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肿瘤医院介入科医生手术室“负重绣花”

文汇报2017-08-17 09:12:52

  原标题:在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一群“重甲医生”每天身穿20多斤重的铅衣为病人做手术 在没有四季的手术室“负重绣花”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医生在术前穿铅衣。刘雁冰摄

  夏日清晨,踏进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大门,前来就诊的人群熙熙攘攘。透过他们红肿的眼睛便可知道,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紧挨着门诊大楼的5号楼一楼就是介入治疗科病房。尽管这里只有19张床位,却像肿瘤医院的其他科室一样,从早忙到晚。介入治疗科主任李文涛教授告诉记者,虽然来治疗的患者病种复杂多样,但一般情况尚可,经过介入治疗,基本不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穿上20多斤重的行头,仍无法完全避免职业暴露

  许多人都知道,外科治疗靠手术,内科治疗靠吃药,而对介入治疗知之甚少。李文涛解释说,介入治疗可以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通过人体原有的腔道,或者在皮肤上做几毫米的通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进行精准诊断或治疗。

  为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时间,介入科医生犹如一群“重甲战士”———他们身披20多斤重的铅制“甲衣”,头上顶着“铅帽”,鼻梁架着“铅眼镜”,脖子上围着“铅围脖”,年轻小伙子还得裹上“铅内裤”,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暴露对身体的伤害。

  副主任医师何新红一边熟练地穿戴“手术行头”一边说,尽管现在的铅衣已更新换代,从最初的40多斤减至如今的20多斤,款式也由原先的上下一体衣,改为上下分体衣,但是当介入科医生在给患者做手术时,身体那些没有被铅衣保护到的部位,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X射线的照射。

  每每脱下厚重铅衣,汗水早已浸透洗手衣

  手术开始,“全副武装”的介入科医生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根据治疗需求,选用不同的器械:或将牙签粗细的导管通过人体血管,将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输送到病灶内,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密集杀伤”;或用芝麻粒大小的栓塞剂直接封堵住肿瘤的供血血管,断其“粮草”,“饿死”肿瘤;或用圆珠笔芯粗细的消融针直接穿刺到肿瘤内部,利用高温(最高110℃)或者低温(最低-150℃)将肿瘤“烧死”或者“冻死”……

  这里的每台介入手术,就如同“负重绣花”,若不是亲眼目睹,很难相信这些穿刺、灌注、栓塞、消融等精细操作,是由这群“重甲医生”完成的。

  “我们这里没有四季。”介入科医生们说,为了确保介入治疗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转,治疗室内的温度要始终保持在25℃左右。尽管如此,每台手术结束后,医生们脱下厚重的铅衣,汗水早已浸透洗手衣,而患者身上只有一个小小的针孔。

  治疗恢复的快节奏让医生们愈发忙碌

  由于介入医学独具的微创、高效、精准和可重复性,在现代医学中已经成为与内科、外科并驾齐驱的第三大学科。虽然肿瘤介入只是综合介入中的一个分支,但其临床地位和价值在不断升高。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挽救中晚期肿瘤患者生命,缓解他们的病情,针对早期肿瘤病人,可达到根治的效果。

  如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治疗室已然变成了一个高效的诊疗平台。作为高速运行的肿瘤医院列车的一个功能单元,介入手术室每年完成介入手术6000余台,介入科CT引导下穿刺活检量近4000例。此外,介入科医生还帮助需要长期输液化疗的肿瘤患者构建“生命线”——静脉输液港。随着医生、患者对静脉输液港优越性的逐步认可,目前,静脉输液港构建量由最初的每年40余例,增至如今的近500例。

  微创介入的治疗方式,使得这里的病人恢复得相当快,平均住院时间不到五天,但这样的快节奏,也让医生们更加忙碌了:入院、查体、问病史、写病史、手术、出院,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叮嘱定期随访,就这样周而复始,送走一批又迎来一批病人。虽然一刻没有停歇,可每当看到患者开心地出院,“重甲医生”们的心就像脱下手术铅衣一般如释重负,彼此默默会心一笑。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