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也要避免“形式主义”

2018-05-07 08:56:43|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将上海的目标愿景确定为2020年、2035年以及2050年三个阶段,最终目标是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

  “全球城市”是全球化的空间表达,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战略制高点,在全球网络连接中发挥超越领土国界的资源流动与配置功能。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有一些全球城市来实现这样的资源流动与配置,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合作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城市承担着国家使命。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上海在新的发展阶段所展现的新的目标定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在创新引领等方面采取力度比较大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

  就当下而言,首要的是打好基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其中的重要关键。

  卓越的全球城市要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必须要吸引全球机构入驻。上海现在要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按照以前招商引资的要求,而是要从“引资”转向“引智”和“引功能”,核心要吸引全球人才。相对于传统的招商引资,“引智”“引功能”对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好的硬件,还要有好的市场,包括公平竞争、透明度、合理预期、有序等。除此以外,营商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的营造。既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予以显现,又要结合时代特征、时代精神进行创新,要让世界多元文化在上海交汇、交融,从而使上海能代表时代文明、引领全球时尚、提供先进理念。同时,要进一步打造美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是指通常意义上天蓝、水清等自然环境生态,还包括城市软环境,比如要有大量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相互之间接触、交流和交往。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我认为,不能完全按照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来衡量。世行的评估指标主要是对企业进入市场的情况进行评估,但其实更重要的营商环境在于,企业进入市场之后能否拥有公平竞争机会,能否通过其竞争力获得商机,能否通过市场透明度来实现合理预期,发生纠纷后能否及时有效得到解决等。现实生活中,市场“玻璃门”“弹簧门”依然存在。这些隐形障碍是看不见的,通常用指标也无法衡量,但恰恰就是这些障碍,成为决定营商环境优劣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要避免一种形式主义,即不能只把重点放在审批加快、流程简化等看得见的问题上,真正的优化是要把那些看不见的障碍和壁垒消除掉。在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一点,为什么我们在讲公平竞争的同时还要提出市场透明度和市场有序问题?这是因为,在不透明、无序的情况下,企业的行为一定是短期化的,带有更多的机会主义倾向。这样即便把全球优质企业吸引过来,也待不长久。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理应也完全有条件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 周振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