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家信诠释真情

2017-06-02 09:35:57|来源:人民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寻觅家信诠释真情 家国情怀尽在一封封家书中

  人民网上海6月1日电 (唐小丽)在通讯方式发达的今天,短信、微信、邮件给人们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方便,但手写书信的痕迹,穿越时光的价值,更加认真的态度,依然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家书、家信集也一向是被阅读的经典文学对象。比如《傅雷家书》,比如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等等。家信,让情感穿越岁月流逝在纸上停留,家书,作为家庭共同记忆的最好见证,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被称为“最温柔的艺术”。

  图片默认标题

  今年在“6·9”国际档案日来临之前,徐汇区档案局与康健街道共同举办康健街道第十届家庭档案展示活动,主题是“聆听‘家’音——寻觅百封家信,讲述百姓故事,诠释人间真情”,通过“晒家书”、“写家书”、“谈家书”等形式,将“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社会记忆”相互融合,大力倡导好家风,弘扬社会好风气,提升居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度,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

  据了解,从今年2月开始,康健街道向社区广泛征集家信,共收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信626封。作为社会变迁的产物,家信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收集到的不同年代的家书展示出不同的特征。比如,抗战时期的家书展现了革命军人的家国情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家书往往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表达人民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激情;六、七十年代的家书文革激进言词较多,字里行间也反映出国家贫穷、人民生活困难的状况;改革开放时期,家书中涉及恢复高考、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出国潮、下海潮、返乡探亲、两岸三通、炒股、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等内容较多,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效。

  为了更好地展示家信蕴涵的家庭、家教、家风,康健街道从626封家信中选出7户家庭进行访谈,制作成宣传手册和访谈视频,进行广泛宣传。7户家庭中,有“国破家亡,有志青年怀揣中国梦”,“大爱无疆,家风家教传美德”,“特殊孩子,装有一颗感恩心”,“乡情土情,永久不变的真情”……。信的字里行间,浓浓的爱国热情、社会之情和家庭亲情跃然纸上,也更好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图片默认标题

  在展示活动现场,采取朗读、访谈和视频的方式,让家信主人写自己、说自己,听自己,看自己。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家信文化的魅力。

  国破家亡,有志青年怀揣中国梦

  图片默认标题

  李福康老人是康健街道的一位社区居民,2005年,他将珍藏了近七十年的42封家信全部捐献给了徐汇区档案馆,这些家信的作者是他的表舅伍一。伍一原名叫姜武贤,1922年出生,原先在上海一家木材行当学徒,在大哥被日本侵略者杀死后,于1940年在上海加入党的地下组织,改名“伍一”。1962年,表舅被授予中校军衔,1999年在杭州离世,享年77岁。在1940年8月至1943年8月那战火硝烟全面抗战的时期,他的表舅伍一前后写了八封信给李福康,在信中表达立志报国的决心,他们相互勉励。李福康老人曾说:“每当遇到人生挫折或关键抉择时,总会拿出表舅的来信仔细品读,以激励自己坚定爱国守志的理想信念,不畏艰难。”

  特殊孩子,装有一颗感恩心

  杨欣芃是一名早产儿,9个月时被确诊为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似乎终身都要与轮椅为伴。杨欣芃的母亲十多年如一日带着他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华泾镇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为了让杨欣芃和普通小孩一样上小学,她更是坚持每天在学校陪读。父亲特意选择了一份夜班工作,为的就是能和妈妈一起,每天上、下午轮流推着轮椅车,风雨无阻地陪着他到学校去上课。在父母的鼓励、呵护下,杨欣芃始终过着与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也分外感激自己的父母。他用稚嫩的笔迹,以书信的方式述说对父母的感谢,表达自己努力学习、自强自信,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的决心。

  大爱无疆,家风家教传美德

  2005年,张文静奶奶从新民晚报上看到江西6岁男孩患白血病独自住院治疗的消息,立马领着外孙女赶到医院陪伴、照护小男孩,陪着他走完短暂的人生之路。这些年来,张奶奶一直资助老区贫困学生,光汇款就一共向山区寄出了6万多元钱,邮寄衣物食品近百斤、各类书籍300余册。她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接受过她资助的贫困地区孩子们的信件,他们在信中都亲切地称张文静为“上海奶奶”。她曾说过:“我从小就失去双亲,中学、大学一直享受人民助学金,也是得到大家的帮助才完成学业的。人要有感恩之心,我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这样做也是给家人、小辈做出样子。”

  浓浓亲情,架起传递爱的桥梁

  图片默认标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郑妙新学校毕业分配,来到了湖北十堰参与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厂建设,在艰难环境下,家信给予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巨大的精神支持,也正是那一封封充满浓浓亲情的家信让郑妙新真正理解了“家书抵万金”的含义。信中聊的话题虽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郑妙新从家信中感受到的是亲人间的关怀和关爱,不仅纾解了骨肉间的思乡情愁,也帮助她鼓足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如今,东风汽车公司已成为了一家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郑妙新老人作为建设者中的一员,已于2001年退休回沪,但一说起当年她盼望来信时的期盼以及阅读家信时的喜悦,仍会激动不已。

  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砺儿女

  1969年,左晓华插队落户到贵州,后又去安徽,1996年,年仅15岁的女儿因享受知青子女政策而回到上海,从此父女俩天各一方,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鸿雁传书,书信成了他与女儿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在他写给女儿的信中,除了剪不断的关爱和挂念,最关注的是她的心理成长,他劝解女儿克服对人生的悲观心态,坦诚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内心孤独与压抑,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和修养。正是这一封封的信,传递着父亲的这份心灵抚慰和智慧启迪,不断地激励女儿,帮助女儿克服孤寂和迷茫,走上了成才之路。

  珍惜侣情,比翼双飞促风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嘉强被公派到日本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这是他们夫妇结婚以后的首次分离,期间他与妻子杨瑞芬将彼此的思念和牵挂之情倾注于笔尖,写就了一封封情意绵绵、感人至深的家信。张嘉强回忆当年在日本工作学习之余,最大的期盼就是妻子每周的来信,每收到来信,他总是看了又看,不忍释手,直到几乎能背下来为止。时至今日,这对已年过花甲的老夫妇一谈起这段鸿雁传书的佳话,脸上也总会泛起羞涩的笑容,闪现幸福的光芒。为了不让时光的流逝冲淡这份难忘的记忆,张嘉强将他们夫妇俩在那一时期的封封往来家书,按照时间顺序全部装订成册,归整成为家信档案并取名《夫妻情》,其中的序中说道“那是我们夫妇珍藏的侣情”!

  乡情图情,永久不变的真情

  图片默认标题

  沈智星老师是一名老三届知青, 1978年考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徐汇康健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童年的记忆和足迹,农村劳作的汗水和梦想,以及教书育人的心血和希冀。他曾是康健街道第一届、第二届居民代表,担任樱花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为筹建新校园以及建校后的教育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沈老师怀着对康健这片故土的热爱,以真挚情感写信回忆康健的发展与成果,感言“康健这片热土地养育了我,滋润了我,成就了我。我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变迁的见证人,也是‘康乐工程’的建设者和成果享受者。我爱自己小家园,也爱社区大家园,愿为建设生活新家园、社会共同体出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