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中西合璧: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2017-02-17 15:42:22|来源:东方网|编辑:陆晟琦 |责编:刘征宇

【文化小文字】上音中西合璧: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

图说:上海音乐厅“乐无穷”新闻发布会。

  东方网记者桑怡2月16日报道:当中国传统乐器笙遭遇电子乐多媒体,当德彪西的钢琴曲碰撞昆曲杜丽娘,当苏州评弹的伴奏变成了爵士乐,现场观众会得到怎样的体验?3月,上海音乐厅将分别上演三场中西合璧、融合创新的音乐会。

  今天下午,三场音乐会的主创人员向媒体阐释了各自音乐会的亮点。以音乐为导线,探索与其他艺术形式、门类的融合与跨界,打造一个无限想象的音乐空间,发现音乐创新的无穷可能性,这是三位艺术家在“乐无穷”平台上得到的体验,并且希望能分享给更多创意者。

  古老民族乐器“笙”的现代活力

  笙——这个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簧管乐器,如今已经不为人所熟悉了,尤其是它的音乐性。但在今年的格莱美获奖作品中,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颁给了马友友和他的丝绸之路乐团。与马友友一同上台领奖的,就有笙演奏家吴彤。这让“笙”似乎又回到了流行音乐界中。

  如果大家试着想要了解这个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乐器,不妨先听听看,3月11日的“绘笙汇瑟——张梦演奏与作品音乐会”。张梦将自己多年来对笙这件中国古老民族乐器的理解,用多视角的演绎形式为观众呈现。

  这场音乐会上,张梦为观众准备了一个循序渐进了解“笙”的体验过程。首先,他选择了两首以“笙”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曲目,让观众对“笙”初步了解。然后才是他着重呈现的笙与电子乐、多媒体、打击乐、混合室内乐等多种跨界形式的融合性音乐。据介绍,四首跨界曲目都来自张梦的原创。尤其在《水下幻听》中,张梦采用了“拼贴”技术,采集了大街小巷、市井生活中的各类声音,叫卖声在《水下幻听》中只能算是普通,这支作品里甚至还包含冲马桶的声音等等。“我知道这很杂,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我想要表达对生活的关注。”张梦说,他试图用声音来还原一种“老照片”的听感效果。他再三强调,这种混搭不是恶搞,而是生活。

  用钢琴与昆曲串起浮生如梦

  当钢琴曲遇上昆曲,最后变成了一场音乐会,这已经足够让人浮想联翩。而这场音乐会的主创者钢琴家顾劼亭还给这分为四幕的演奏串上了一条如梦似幻的感情线。3月18日,在“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顾劼亭钢琴昆曲音乐会”上,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会相遇,顾劼亭让它变得并不突兀。

  不论是聆听德彪西晶莹剔透、行云流水的钢琴曲,还是观赏杜丽娘纯然娇羞的身段,观众总会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朦胧意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顾劼亭告诉记者,她出生在苏州,小时候耳濡目染的音乐熏陶来自昆曲、评弹,而在留法学习钢琴后,德彪西在钢琴曲中融入的东方元素瞬间击中了顾劼亭,让她产生了那种似曾相识感。于是,她把这种感觉生产、转化、传递给观众,完整的呈现了一场钢琴与昆曲的对话。

  “音乐的契合、载歌载舞的场景、流动完美的意境。”顾劼亭说目前她还不能透露更多,但她相信,在音乐会上,观众将同时领略到昆曲《牡丹亭》中传统审美至高境界和德彪西10首美妙诗意钢琴曲的魅力。“通过诉说我的浮生若梦,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年华似水”,顾劼亭如是说。

  自由灵魂爵士与评弹的新生

  评弹艺术家高博文的跨界尝试,已经不是第一次。他的评弹和他朋友们的爵士乐相得益彰、配合默契,甚至拥有一帮喜欢爵士评弹的真粉丝。吴侬软语的苏州弹词,配上节奏自由的爵士乐,听上去可能像是一曲苏州方言版的RAP。

  “曲艺,就要上得厅堂、入得厨房。我从不担心爵士评弹不受喜爱。”高博文相信,3月25日“古韵新弹——高博文和他的朋友们新评弹音乐会”一定会给他带来更多的细分观众,他们会爱上爵士、爱上评弹。自由、幽默、灵动,从高博文将传统评弹艺术进行音乐上的革新开始,他就认为,对评弹艺术的音乐嫁接只是评弹发展的一个选项,而并非方向。他这样玩跨界,可以给传统评弹艺术带去更多年轻观众。

  当然,有长期以来喜欢评弹艺术的、年龄偏大的观众可以到书场里继续听高博文唱传统弹词,但这次的爵士评弹就是针对年轻观众的。高博文说,以爵士乐的和声色彩、复合节奏和即兴演奏的方式为基调,让古老的评弹艺术与当代的世界音乐语言相互包容、倾听,对话,建立一种独特的跨界艺术。二者交融能产生有新意、好听的作品,是因为他们都被赋予了自由的灵魂。经过改编后,评弹经典唱段《莺莺操琴》《天涯歌女》《义激陈琏》等都将新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