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感受近代工业的心跳

2017-03-06 12:12:28|来源:东方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据《劳动报》报道,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和繁荣。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黄浦江共有45公里的滨江岸线,到2017年年底之前将全部贯通开放,这意味着市民可以从杨浦大桥开始,毫无障碍地步行至徐浦大桥。在未来的蓝图中,依托母亲河,留住记忆,激活历史文化遗存,聚集人气,打造时尚,带动文化产业,将黄浦江两岸打造成世界滨水区,和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一样,成为开放的江岸、人文的江岸和充满活力的江岸,为上海迈向全球城市增色。曾经为了这座城市的成长而立足浦江岸边的企业和职工,如今又为了这座城市的进一步成熟,以大爱无疆的精神和壮士断腕的气势默默离开了这里。去留之间,留下的是城市的记忆,以及对城市未来的翘首盼望。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而杨浦区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摇篮。在12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里,这里曾经几度辉煌。杨树浦发电厂曾是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杨树浦水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杨树浦路沿线因处于黄浦江下游,沿江大量滩地售价低廉,且与租界中心区相通,交通便利,从1902年至1937年,外商相继涌进杨树浦路沿线办厂。这里有日商开办的裕丰、大康、公大等17家纺织厂、4家冶金厂;英商马勒等造船厂3家、怡和等6家纺织厂,中国肥皂公司等14家轻工业厂,上海煤气厂等2家;美德等商人还开办了10家工厂。那时候,这里是整个上海的工业中心。黄浦江沿岸的杨浦老工业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而随着杨浦进入新世纪后巨变式的转型发展,地处黄浦江西北岸沿江带的“最大滨江工业带”也正在悄然嬗变。

  杨浦滨江是浦东之外滨江岸线最长的一个区域,共有15.5公里,规划分为三段:南段,秦皇岛路到定海桥;中段,整个复兴岛及周边区域;北段,军工路沿线。其中南段长5.5公里,已经开放的全长约550米的示范段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却足以令人赞叹。杨浦滨江示范段东起丹东路轮渡客运码头,西至怀德路杨树浦水厂墙边。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设计,将原江浦路水产中心批发市场和上海第一毛条厂的生产场所和码头,既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又尽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和历史记忆碎片。

  漫步其间,似乎能感受到近代工业的心跳。

  始于清朝年间的丹东路轮渡

  杨浦滨江示范段由生态复合型滨江公共空间和雨水湿地公园组合而成。沿着杨树浦路从北向南走,丹东路进去便是丹东路轮渡码头。丹东路轮渡站位于丹东路65号,南至浦东民生路轮渡站。

  这条轮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不过它最初浦西的轮渡站并不在丹东路,而是从兰州路港口至浦东贾家桥的民渡。航线开设初期只配置了两艘帆船,后来发展为4艘。1904年,英商太古公司在浦东购买土地时,贾家桥渡口被划入购买范围内,渡口向西迁至民生路。1930年,购入庆和轮载客航行。抗战爆发后,航线停航,庆和轮被侵华日军拖走后沉没在浦东高桥。抗战胜利后,该航线申请复航,但由于浦西兰州路港口已有至浦东洋泾港的轮渡,于是将浦西渡口码头西移至安东路(今丹东路)。1946—1948年,航线先后购置民安1—4号轮投入运营。上海解放后,又购入民安5号轮运营。1955年,航线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命名为民安线轮渡,航线由浦西安东路至浦东民生路。1955年11月,航线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同时将航线命名为民安线轮渡。1965年3月16日,浦西安东路更名为丹东路,民安线轮渡同时更名为民丹线轮渡,名称沿用至今。

  不起眼的丹东路轮渡站藏着上海昔日从浦西到浦东的轮渡历史。在黄浦江上还没架起桥梁的那段岁月中,这条轮渡承载着两岸相通的重任。丹东路轮渡站旁边一排高高低低的写字楼和码头之间,藏着一条慢行道,这就是通往杨浦滨江示范段的入口。

  东方渔人码头曾是全国最大的鱼市场

  在杨浦滨江500米的示范段上,当年中国最大的海洋鱼市场,如今已“蝶变”成新建的东方渔人码头的主体部分之一。码头边,有两个地标式的建筑,一个是高耸入云达161米的高层建筑,造型酷似一条凌空跃起的鱼,顶部的“鱼头”对着苍穹;另一个长70米的平躺着的低层建筑,头部为椭圆形,尾巴如桨,呈“卧鱼”欲入江遨游的状态。这两条“鱼”的六角菱形和长方形的玻璃幕墙凹凸有致,在对岸浦东升起的太阳映照下七彩斑斓,仿佛一爿爿鱼鳞在波光里闪烁,似乎在提醒后人,这里曾经是樯桅林立,船进船出的渔港。

  作为国内首个以“海洋文化”和“渔文化”为主题的渔人码头,其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那里原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上世纪60年代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商业包装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带,成为旧金山的象征之一。沉淀着老上海记忆的东方渔人码头是码头文化与海派文化的象征。当年鱼市场留下的建筑已被修缮改建,楼层立面被改造成高低交错的琴键状,富有灵气和韵律感,红白相间的色彩十分明艳,体现出典型的现代派风范。为了不阻碍滨江观景效果,老楼一层被全部打通,成为通透的公共空间,营造了“渔港再现”的场景。门前的一组铁艺雕塑形象地展现了当年情景:一个挑着担子的鱼贩子正在步履蹒跚地行走,旁边有两个“鱼贩子”正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倒入箩筐,瞬间将人带入历史的场景中。

  上海开埠后,逐渐形成人口稠密、帆樯辐辏之地。“民以食为天”,黄浦江畔的鱼行应运而生。1864年,十六铺一带已出现两三家鱼行。之后,鱼行犹如森林里的蘑菇般越长越多。至1908年,十六铺小东门大街即今方浜东路已有鱼行300多户,形成了品种齐全的鱼行街,并设有专用码头。到了1934年,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十六铺鱼行难以承担整个上海的鱼货交易。国民政府实业部为垄断渔业交易市场,以“为谋平衡鱼货供应,发展渔业经济”为幌子,向鱼行老板筹款建设鱼市场,但那些鱼行老板对国民政府抱有戒心,都以经济困难,力不从心为理由婉言谢绝。最后只能由实业部拨款,筹备建设统一的鱼市场。1934年,国民政府实业部上海鱼市场筹备委员会成立,他们实地考察后,选定了今复兴岛为新建鱼市场的地址。弓状的复兴岛是上海唯一的人工岛,它处于黄浦江下游,江中汽笛长鸣,舳舻相接,交通频繁,为海洋鱼货必经之地。1935年元旦,复兴岛鱼市场奠基,当年冬天竣工,7层办公大楼气魄宏伟,外形犹如一艘渔轮,大楼东面建造了用铁链固定的浮动码头三座,可同时停靠渔轮28艘,大楼南面建造渔业交易场地,大楼北面建造鱼货仓库6座。还有冷藏库五间、制冰房、冷冻机房各一间,二层经纪人办公楼一座。主楼屋顶装有霓虹灯,“上海鱼市场”5个大字熠熠闪光,船进吴淞口就能看到,入夜更加醒目。

  1936年5月11日上午10时,这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鱼市场举行揭幕典礼,翌日凌晨3时开秤营业,当天码头停靠三十几艘渔轮,进场交易的鱼贩子约4000余人,年交易鱼货6万余吨。可惜复兴岛鱼市场的繁荣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鱼市场被侵华日本海军占用,部分建筑毁于炮火,8月18日,鱼市场宣布暂行解散,1个月后,鱼市场被正式通告结束。当时吴淞口已被侵华日军封锁,鱼市场货源告乏,全市渔业交易中心仍返回十六铺一带。1938年8月,侵华日军伙同伪官商,在江浦路码头再建鱼市场。他们打着“华中水产株式会社上海鱼市场”幌子,利用军事手段,在海口江面拦截渔船,攫取鱼货,强抢豪夺,并硬拉渔民进场内交易。抗战胜利,国民政府派专人前来接管。1946年3月,江浦路卸渔港重建,鱼市场正式复业,上海市海关、警察局、招商局和铁路局协助鱼市场交易,当年全市200余个菜场经营的海、淡水鱼及众多鱼摊小贩所经营的水产品全都靠鱼市场供应,成为上海交易量最大的鱼市场。

  江浦路鱼市场码头岸线长达200多米,这一段地处黄浦江要津,堪称黄金水道,几乎整个东海、黄海上的渔船都到上海来投售,若逢鱼汛期间,江浦路鱼码头近处的江面上,桅墙如林,鱼旗飘扬,汽笛应对,鸥鸟翔集,一派兴旺景象。渔业交易逐渐繁荣,每日凌晨1点到7点,鱼市场里人头攒动,人声嘈杂、交易忙碌、运输频繁。虽然交易兴旺,但管理不善,秩序混乱。

  1949年6月,解放军上海市军管会接收鱼市场,并进行了一系列整顿改革。1953年,上海市鱼市场改名为“上海水产市场”,1956年成立中国水产供销公司上海市公司,上海水产市场改为公司下属的第一批发部。改革开放后,存在半个多世纪的江浦路鱼市场因设备简陋,厂房陈旧,于1983年翻建厂房,更新设备,于1988年建成一座面江而立的棕色4层大楼,大楼上部另建起两层望台,可以鸟瞰黄浦江,在大楼后侧,改建了10排平屋卸货房,以便于鱼货装卸,还备有卸货码头4座。鱼市场的旁边建有7层高的冷冻厂和一座冷库。7000平方米的堆场呈长方形,前后用数十根水泥柱子支撑着。船靠上鱼市场码头后,船员们将卸鱼机械搬上甲板,打开鱼舱门盖,在上面架起起吊机,搭好黑色的橡皮传送带。几位身穿雨衣雨裤的船员,带着一叠竹箩筐和钉耙下舱。舱里的鱼货是一层鱼、一层冰,层层叠加上去的,鱼有平铺散装的,亦有木箱箱装的。遇到散装,他们就把鱼耙进箩筐里,堆成四五个一组,系好上面抛下来的绳子,起吊;箱装的,叠上六七箱,扎好绳子,也起吊,然后把鱼通过传送带从船上送到堆场间。春夏秋三季的鱼汛期,日卸鱼量可高达数千吨。卸鱼时,浓烈的鱼腥味随风飘散,成了丹东路轮渡上的摆渡人难以忘却的海洋味。

  1990年,江浦路卸渔港建成占地5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上海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并改名为“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第一分公司”,名称虽不同,但鱼市场始终承担着上海市民的水产供应任务。2007年,渔人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经历了60余年沧桑变迁的鱼市场降下了帷幕。

  处处留存着码头文化的记忆

  漫步杨浦滨江,眼前是一大片毫无遮挡的江岸,黄浦江在面前豁然开朗。江潮轻拍着堤岸,隔数米直立着一盏古朴笨拙的煤气灯。一簇簇一丛丛芦苇随风摇曳,芦苇是原来码头之间的野生植物,这些芦苇丛见证了昔日码头工人在码头间穿梭往来,日日辛劳的身影。虽然码头在这里已成为历史,而岸边保留的遗迹,随着脚下潮水的拍打声,还隐隐回响着那段嘈杂、热闹的场景,让人想起杨树浦在上海开埠初期的风情。斑驳的石墙、残存的灯塔基座,城市的工业记忆扑面而来。

  丹东路至怀德路段原来零星分布着多个分属于不同单位且相对独立的工业码头。2002年,紧挨原有码头又逐步新建了多个码头,不同时期建设的码头之间由角钢分隔,分缝的痕迹在现在场地上依然清晰能辨。2016年,原生产性码头改造成为景观亲水平台,原有码头串联贯通后形成滨江一线的公共景观带。行走其间,感觉脚下的地面不是很平整,部分地方还有深深浅浅的坑洼,这不是没做好,而是设计师为了充分体现码头文化特色,故意保留了原有工业码头粗骨料混凝土地坪的质感,并让所有的系缆桩柱墩等突出于地面。原先这些粗骨料都渗透在混凝土地坪里面,经过岁月风化后露了出来,这正是这个码头年代感和历史积淀的象征。成片的缆桩像一座座雕塑,营造着码头特有的气氛。一个个混凝土墩上,曾经伫立着一座座灯塔,这些土墩就是灯塔的基座。昔日,在灯塔的光影下,码头工人们在这里餐风沐雨地劳作,如今,这些灯塔早已失去了原有功能,但这仅存的基座,却是当年繁忙码头岁月的见证。

  为了充分体现码头的历史感,江边所有的扶手、栅栏都采取了整旧如旧的手法,采用具有凝重感的铁锈色。高高的路灯电线杆是由旧水管改造的,垃圾桶则是采用高压容器形状设计而成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向百年杨浦工业致敬,并无言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让人感受到消逝的工业印记。江堤上每隔几步就“停泊”着一艘可以供游人栖息的“工业之舟”,其形态宛若黄浦江上运输货物的船只,舟中间种植着花花草草,舟头、舟尾和两边可坐,栅格状的扶手围着座位,有一种小隐私的舒适感,创造出背靠绿化面江而坐的惬意情景,一眼看去犹如一个个漂浮的生态岛,和地面交叉延伸的工业之轨相互呼应,岸边的趸船系柱还保留着原有的尺寸。这些独特的设计似乎在尽力唤醒人们对码头文化的记忆,让人顷刻间融入码头情怀。

  滨江公共空间拥有极富特色的“四带十四景”。“四带”是指工业之轨、眺望之堤、健身之道、浮线之园等四条风景线。十四景是指工业之舟、伴林浦舍、台地草径、最美夕阳、海港再现、涛声回响、望江引渡、趸船系柱、纺织记忆、草海遗构、纱厂廊架、海绵城市、芦池杉径、灯塔基础等景观。这些景观,并不一定专门划定界限,但通过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营造出了触手可及的老工业元素,在漫步中可细细体验。在伸向岸上高地的一大片斜坡上,矗立着4个姿态不同的扛大包的码头工人铁艺雕塑,形象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因为当年怡和纱厂用的棉花和羊毛全都是靠码头工人从船上一包包背下来的。斜坡中间呈倒三角状排列着14只拴缆绳用的桩墩头,往昔这里要停泊许多装卸水产品的船只,这些桩头就是为之配备的。现在集中放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路上还留存着当年的排风管道、行车铁轨、吊车底座等,保留下来的车间墙面上刷着:“生命宝贵,安全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用户是我们的上帝”“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等宣传标语。处处可见的老工业元

  素让人感受到近代工业的心跳,它们是祖祖辈辈的产业工人为当代上海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象征。

  历史悠久的上海第一毛条厂

  名为“伴林浦舍”的是临近杨树浦水厂的一幢老洋房,坐落在雨水公园边上的这座老式小洋楼是原先上海第一毛条厂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上海第一毛条厂”最早是怡和洋行在1915年集资150万两白银创办的“英商新怡和纱厂”,这栋建于1918年的透着英伦味道的小洋房就是新怡和纱厂英国大班的住宅。这座近百年的老宅见证了杨浦百年工业的兴衰历程。围绕老洋房的是一排花园式廊架,廊架以纱厂纺织廊架为原型,选取绳索盘绕圆柱这个在纺织厂里最为常见的建构形式为母题进行转译和设计,将钢索和钢条盘绕于钢管之上,同时容纳防汛墙坡道,形成座椅、攀爬索和屋顶遮阳登封构件。从坡道穿越廊架而上,犹如穿越时空回到纺织机嗡嗡作响的大工业时代。纱厂纺织廊架虽不是原有的,但借用它的造型,融合防汛墙坡道、座椅等功能,和旁边毛条一厂印有安全标语的围墙融为了一体;两座红褐色金属制成的织机以及两尊围绕着纱厂廊架操作机器的纺织女工铁艺雕塑,仿佛让人听到了大工业时代织机的嗡嗡轰鸣声。廊架周围是一片长满芦花的湿地,中央有个池塘,上面架着铁桥,池塘上铺设的红褐色金属格栅板上镌刻着上海毛条一厂重要历史阶段的记录,犹如一段中国的纺织记忆。一侧的健身步道上则清晰地标明了这段滨江地块的原主人,工厂里的运输轨道仿佛带你走进了当年机声隆隆的纺织厂。

  怡和纱厂是上海开埠后外商在沪开设最早的纱厂。清末我国备受列强欺凌,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投资者来华享有设厂特权,1896年,英商怡和洋行投资50万银元在杨树浦路670号创办了怡和纱厂,它开创了资本主义“棉纺织时代”在华横行的起端。怡和洋行在尝得了在沪设厂的甜头后,1915年再次投资在杨树浦路威妥玛路(今怀德路口)开办了新怡和纱厂(又称杨树浦纱厂)。英商把在香港纺织工场中的全部机器设备迁到上海,并于当年开工投产。1918年全年盈余已达56万余两白银,用于日常运行的费用仅需其15%。当时同样面临黄浦江畔的新老怡和纱厂在杨树浦路上东西相望。1921年同属怡和洋行的怡和纱厂、新怡和公益纱厂联合组成怡和纺织有限公司,形成了棉、毛、麻纺织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是当时英商在沪投资的最大工业企业。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大班被日军关进集中营,老怡和纱厂受在沪日本纺织同业会监管,大部分机器被移至日本军队管辖的工厂,甚至将部分机器变作军火材料。新怡和纱厂作为敌产被日方劫收,日军将纱厂停产改为专门修造武器的兵工厂。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走出集中营的洋大班看到新怡和纱厂仅剩几幢空厂房。怡和洋行随即筹划复厂,重新开工后生产规模大为缩小。1954年1月,政府正式接管,新怡和纱厂同怡和纱厂合并,更名为“公私合营上海裕华棉毛麻纺织厂”。1959年国内仿制的毛纺梳条设备建成投产,棉麻纺相继撤出,厂名也更改为上海国营裕华毛纺织厂。1964年,杨树浦路1056号的裕华东厂确定为行业生产毛条的定点企业,定名为国营上海毛条厂,1966年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一毛条厂,并逐步成为远东生产毛条能力第一的企业。1989年国家统配原毛计划减少,出现建厂以来首次亏损。1991年销售市场开始启动,产量迅速回升,利税相比去年增加十二倍。

  2009年东方渔人码头二期工程启动,这个远东第一的毛条厂也随风而去,融入以文化产业为内涵主题,融合了休闲旅游、商务办公和文化活动的综合性集聚区杨浦滨江中。而原先英国大班的小洋房底楼则开出了一家咖啡屋,逛累了到昔日大班家去喝杯咖啡,体验一下英伦风情,倒是很不错的。

  英国古典城堡式的杨树浦水厂

  渔人码头位于杨树浦水厂围墙边,可别小看这里,杨树浦水厂厂区内的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群不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上海市仅有的建于企业单位内的近代保护建筑,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点保护、保留单位。

  坐落在杨树浦路830号的杨树浦水厂所在地,最早是由立德尔邱裕记等4人投资3万两纹银,购地115亩,于1875年建成的水厂。1880年,上海英商在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于1881年买下杨树浦路830号的水厂,当年8月翻建,两年后竣工。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当时远东第一大水厂。

  杨树浦水厂建筑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外形为英国古典城堡式,墙体为清水砖镶嵌红砖饰带,屋檐有雉堞式压顶,门窗洞采用四心尖券。周围墙身压顶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如同一座中世纪的英国城堡,尤其是那些装饰性元素,使这座建筑成了沪上工业厂房中的另类。水厂以杨树浦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南区为生产区,入大门为三层厂房办公大楼,其左右两旁为水库和出水车间,西侧为修理车间,南沿黄浦江有进水车间、制水药剂加注车间和化验室,其余都是各类滤池。目前该厂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这座出自英伦设计师之手,又由英国休斯顿公司督建的现代化工业建筑,至今以其华美、庄严与先进、优异傲然矗立在黄浦江畔。

  杨浦滨江示范段浓缩了前后一百年的城市工业记忆,传承了历史文脉,留存了城市记忆。缓步其中,追寻百年杨浦工业的旧迹,不经意间就拾取了昔日纱厂生产线与卸渔港码头的往昔记忆碎片。坐在工业之舟上,眺望对岸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傲然屹立的身姿,陡见黄浦江上一座缓缓驶过的白色豪华游轮,一种历史的跨越感油然而生,而眼前这幅有着历史纵深感的画面又好似默默地诠释着海派上海特有的风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