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覆盖15万户

2017-03-03 12:09:35|来源:新华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2月28日早上九时,距离五角场镇垃圾分类账户线下积分兑换活动预定开始的时间还有半小时,设立在长海三村内的积分兑换点前已排起了长龙,人声鼎沸。

  承接“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试点工作项目的运营方——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见状,立即开始为等候已久的居民兑换积分。接过一个老伯手中的绿色账户卡,工作人员用绿账保洁APP扫一下,跳出了对方姓名和积分。“积分4000分,可以兑换一瓶洗发水,还剩10多分,希望你们继续垃圾干湿分类,继续积分,下次积了再兑。”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边核对积分边递上兑换礼品。

  这是杨浦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要求,实施垃圾分类激励机制的一个场景。

  “绿色账户”如何运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居民手中的“绿色账户”是一个大小如手机卡的条形码,绿色账户单卡可在小区所在的社区、居委会申请办理,居民手持“绿色账户”卡,将分好类的湿垃圾放到社区约定地点,只要经志愿者检查垃圾分类正确的,由志愿者用手机扫描条形码就可积攒10分,每天最多扫描两次,分类一次可得10分,每天最高可得20分,积分可用于线上线下兑换资源。

  居民进行绿色账户积分兑换时,只要打开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点击“城市服务”中“绿色账户”一栏,扫描绿色账户条形码或输入卡号,获取手机验证码,即可进行绑定,参与垃圾分类所积累的积分,可在支付宝线上兑换商品或抵用券,如天猫现金券、积分,也可在线下门店兑换实物商品。

  据了解,目前,杨浦区垃圾分类绿色账户覆盖15万户,其中五角场镇推进3万户家庭,覆盖59个小区,已申领绿色账户卡的居民占比超九成。前期,阳光中心的绿色环保志愿者团队深入每个小区与居委会对接,一方面对居民、居委会培训如何正确做到垃圾分类,一方面向居民发放绿色账户宣传手册、单页等宣传资料,介绍绿色账户的功能和意义,以提高杨浦区域内绿色账户的知晓率。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有些居民垃圾分类可能不够精细、投放准确率不高,还会有热心的小区志愿者督促居民改正。

  “以前垃圾都是随手扔进垃圾箱的,现在推行绿色账户后,居民自觉提高了环保意识,垃圾干湿分离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与自觉行为,将垃圾分类视为自己的分内事来做,同时以积分换取礼品和各类优惠的激励方式又得到实惠,居民都是打心底里认同的。”家住银叶苑的俞阿姨说。

  据悉,线上线下推行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受到了各年龄层的追捧。杨浦阳光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老年人不太擅长使用网络,大多选择线下现场兑换积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日常垃圾分类的习惯,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即使不兑换东西了,也会继续分类投放;年轻人则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兑换,而这一群体参与绿色账户的比例与中老年群体相当。

  正向激励推进垃圾分类减量

  绿色账户是上海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中建立的一项激励机制,2013年起,本市开始推行“绿色账户”,记录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情况、并奖励积分,在全市12个小区进行了试点。

  据悉,目前的垃圾分类主要是干湿分类,就是将“厨余果皮”等湿垃圾从干垃圾中分拣出来,专门投放。经过处理,湿垃圾可资源化利用,使直接进入填埋或焚烧的干垃圾处置量明显下降,从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虽经过多年宣传,市民已普遍接受“垃圾要分类”的观点,但真正坚持做到源头分类的还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居民缺乏参与垃圾分类的动力。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日益重视,环保意识开始增强,将绿色账户全面推广落地可谓正当时。

  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杨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杨浦阳光社区服务中心协助推进12个街镇的具体绿色账户拓展工作,每月定期开展积分实物兑换活动,首批试点的五角场、延吉新村、四平路、新江湾城和控江路五个街道以及五角场镇已从中获益,活动开展以来,居民参与度较高,试点至今参与率已达到8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