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2018-10-09 09:14:47|来源:新民晚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上海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丰富记忆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各民族传承千百年来不落文字因而几近失传的技艺和记忆。它在21世纪赋予我们重新认识自身文明DNA的途径。2001年,中国的“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2003年,“古琴”继续被列入第二批“代表作”,我国同时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渐渐地,“非遗”这个新名词才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在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代代移民来到上海,也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风俗,融入上海天生具备的江南文化,逐渐成为上海文化大码头的底色。各地传统文化熔于沪上,再加上海外文化的注入,最终形成了上海独有的“海派文化”。其中,独具城市辨识度的“上海非遗”,以见证中国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轨迹、勾勒江南文化的吴越积淀而与全国其他地区的非遗形成显著差异。在“上海非遗”的名单里,我们看得到市民性格、生活态度乃至城市精神,也串联起人们对城市文化内涵的美好记忆与期许。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豫园的昆曲演出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政府主导 保护形成合力

  “非遗”,在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之前,还是散落在民间的遗珠,甚至被岁月和风霜蒙尘千百年。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根据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的承诺,上海筹建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当时上海非遗状况是“多头管理、分散保护”。非遗的概念,很多人并不清晰,甚而笼统地认为是“民间文艺”。尽管“民间文艺”里一些民间口头文学的收集,早已有之,但都是各个单位和个人力量,零零星星“口述实录”,完全不能与现在将“非遗”以一项重要国家政策的高度推广相提并论。

  “查家底”是“非遗”工作的第一步。2005年起,上海启动了覆盖全市的非遗资源普查,共搜集各类资源线索1万余条,项目资源1939个,共认定、公布了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现有国家级项目55项(包含子项63项),市级项目220项,区级项目400余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市级传承人647名,区级传承人700余名。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该条例在法规名称上突出“保护”二字,并在法规中将此主线贯穿始终。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江南丝竹演出“走入”上海艺术商圈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近年来,市非遗保护中心积极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丛书编辑出版、系列专题片摄制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字化采录工作。目前,已完成《江南丝竹》《昆曲》《上海剪纸》等44部丛书分卷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摄制完成《顾绣》《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等42部系列专题片。51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化采录工作也已推进过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海非遗”公众微信号也已开通,初步建立起上海市非遗保护数据库。

  链接生活 重现传统文化

  40年前,住在当时卢湾区太平桥地区石库门的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灰墙青瓦的房屋会成为焕然一新的“新天地”。彼时旧城区改造正值城市更新的关键时分,该地区因拥挤凌乱、卫生条件不佳被列入改造名单。担任改造总设计的美国建筑师本杰明·伍德提出了“旧的建筑、新的生命”方案,提升了石库门的居住功能,赋予其新的商业价值。

  如今,行走在新天地,会发现北部地块保留了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南部地块则以新建筑为主,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片区。海派和时尚、传统和现代、过去与未来,新天地将这些特质融合在了一起,成为上海融合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标志性景点。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新天地的石库门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摄

  现在,如果想重温在石库门生活的小日子,除了到弄堂里走一走,还可以到“非遗游乐园”大世界里逛一逛。始建于1917年的大世界以戏曲、曲艺和游艺杂耍为特色。2003年5月,大世界闭门谢客,2016年底又以非遗的活态传承方式,融入生活再出发。这个秋天,大型沉浸式城市记忆展演秀《遇见1978》正在大世界4楼上演,踏进展厅前,游客会领取到一本《上海市居民购粮证》,小贩的叫卖声中,一幅热闹的石库门生活场景映入眼帘,修鞋摊、粮店、老虎灶、烟纸店一应俱全。穿梭其中,翻阅当年的票证、报纸、小人书,与1978年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连线。

  而更多的商业街区,也在向观众和游客展示民间、民俗、民族文化。嘉定南翔老街举行的小笼文化展上,不仅有一屉屉香飘海外的小笼包,还有海派旗袍、蓝布扎染、徐行草编、嘉定竹刻等非遗项目一一亮相;曾享誉沪上的古玩邮币卡市场豫园华宝楼,吸引了不少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相继入驻,开设了陶瓷、铜艺的新空间;浦东三林老街平日并不算热闹,但每逢节庆或庙会,花鼓戏、舞龙舞狮、荡湖船、江南丝竹、踩高跷等行街表演,让老街瞬间华丽转身,既勾起人们的记忆,又激发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三林老街上的舞龙队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资源活化 搭建传承平台

  今年上海设计周期间,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百鸟林》给所有观展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蓝印花布、丹寨蜡染、阿坝羌绣、苗族百鸟衣四种非遗元素融入手工织染的布匹,结合激光材料和透明彩色软玻璃等材质,营造了一个时尚鸟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黄金年代,上海制作旗袍的裁缝店数不胜数,其中又以苏广成衣铺数量最多、名气最响。如今赫赫有名的龙凤旗袍,其第一代传承人朱林清就曾在苏广帮裁缝铺学艺,后来朱林清创办了朱顺兴中式服装铺,解放后又与其他四家中式服装衣铺合并,成立上海龙凤中式服装店。落户静安的龙凤旗袍,继承了苏广成衣铺“镶、嵌、滚、宕”的传统工艺特色,并发展出“镂、雕、盘、绣”的绝技。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徐永良介绍,定制一件龙凤旗袍,要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以保证成衣完美贴合体型。在陕西北路上的龙凤旗袍的旗舰店内,陈列有“喜·福”“雀·舞”“玲·珑”三个系列十余件新品旗袍,适用于婚嫁、商务晚宴、晚会等各个使用场景。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龙凤旗袍店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今年5月,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了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代表上海做特色展示的就是龙凤旗袍。龙凤旗袍还曾代表中国参加2010上海世博会和2015米兰世博会。徐永良回忆,2011年,龙凤旗袍还首次在法国卢浮宫亮相,精致繁复的盘扣和刺绣让在场的外国专家惊叹上海技艺的细腻。

  非遗是城市文化符号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城市精神和文脉的重要体现。上海之所以能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正是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对传统文化的悉心呵护与活态传承。借助文化遗产元素来强化独特的地方文化标识,也让上海这座城市更具人文色彩,更具吸引海内外友人的亲和力,更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风范。

  新时代再出发|见人见物见生活

  未来,非遗文化还将继续做大做强,一方面可以盘活已有的非遗资源,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则可以吸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非遗到上海来展示交流、融合发展。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图说:沪上剪纸艺人孙继海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非遗保护工作中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就是说,非遗实践一定要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保护工作未开始时,各项技艺都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有些可能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变得非常兴旺发达,有些可能因为社会变迁等客观因素就消亡了。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后,符合条件的项目有了更多的平台去展示发挥,既装点了市民的生活,又丰富了市民的文化需求。而那些无法顺利在当代生存发展的项目,要为老百姓所知所用,就必须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迭代。

  未来,上海将推动非遗保护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继续推进“非遗在社区”项目,推动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实施网格化传习与服务,指导相关地区将非遗展演展示项目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菜单,推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活动与特定社区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广泛推动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同时,以“文创50条”为推动,举办围绕非遗的创新创意大赛,推动中华元素的当代表达,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多彩非遗激活城市文化记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