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面约390公里之外的太空中,刚刚将“快递”送达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天舟一号,正在开启中国载人航天的“空间站时代”。今天,春风吹拂的地面上,我国迎来了第二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航天日主题,旨在让尖端的航天技术、崇高的航天精神以更亲民的姿态,摘下高深的“光环”,走进日常生活,走进更多普通人心中。在上海,航天精神正随着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飞入寻常百姓家,滋养着城市的创新灵魂,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不断注入创新的文化自信。
“哇!这是真的火箭!”这两天,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火箭总装车间接连迎来了十几个中小学生参观团。当神秘威武的火箭真实出现在眼前,孩子们兴奋地叫出了声。
作为今年沪上“中国航天日”的一项主要科普活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上海市宇航学会携手,让更多市民走近火箭、卫星等航天产品,从亲眼所见中体会航天工程的精诚协作与精益求精。
上海航天已走过了56个年头,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玉兔号”月球车……中国航天的“星、箭、弹、船、器”处处皆有“上海智慧”。“上海的航天文化一直十分深厚。”上海市宇航学会科普主管刘霄介绍,早在1995年,上海就开始举办航模竞赛,在中小学生中普及航天知识,后来又拓展出航天知识竞赛、绘画比赛、太空种子育种竞赛等。他说,通过竞赛,我国最新的航天科技进展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一颗颗“热爱航天”的种子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昨天上午,在钱学森图书馆,“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与沪上青少年进行了一场题为“下一站,月球”的对话。在近两个小时的对话中,他一次次鼓励孩子们要靠自己:“获取尖端技术这件事,除了自己咬牙干,没人能帮你。”
事实上,为了嫦娥探月工程,我国在前期准备了足足35年。最终,当中国获得高清月面图、探明未来清洁能源氦-3的储量时,全世界都记住了中国的“嫦娥”———2016年1月,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正式批准“嫦娥三号”着陆区四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分别为“广寒宫”“紫微”“天市”“太微”。中国航天带动的不仅是高技术和科学新突破,更树立了强烈的民族自信,亦收获了来自世界的文化认同。
正因如此,航天英雄们在繁忙的训练之外,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中。就在上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先后走进复旦、上海交大校园,寄语学子“做最好的自己,接受祖国挑选”。本周三,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也将携手北斗卫星产业化推广领头人王淑芳,走进复旦大学吴文政报告厅,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方式与大学生们畅谈心中的航天梦。
天气预报的数据来自气象卫星,汽车出行有北斗导航的指引,实践十三号升空使飞机高铁上网不再是难题……中国航天在追星奔月的同时,正不断将创新成果与百姓生活“交会对接”。
到2022年,我国将完成空间站建设。迈入“空间站时代”的中国人,将以更开阔的心胸、更辽阔的视野,创造美好的生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