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沪崇长江大桥
9月11日,2018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举行“生态+文明”专题论坛,主题为“新时代·新乡风·新生活”。本次论坛由崇明区委宣传部主办,崇明区文明办与解放日报区域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不仅意味着更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更加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还需要更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如何让文明成为生态岛的靓丽风景?论坛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学明,市委讲师团成员、崇明区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吴晓飞,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山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论坛现场
顾骏: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应相辅相成
我们过去有些传统的习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人忘记了,有的甚至被做了些不甚合理的处理。比如家庭观念等等,现在在不少年轻人心里已经有点淡化了。事实上,无论是春节、清明,还是七夕、中秋,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是和 “家”有关的,如果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家”淡化了,中国人的灵魂很可能就无所依傍。很多传统习俗里都有“家”的内涵,离开了“家”,很多传统习俗都会“空心”掉。
现代文明固然好,但也有许多缺陷。首先,如今现代文明往往以外来文化为基础,缺乏原生元素,比如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衣服、鞋子、发型也在往外来文化的方向靠拢。其次,现代文明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缺乏生活元素。现在很多路越修越直,其实真正人性化的路应该是弯的,中国人以前讲究“曲径通幽”,但是现在往往是按照机器的效率来规划,越拉越直。另外,现代文明以法律法规条文为基础,缺乏伦理元素,其实很多事情除了讲“法”,还要讲一点“情”。
现代文明的许多缺陷,传统文明正好可以弥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应该做好对接,两者应该在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基础上互相融合,而不是简单地用一方去否定另一方。不要拿现代文明的一些标准去衡量传统习俗,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某一方为本体来兼并另一方,而是要找到融合点。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各自有各自的功能,都要发挥好。人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让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不用强求一致。事实上,传统的东西用好了,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双方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弘扬。比如垃圾分类工作,如果把过去乡村里的一些村规民俗、家庭责任这些传统的东西利用好、衔接好,完全可以应用起来。传统的东西在现代文明中也有它的作用力和作用空间,如果两者结合好了,就能够产生“嫁接”的效果,相得益彰。
当然,无论是传统文明还是现代文明,都应该是“当守则守,当变则变”,都应该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两者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都要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有所改变,有所进化。
吴晓飞:生态文明意识要进一步“入脑入心”
乡风民俗对中国的乡村振兴来说是“里子”,我们要让它变得更温润,更贴近实际生活。当前崇明正在推动形成“崇德明礼、绿色低碳、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和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
崇明根据自身的区位特征和生态优势,在上世纪90年代确立了生态立岛的发展理念,本世纪初经过“生态岛建设大讨论”,明确崇明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后来市政府批准《崇明三岛总体规划》,这个规划以世界的视野和世纪的尺度,将崇明三岛放在全国、全市发展的大格局来思考和谋划,赋予了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的发展内涵。2010年制定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设定了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领域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循环经济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共20项任务。2016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崇明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强定力,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要实现自然生态更加健康、人居生态更加和谐、产业生态更加高端的复合型岛屿生态系统。
在生态岛建设的格局下,人们怎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我们觉得核心在于观念改变,生态文明意识要“入脑入心”。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培育良好的生态文化,养成与时代合拍的风俗习惯。
培育哪些生态理念?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如“好空气也能当饭吃”。这些话都不能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而是有着“把良好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和保护相统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深刻内涵。在生态文化的培育当中要努力形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仁爱万物、协和万邦”的生态情怀,“天地与我同一,万物与我一体”的生态伦理。
我们都应该成为移风易俗的推进者。风俗一旦形成,对每个社会成员就会产生约束力。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代,礼仪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消费习俗、出行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等都会打上这个时代、这一地区的印记。崇明移风易俗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时代,检视崇明地区现有的风俗习惯,还存在进一步移风易俗的空间。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促进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要大力培育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风尚、新习俗。比如,要养成“随手一捡”的保护环境习惯,要养成“光盘行动”的节俭消费习惯,要养成“低碳出行”的简约生活风尚等。在移风易俗过程中,我们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带头践行移风易俗。
陈学明:“世界级生态岛”应贡献全新的生活方式
最近一二十年来,我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哲学,研究生态文明。我认为,生态岛建设要做很多事,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不能忘记,那就是重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崇明给世界贡献的,不应该只是优美的环境,还要贡献一种全新的“活法”,一种新的文明。
人类目前面临着 “存在状态的危机”,即“怎么活下去”、“以什么方式活在世界上”成了重要问题。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作为生活方式都在全球“登场”,但各有各的问题。消费主义,即用消费多少来衡量自身价值,一辈子活在世界上,就看你消费了多少东西。个人主义,说的是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为自己,不用考虑别人和外部世界。现实主义,说的是人活在世界上都重视眼前利益、实际利益,告别崇高、不讲理想。
这样活下去行吗?肯定不行,这样活下去,人越来越不像一个人,而向动物状态靠拢。而且,我们生存的地球也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资源,让人类这样存活下去。我们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要寻找一种新的存在状态。崇明正在重建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形成一种生态文明,这件事情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地方成功过,崇明干部群众正在探索。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应该具备几个基本特征。首先,人跟自然要和谐共生,人要充分享受自然界给予人类的美感,让自然成为我们的家园。其次,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要让所有人共享美好的生态环境。再次,原有的生产方式要改变,我们应该不仅仅是从消费中寻找快乐,而要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最后,人不能再是商品奴役,要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如今,我欣慰地感觉到,这种生活方式已经在崇明悄悄实现。在崇明,我常能看到在乡间小路上散步聊天的人们满脸笑容,边走边聊,这就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和人和谐相处。
周山:世界级生态岛,应有文明程度与之匹配的“人”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健康发展的推动力。生态是人类生存的状态,没有人,也就没有生态一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生存状态。生态文化是在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上,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状态及其规律展开思考研究的一种文化形式。
分享互动环节
身处于生态文明中的人,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责任:一是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顺应、利用与维护;二是对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明与进步,要有责任担当。
认识自然,是人类的一门必修课。只有对自然生态环境有了清楚的认识,人才会明白为什么能在地球上生存;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人才能自觉地顺应自然大道,惬意地生活。生态文明的健康与发展,取决于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明与进步。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总有一天会消失,因此,一些科技最发达的国家未雨绸缪,制造宇宙飞船,由近及远,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赶在地球不适宜人类生存之前,将人类转移过去。这是人类应对自然生态向不利方向转变而正在做的一项最伟大的工程。但是,真正威胁人类生存的条件,早已由人类自己制造就绪。星球间转移人类的工程,还遥遥无期;用核武器摧毁地球的战争,随时都可能发生。可见,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明与进步,对生态文明的维护与发展,是何等重要。
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作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人应该如何选择最适宜的生存环境,如何与同一环境中的万物保持平衡?如何与他人之间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如何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提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性和精神境界?这些有关“怎样生活”的思考,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间断过。
崇明的目标定位很高:世界级生态岛。世界级生态岛也应该是世界级生态文明之岛,除了世界一流的自然生态,还应有文明程度达到世界一流的“人”。崇明人生存理念的与时俱进,道德素养和精神面貌的提升,是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内容。只有人的生态伦理观、社会道德观、人生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才能确保自然生态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在美化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人的内在世界也将不断得到美化和完善。
互动:理念提升+制度保障,促进垃圾分类
主持人:马老师,您是如何接触和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
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沪剧院副院长马莉莉:2005年我到日本,感受到日本在处理垃圾方面特别有办法。我们一个同伴吃了一个果冻,把塑料包装跑过去往垃圾筒里面一放,后来志愿者就把他叫住了,跟他说不对,因为他扔到放纸片的垃圾筒了,那个东西是不能回收的,应该放到生活垃圾里面。当时我就感觉到我们应该也要这样做。
我觉得在崇明开展垃圾分类很有基础,符合生态岛定位。最要紧的是人的理念,要把它作为一个习惯去培养。
主持人:王老师,您来自宝岛台湾,我觉得台湾街面上垃圾箱特别少,为什么?
慈济基金会上海环保团队总干事王文宗:这是一种习惯。1990年时,台湾街面上也有很多垃圾,因为之前十年台湾有大量的工业、制造业企业,产生了很多垃圾,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步改善。现在,台湾垃圾回收率已经很高。台湾现在有一道风景线,比如说我们家门口每天早上9点垃圾车就会到,老年人会准时9点以前拿过来排队,这已经变成了人们的习惯了。我们最难管的是夜市,一个夜市有几百个摊位,商家有垃圾桶,但总有人“我行我素”。我们慈济没有那么多志愿者,目前还在努力当中。
主持人:两位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
马莉莉:我觉得要有一定的强制措施。为什么新加坡就把垃圾分类做得那么好,因为是有政策、有法律的,不光是用钱罚,而是要有制度保障。提倡自愿垃圾分类当然很重要,但是制度一定要有,不然很难推广开来。
王文宗:垃圾后续处理很关键。台湾很多地方把湿垃圾“变废为宝”,比如把一些蔬菜、果皮做成酵素,上海有些小区也在这样做,小区里面有一个环保点,除了回收分类垃圾,还教大家怎么做酵素,然后让大家拿回去用,变成很好的推广。至于可回收垃圾,其实不是垃圾,是资源,更应该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