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观众正在端详隆平寺塔地宫出土的阿育王塔和金椁等文物。蒋迪雯摄
史籍记载上海地区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着一座雄镇东南的外贸大港——青龙港。但此前相关考古实证却略显单薄。自2010年起,上海博物馆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发掘项目,在青浦区白鹤镇一带屡有收获,迄今已有各类唐宋元时期的瓷器、银、铜、铁、木器陆续出土,数以万计。进一步比对发现,这些器物来源于长沙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越窑等国内著名窑口,且与当时中国远销日本、高丽、大食、交趾等地的外贸商品一致,证实了上海自古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解放日报根据上海博物馆最新考古发现、相关史籍,并参照唐宋时期有关画作,模拟复原的鼎盛时期(两宋)的青龙镇港口和社会风貌图。(曹俊 叶田媛 王美杰 狄斐 杨可欣 葛晓婵 绘)
2016年秋,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在发掘现场发现一处古塔塔基的遗迹,并“意外”地在塔基下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地宫,同时出土了卧佛像、阿育王塔、舍利等文物。根据塔基尺寸和八条边的现状,研究人员推测其塔身高7层(约48米)。这与史籍中记载青龙镇“北塔”——隆平寺塔“七层八边”的叙述吻合。隆平寺塔的发现,与青浦区白鹤镇现存青龙塔的方位相结合,解决了青龙镇北部地标定位的问题,对进一步发掘有着重大意义。青龙镇考古,还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上海“以港兴市”的发展脉络和文化基因。
隆平寺塔地宫出土的部分文物。
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在青龙镇遗址发掘的部分代表性器物。
隆平寺塔模拟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