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连续7年吞吐量世界第一

2017-06-02 12:27:13|来源:新华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港连续7年吞吐量世界第一 全自动码头年底试运营

  据《劳动报》报道: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年底即将投入试运营。待建成运行后,预计吞吐量将超过整个上海港的一半,进一步巩固上海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上海港正迎接着来自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货物,未来其吞吐能力还将不断增强。

  “从码头等船,到船等码头”

  洋山港,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清晨,靠港的货轮发出低沉的长鸣,也奏响了港口一天忙碌的乐章。

  保持身体前倾60度,目不转睛地俯视着脚下的集装箱,双手灵活地把持操纵杆,上海港洋山港区的桥吊司机刘舒逸正在高达近50米的控制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看起来简单,但仅凭肉眼和手动操作,要将重达几十吨的集装箱精准平稳地摆放到位,左右误差不能超过10厘米,前后误差不能超过5厘米,这是需要千锤百炼才能练就的功夫。”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加速推进,刘舒逸的工作变得比以前更加繁忙了。就在不久前,他和同事一起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完成了近7000个箱子的装卸,赶在货轮出航前,完成了全部的装卸工作。“最直观的感受是,靠港的船越来越大,集装箱越来越多,当然,我们的收入也提高了。”他笑着表示。

  目前,上海港已经与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集装箱货物贸易往来,拥有国际航线80多条。每天有4.5万个集装箱在这里流转再运往各地。去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准箱,自2010年以来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

  跑中欧航线的“中远荷兰号”轮船长顾正中说,现在每次出航都是满载而归,货运量比以前增加不少。而每天,洋山港要迎送超过15艘这样的远洋巨轮。“以前是码头等船,现在变成了船等码头。”

  投资海法港25年经营权

  海上丝绸之路所经区域恰恰是上海港航线密度最广的区域,覆盖亚欧航线,中东航线,非洲航线,东南亚航线等,在完成7.02亿吨吞吐量的基础上,上港集团还积极布局,把目标瞄准海外,中标了以色列第一大港海法新港码头25年经营权。海法港是以色列北部的交通和工业中心、地中海沿岸的铁路枢纽,在国际航运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初投入运营。

  “投资海法港之后,可以连成一个更加密切的物流网络。海法港将成为上海港连接欧洲的桥头堡,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介绍,上港集团将利用多年积累的港口管理经验、管理技术以及和诸多航运公司建立的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将海法新港打造成地中海的枢纽港。

  上港集团副总裁丁向明指出,目前该项目还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上海港的投资建设包括未来的运营,将会进一步提升所在地区港口的吞吐和辐射能力。“此外,在东南亚一些主要港口,包括欧洲的成熟地区,也有一系列海外港口物流投资项目我们正在接洽。”

  全自动码头年底试运营

  不再需要桥吊司机,转由电脑控制桥吊装卸集装箱,无人驾驶的自动转运车将替代现在码头上的集卡。就在今年年底,世界上规模最大、一次性建设的全自动化码头洋山深水港四期将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届时,距离地面最高点近90米、起升高度近50米的全自动化桥吊就能按照设定好的程序需求自动运行,实现全自动化的生产场景。“未来整个码头上几乎看不到人,全都是系统自动调度。运用全自动化的系统、设备后,我们的作业效率预计可以提高30%以上。船靠岸后,计算机会自动安排作业时间点,系统提前通知无人转运车到达位置。电脑会根据卸船计划,实时计算路径,无人转运车则会按照电脑规划的行驶路径,前往堆场,整个计划可以精确到秒级。由于主要装卸环节均实现全电力驱动,码头还将实现零排放。”

  严俊说,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将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码头泊位岸线长近2800米,设置7个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30万标准箱,洋四期建成运行后,预计将超过整个上海港总吞吐量的一半以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