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演出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注册的民营院团数量已超过300家,年演出场次超过一万场,已超过上海国有院团的演出体量。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扶持、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上海民营院团根据自身定位守正出新,已成为繁荣文艺创作、助推市场活力、服务基层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上海民营院团正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作活力与市场爆发力。回头望,张军昆曲艺术中心盛演八年的园林版《牡丹亭》,本月再度在朱家角重新出发;瞧眼下,上海彩虹室内乐团这样一支非专职团体不仅拥有多首“网红”作品,其专业合唱套曲也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板块演出;展望未来,恒源祥戏剧公司出品、徐俊导演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将作为首部华人音乐剧自明年底在美国百老汇驻演两年。
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看来,上海民营院团作品无论数量、质量还是影响力都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从1984年上海诞生第一家民营院团开始,据上海演出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注册的民营院团数量已超过300家,年演出场次超过一万场,已超过上海国有院团的演出体量。如果说过去民营院团“能活下来就好”“票卖出去就行”,在政府政策与资金的扶持、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上海民营院团根据自身定位守正出新,已成为繁荣文艺创作、助推市场活力、服务基层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有改革创新的勇先锋,也是红色文艺轻骑兵
算起来,上海现代人剧社的成立比国有院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还早两年。1993年应文艺体制改革而生,现代人剧社率全国之先试水话剧“制作人制”。因改革而兴的城市也将大胆开拓创新融入沪上文艺人的血脉。作为上海最“长寿”的民营院团,其成长历程正是缩影。
从最初以“制作人制”推动创作演出,到及时将“拳头产品”从白领话剧转变为悬疑戏剧,从全国首个类型化专卖剧场新光悬疑剧场诞生,到如今已探索酒店、商场等非剧场空间开掘演艺资源,25年来张余率剧社见证并助推着上海演艺市场的繁荣。“成立之初上海滩全年话剧仅30多部,如今每年国内外话剧来沪的超过260部,其中百老汇、伦敦西区原版剧目都能‘零时差’同步观看。”如今剧社不仅自身保持着年演出400余场的纪录,还“大手笔”地将伦敦西区的原版戏剧《捕鼠器》引进到了上海。
一样是改革创新,从国有院团下海创业的“昆曲王子”张军则走了一条传统文化创新传承之路。如果说园林版《牡丹亭》是传统文化与古镇旅游良性互动的八年春色撩人,2015年他的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不仅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三天场场爆满,更是走到南京、北京、宝岛台湾,而他颇有实验色彩的独角昆曲作品《我,哈姆雷特》在今年4月亮相大英博物馆。
有改革创新的急先锋,也有深耕本土的播种人。作为“上海声音”的传播者,30多家民营沪剧院团成为深扎基层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演遍社区文化中心,也演到了田头菜地、仓库广场,团长、艺术总监打头阵,有时候甚至一天能演上三场。勤苑沪剧团当家人王勤说:“只要老百姓不喊停,我们的戏就不能断。”在服务基层观众的过程中,他们累积不少讲述上海故事的现实题材佳作:勤苑沪剧团的《51把钥匙》聚焦社区医生、文慧沪剧团《绿岛情歌》锁定崇明生态岛建设,彩芳沪剧团讴歌消防官兵《担当》。以沪剧“轻骑兵”为代表的民营院团,已成为上海公共文化配送的主力,演出占基层配送总数的七成。
多元“输血”攀资金高山,展演交易平台注市场活水
民营院团要起步,首先要翻过资金的高山。运营依托大企业、创作拄上基金拐、演出以获赞助众筹,近年来从国家到上海,对于民营院团的多元“输血机制”越发成熟。
上海市文广局率全国之先于2011年设立民营院团专项扶持资金,资金由最初的500万元已提至800万元,涉及场租补贴、创作孵化、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服务基层、剧目展演、绩效评估、宣传推广等八方面。而以剧目为依托,上至国家艺术基金、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下至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以及区级公益文化专项基金,多项创作基金配给已形成梯队,关注民营院团的大小创作。
有文化情怀的企业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个成立八年的文慧沪剧团由著名企业小南国创始人王慧莉亲自挂帅任团长。作为沪剧爱好者,她在成立之初就下决心走专业化道路。今年她捧出的红色沪剧《四月歌声》,根据地下党员李白真实事迹改编,艺术品相与国有院团相当。而市级国有院团也力挺“名角儿”的探索新路——“瑜音社”“弘依梅”与院团的良性合作令王珮瑜与史依弘涉水展演、创作和公共教育,刷新京剧的“能见度”。
上海的一系列节展赛评也擦亮了民营院团优质演艺项目的标识度。2015年恒源祥戏剧公司出品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在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揭幕,艺术节首度将民营院团作品作为开闭幕式演出。这样的平台让专业演员转型导演的徐俊在短短几年“一飞冲天”。二战背景下犹太人与中国人守望相助的故事,随后走出国门在以色列美国演出,更令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百老汇巨头倪德伦青眼相待。
而辐射面更广的是由演出行业协会牵头、一年一度的上海优秀民营院团展演和民营院团演交会,前者继去年晋京,今年又办到了长三角。协会会长韦芝说,评审们从前些年的“看来看去选不出”到如今是“左看右看舍不得”——展演评审的感慨也是交易会“买家”的纠结,如今民营院团创作实力与作品品质的齐头并进,可见一斑。
合理化运营机制,品牌意识追求长效发展
协力翻过资金的高山,蓄力市场活水,民营院团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大多避不开“转型”的火山口。
在荣广润看来,与经济发展一样,从开始的“小打小闹”“一盘散沙”,到如今的成体系、成规模、有影响力,民营院团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已经形成产业链闭环的现代人剧社谋求更广阔的演艺空间;积累不少卖座IP戏的锦辉传播涉水严肃现实题材培养专业创作力量;而对于名角儿“挑班”的戏曲民营院团,则要面对人才梯队建设的短板。要扑灭转型火,各院团所借“芭蕉扇”各不相同。
“成熟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三分之一靠艺术基金与社会募集;三分之一靠自身运营;三分之一靠衍生产业的开发。”对于理想民营院团模型,张军曾有着这样的构想。在他看来,眼下不少民营院团靠的还是当家人打鸡血式的拼搏与激情,要将其化为一种长久的、可持续的运营机制,远比“票卖光了”更重要。
先守正,再谋变。在徐俊看来,民营院团自身要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树立品牌意识。相比于短期的市场收益,品牌建立后所带来的长效市场反馈可以呈几何倍数增长。《犹太人在上海》推出三年间在国内演出不过20余场。可正是耐得住市场寂寞,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打磨,令其收获了百老汇两年的“天天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