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落幕

2018-05-15 14:00:02|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落幕 大学生“创客”比技术也讲情怀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8

比赛现场,大学生进行项目路演和讲解。吴恺摄

  2018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近日在上海电力学院落下帷幕。最终,本届比赛评选出金奖作品47件、银奖作品67件、铜奖作品145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多年,评审专家们在比赛场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专业结合更加紧密,技术门槛越来越高。此外,大学生立足技术创新之外,将目光更多投向人文关怀。“大学生创业项目不再‘硬邦邦’,站在用户角度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更有机会走向市场。”

  把不同学科知识链接起来,就抓住了创新的秘诀

  本次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收到1223件大赛参赛作品,覆盖上海49所高校,超过万名大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十所高校获得“优胜杯”,上海交通大学夺得本届大赛“冠军杯”。

  大学生创业基金会评审专家施强欣喜地看到,今年参与“创青春”比赛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想法更加成熟。大学生不再盲目追求社会创业热点,而是能够冷静思考自己专业领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懂得搭建跨学科的团队,打造创新产品。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大三学生侯剑锋和团队成员一同发明的“虾滑输入法”即将走向市场,这种触屏输入法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输入效率和准确度。

  “眼下,与专业更为贴合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技术门槛越来越高,学生们能够发挥所长,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技能链接起来,这其实就抓住了创新的秘诀。”施强说,大学生创新者不再只是一厢情愿地开发“生硬”的技术产品,而是会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从商业角度看,这样的产品距离市场更近了一步。

  今年年初,上海创业青年汪星宇和他的“乡村笔记”团队带着27名上海、广州、苏州等地的中学生来到湘西开展乡土研学。创业团队成员告诉记者,这是一家致力于用教育连接城乡的社会企业。“如果不去农村,一些城市的孩子甚至会以为瓜果蔬菜就是从超市里长出来的。我们将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带领1000名城市12至18岁的青少年体验乡土味道。”创业成员之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大二学生付玉凡说。

  推动优秀项目孵化落地,打造创新创业全过程链

  “今天按时喝水、晒太阳……”刚结束加班的小伊,习惯性地在地铁上打开了“枝丫丫”App,看着送给父母的那盆枝丫丫的最新动态,稍感安心了———对她而言,那是代表自己在父母身边的一点点陪伴。“枝丫丫”是一款有性格的智能花盆软件,点开App,它会如动物般卖萌撒娇,偶尔也会有小情绪,由此,养盆绿植作宠物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全新生活趋势。

  这是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研二学生邹婧和团队成员的创业项目“枝丫丫———社交物化的开拓者和引领者”,获得了基金会评审专家的青睐,创业团队有可能获得3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邹婧介绍说,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却在减少,创造出智能绿植产品,希望以此提升人与植物之间的情感沟通。

  “创青春”上海大学生创业大赛由团市委、市教委、市科委、市人社局、市科协、市学联等共同主办。今年,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首次针对五个项目进行了资助意向签约。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正逐步搭建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与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接的平台,推动赛事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孵化落地,打造创新创业全过程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