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老渔阳里2号将恢复为红色纪念馆

2018-06-28 08:57:50|来源:解放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黄浦区老渔阳里2号 将恢复为红色纪念馆 陈独秀曾在此居住之前作为民居被使用40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赵文来在渔阳里2号家门口/晨报记者何雅君

  日前,家住黄浦区老渔阳里2号的赵文来接到通知:他所居住的房屋已被列入革命遗址保护项目,本月启动了征收工作,将恢复为红色纪念场馆。

  这里本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后来毛泽东同志也曾一度在这里工作。这里本身就属于历史保护建筑,赵文来在这里却一住就是40年。

  四十年来不敢自行装修

  “文物里为何有人长期居住?”这里是一片老式石库门建筑,2号的门口镶着一块铭牌,上面写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上海市人民政府一九八零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布,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

  穿过天井,走进底楼卧室,东墙上的一块汉白玉石牌又标明了这处文物的另一重身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央工作部,领导当时党的日常工作。一九二一至—九二三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工作部在这里办公,毛泽东同志也曾一度在这里工作。”

  赵文来说,他和爱人在这里住了四十年。1978年,夫妻俩和老父亲从自忠路一间9平方米的亭子间搬到了这里。房子是爱人单位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分给住房困难户的。“这幢楼一共有2层,分给我们的是底楼。搬来的时候获悉,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做过上海革命历史纪念二馆的一部分,后来一度空置了。”赵文来说。

  住在这里是有条件的。当年,这是属于卢湾区,区文物保护所的工作人员要夫妻俩答应,房屋结构不能擅自改动,卧室墙上的这块汉白玉石牌不能移除,也不能让家居遮挡。

  几十年来访客络绎不绝

  据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考证,老渔阳里2号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1920年冬天,陈独秀离开北京,来到上海,在老渔阳里2号住下来。李大钊和陈独秀约定:我在北京,你在上海,我们分别做建党的准备。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故事。而上海一系列建党的准备工作,有许多是在这里完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就在这里诞生,第一本中译本《共产党宣言》也在这里完成了校对。

  因这段红色历史背景,几十年来,循迹找到赵文来家、要求参观的访客络绎不绝。只要夫妻俩在家,都会给来访者开门。老赵坦言:“说不打扰是假的。有时我们要烧饭了、要午睡了,又有人来敲门,我们只能陪着。但是,既然住在革命历史文物里,让更多的人参观、感受它的风貌,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百岁建筑老化日渐严重。墙皮烂得露出了砖头,门窗上的木料也腐朽了。为了保护它,赵文来曾多次写信给上级单位,反映情况。2014年,上海市文管部门出资20多万元,对老渔阳里2号进行了重新修缮,重新粉刷了墙面,涂上了防水层,更换了新木门。2017年,瑞金二路街道携手雁荡居民区,对老渔阳里的弄堂环境也进行了整治,粉刷了墙面,拆除了违建。

  确定征收列入遗址保护

  老渔阳里和文物的面貌在逐渐变好,可什么时候才能让老宅恢复革命文物应有的作用?2014年至2017年,几位市政协委员曾经多次呼吁并上交提案,建议将这处老宅恢复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红色纪念场所。

  今年6月,市政协委员呼吁的事情有了眉目。黄浦区第一征收事务所接到上级单位的通知,决定将渔阳里2号列入革命遗址保护项目,拟恢复为红色纪念场馆。目前正在对该处房屋进行征收,安排住在这里的4户居民迁往他处,赵文来家也在其中。

  在黄浦区党史研究室主任张健看来,黄浦的红色资源一直存在,如今更是随着发掘的深入而被激活。据黄浦区有关部门介绍,区里正在系统梳理革命遗址遗迹的资料档案,逐步建立数据库。此外,各部门都在结合自身特色,设计与红色地标融合的活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