费用也在考虑由街道等承担,我们会在安全看护、阅读活动策划上下功夫,为孩子们提供充实有益的暑期体验。”

  “喘息式”托管呼声高

  上海市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协调处处长蔡伟民表示,类似沪江网由企事业单位利用自身资源开出的福利性暑(寒)托班,是值得肯定的。有条件的单位、社区都可以借鉴,创造更多的条件安排好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其实,企事业单位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开设寒暑假的托管班是有历史渊源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很盛行,只是现在这样的单位越来越少了,职工孩子的假期生活等生活琐事,只能由职工自己去解决了。”蔡伟民说,从单位文化建设、关心职工生活等方面来看,有条件地恢复一些职工子女假期托班,是应当提倡和鼓励的。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陈彩玉主任透露,86.5%的二孩家庭将“没人照管”列为最大困难、“喘息式”托管在二孩家长中呼声最高。她建议,应明确将0-3岁家庭托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完善家庭福利政策,支持家庭照顾儿童; 出台倾斜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并健全公共托育服务体系,明确主管部门和辅助部门,真正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