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开展

2018-05-29 09:45:30|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阅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开展

  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作风,它不仅关系一人得失、一家荣辱,更关系党风、政风、民风。5月28日,《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开展,现场迎来了第一批观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2

  展览以不同历史时期的32位优秀共产党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通过240余件档案资料,真实反映了共产党人的家风,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展览现场,来参观的吴先生是位文化杂志的退休编辑,每一件展品他都看得认认真真,还一一拍照留存。“很感人,不少故事都值得回味,我特意拍下来回家后能慢慢看。”因为工作关系,吴先生对红色文化非常感兴趣。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他表示,展览的设计非常巧妙,按时间顺序,涵盖了各个时期的优秀党员,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普通党员再到科学家,每一个时代的家风略有不同,老一辈革命家更多地教育孩子克己奉公,新中国之后党员们更多地教育孩子艰苦朴素。在这些微妙变化中,一封封家书折射出不同时代内涵。“我最感动的是第二部分‘革命先烈的家风’,为了理想信念牺牲,这样的故事动人到让人落泪。”苏智良表示。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以俭持家 以严治家

  展览共分三个部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革命先烈的家风”“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

  第一部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展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17位老一辈革命家以德传家、以学兴家、以俭持家、以严治家、以廉守家的优良家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3

  其中,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也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作了最好的诠释。

  毛泽东对家属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原则,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职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1947年10月8日,他在给毛岸英的信中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

  1960年,毛岸青在大连接受治疗后,毛泽东亲自嘱咐毛岸青:“对于帮助你的大连市市委同志,医疗组织各位同志们,一定要表示谢意,他们对你是很关怀的,很尽力的。此信给他们看一看,我向他们表示衷诚的谢意。”他要求亲自转达对大连医护人员的感谢和关心。

  “革命先烈的家风”:忠于理想 舍小家顾大家

  第二部分“革命先烈的家风”,展示彭湃、殷夫、冷少农、邓中夏、方志敏、俞秀松、左权等10位革命先烈坚定信仰、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宁死不屈、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操和优良家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

  冷少农,是中共隐蔽战线的烈士,1925年,冷少农告别母亲妻儿,只身赴广州投身革命。由于长期在外,家人很为他担忧,多次来信催他回家,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冷少农怀着痛苦和感动交织的心情,给母亲写了五千字长信,在信中他解释说:“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受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我们这样的做法,自然有一般人不满意,有些是不了解,有些是对于他们有利害关系,随时都在阻碍我们,反对我们,甚至要杀害我们……”至于要不要回家,他说:“回家的事不能定的,要是革命迟一点成功,或者中间遭了挫折,我自己就死在外面,跑在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更说不上回来不回来了。”

  透过这封珍贵的烈士家书,参观者仿佛能够呼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依稀看见行走匆匆的革命者的背影。家书中不仅包含着冷少农和其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他炽热的革命理想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

  “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艰苦朴素

  第三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展示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牛玉儒、钱学森等5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家风。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曾获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一辈子固守着下乡和出差自己交伙食费、公车不私用、不用权力为亲朋办事的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平凡,却清清楚楚地记录下共产党员的作风账和领导干部的纪律账。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6

  杨善洲去世后,人们从老人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张已经发黄的空白表格——干部农村家属迁往城镇落户申请审批表。上面一个字也没写,对于国家给予他的照顾政策,杨善洲主动放弃了。

  原来早在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就提出要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他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可当组织部门把表格给了他以后,他却转手塞进了抽屉。他说:“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于是,这张空白的表格被杨善洲压了箱底;而他的老伴和大女儿一家,仍在农村老家做着普通的农民。

  上海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邢建榕表示,选取的共产党人大部分是耳熟能详的,以前,我们更多知道的是革命故事,这次挖掘他们的亲情故事,希望在点滴家风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据悉,该展览得到中央档案馆以及全国20余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中央档案馆提供了20余件珍贵档案,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等也提供了不少展品,其中大都是首次在上海展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