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卓别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顾展登陆上海

2018-06-26 09:01:24|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仅仅把他当成喜剧表演“鬼才”,未免太小看他了“查理·卓别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顾展登陆上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卓别林扮作流浪汉形象(共同电影公司时期),约1916年。(馆方供图)

  “卓别林”代表的仅仅是一类经典喜剧形象、一个大众娱乐符号?这未免太小看他了!卓别林其实是一位全方位的电影人,不放过参与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就连电影配乐都亲力亲为,甚至经常左右一边支起一部摄像机同时摄制影片……

  近日登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的“查理·卓别林:卓眼世界”全球首次大型回顾展,掀开卓别林印象化的面纱,展开角色以外他的丰厚人生、多元维度。展览历时两年多策划,集结展出珍藏在洛桑爱丽舍博物馆、蒙特勒档案馆等地超过400件作品——包括古董照片、现代印刷品、原版海报及明信片、专辑唱片、戏院节目单和剧本原稿等,此外还有30多部电影节选、纪录片、家庭影像、主题剪辑片段等视频集锦。作品依时序排版,内容几近跨越150年,从1874年至今。借由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人们或将重新认识卓别林,卓别林留下的艺术遗产也或将得到重估。

  完美喜剧的背后是严谨与艰辛

  人们熟知的是,卓别林堪称喜剧表演的“鬼才”,此次展览让人们看到的他,更是一个全方位的电影人。工作室是卓别林喜剧影像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一个能与角色进行真正互动并用以勾勒其来历背景和心灵图景的乐园。在卓别林长达数十年独立创作电影的过程中,超越轻松、诙谐银幕形象的,是不为人知的严谨、艰辛。

  当其电影中的“流浪汉”形象日臻成熟,卓别林开始拓展自己的电影格局。1923年,卓别林尝试了一项挑战——制作第一部他自己没有出演的剧情长片,这便是《巴黎妇人》。尽管这是很多人眼中的冷门电影,法国导演勒内·克莱尔却宣称“《巴黎妇人》对美国剧情电影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这部影片让卓别林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一名严肃的导演,同时也急速帮助卓别林从《寻子遇仙记》(1921年)等中短篇故事过渡至长篇故事——毕竟长篇更为适合思考深刻的主题。此次展览即展出了不少与这部难得一见的影片相关的花絮照以及电影片段。

  此后,卓别林也不断以新的电影尝试冲破原有的面貌。比如1925年描绘美国重要历史事件的电影《淘金记》中,幽默表现和剧情内容达到史无前例的完美平衡,“流浪汉”的原始需求如食物、住所、亲密关系等被提升到一个高度。现身展览的一系列照片还原了影片拍摄过程中的细节——当时为拍这部影片,卓别林在加利福尼亚找了雪山,模仿阿拉斯加淘金者的通道搭建场景,雪山上的悬崖边搭了不少小房子。

  文献资料揭示,卓别林多次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遭遇种种“困境”,比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工作室经历大火、法律诉讼威胁,以及长期困扰他的创作瓶颈。卓别林曾在1972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到:“人们可能会说我的作品充满创造力,但我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因为我很难找到灵感。我觉得对其他人来说一定容易得多。”

  展出的一张照片中,卓别林面对着两部摄影机进行拍摄,反映出卓别林拍摄电影时的一个习惯——他经常用两部摄影机同时记录,一部拍给美国,一部拍给欧洲,因为当时这两个地区胶卷的制式不一样。原来,卓别林很早便有这样的意识,要让自己的电影更好地传播出去。

  曾前后为自己的18部电影制作配乐

  人们熟知的是,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默片带到一个难以跨越的高峰,此次展览却以一个名为“无声之声”的部分,将人们的关注点牵引至卓别林对于音乐和声音的实验。在策展人、爱丽舍博物馆馆长塔蒂扬娜·弗兰克看来,若不能意识到配乐在卓别林电影中的重要性,就根本无法完全理解他的作品。他的电影配乐与表演动作互为表里,和谐优雅地编织着他独具辨识度的“流浪汉”世界。

  卓别林的父母都是戏院的歌手,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自然而然萦绕着音乐。虽然没有接受过传统音乐的训练,卓别林却自学了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在音乐方面可以说极具天赋。卓别林的音乐创作始于1916年,当时他成立了查理·卓别林音乐出版公司,并发行了自己的乐曲。从1931年的《城市之光》开始,借由不同音乐伙伴的帮助,他前后为自己的18部电影制作配乐。卓别林天赋异禀的音乐表现,以及将声音与动作完美结合的能力,都体现在他的作曲配乐当中。就像他著名的角色一样,卓别林的电影音乐也在喜剧、悲剧和技巧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1936年电影 《摩登时代》中的交响配乐可谓是作曲家卓别林音乐生涯的巅峰。乐曲与表演动作严丝合缝、完美同步,巧妙地为电影的主要前提进行铺垫和辅助。此次展出的一份乐谱,是卓别林为 《摩登时代》所改编的歌曲 《蒂蒂娜》,并配合曲调撰写新的乱语歌词——卓别林其实不识谱,需要他人帮助自己记录曲谱,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曲谱上作出笔记和指示。这是 “流浪汉”在大屏幕上第一次开口说话,也是世界各地的影迷首次听到卓别林的声音。1942年,卓别林为自己1925年的电影 《淘金记》亲自录制了旁白更添加了配乐曲谱,这个版本电影的海报也出现在展览中。一并展出的,还有很多照片,比如其中一张是1940年8月卓别林、编曲家梅瑞狄斯·威尔逊与乐队为电影 《大独裁者》配乐录音进行排练时的留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