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块国际上公认难度最高的光玻璃,为中国打通迈向世界激光科技前沿之路;编制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核心算法并开发特色应用,带动整个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特等奖席位首次诞生“双黄蛋”———1项技术发明特等奖和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
自上海2012年度恢复设立特等奖的4年间,特等奖席位时有空缺。此次,在同一年度首次评出两个特等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在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断历练着创新的高度和视野: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开拓创新,“胸怀天下,力破坚冰”。
聚焦国家战略,历练定力和眼光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于今天举行的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上,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市科技奖励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海峰告诉记者,特等奖项目评选,上海一直坚持宁缺勿滥,而这几年的特等奖,几乎都是高票通过的。
从2012年度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到2014年度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
细数近年来的特等奖项目,或守着一个领域“寂寞长跑”,直至做到全球极致;或跳开前人思路,在一个全新方向上“独辟蹊径”———无一不是为中国科研在世界上冲开了一片崭新天地。
据统计,本年度上海科技奖获奖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772项,比去年提高了25.6%,获得授权国际专利数也较去年增长19.2%。而在不久前评出的“2016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有6个出自上海,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上海科学家关注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国家战略的眼光和定力。
值得期待的是,伴随科研原创力的增强,上海科学家在一些前沿领域正成为“领跑者”。比如,获得本年度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复旦大学周磊团队,开创了超材料研究中“超表面”这一全新领域;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富强团队运用创新思想,发展出新技术,可使薄膜太阳电池的制造成本降低50%。
优化科研生态,培育重大创新土壤
很多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都体味过“十年磨一剑”的艰辛。经费左支右绌、项目乏人理解,曾是不少项目在一鸣惊人之后讲述的辛酸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在近年的得奖项目中,却在逐渐减少。
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上海市经信委等相关部委的经费支持下,钕玻璃项目几乎没有遇到经费困难。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胡丽丽说,从2002年起,整个团队一心专注于技术攻关,“尽管辛苦,却也是一种幸福”。
“没有金刚钻,怎揽瓷器活”。为引导上海科学家更好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上海市科委坚持多年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有意识地将产学研相关团队组织在一起,先期培育科研攻关能力。
“安心做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昌胜看来,只要科研环境不断优化,特等奖从“时有空缺”到“双喜临门”,甚至出现“大满贯”,终将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