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观察:青浦农村引入先锋艺术是啥样

2018-03-22 10:31:52|来源:解放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分享到:

  原标题:乡村观察 | 诗意稻田,一镇一树……上海农村引入先锋艺术是啥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在一次区级会议上,青浦区委书记赵惠琴给干部们讲了个故事:“国外有一家农业企业到东北承包了大片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最初的八年里,这家企业不除草、不耕地,就在那里放牛,没有收益。如果没有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眼光,哪来耐心坚持这么久?”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目前,随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沪郊许多地块已拆除违法建筑、违法排污企业和违法经营场地等,很多场地空置,土壤污染现状和后续开发利用方向尚不明确,“沉睡”的农村风貌需要被“唤醒”。如何进一步整合提升农村环境资源,营造更好的农村形态风貌?上海农村的田、水、地、林、屋等形态,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眼光的变化?

  硬环境改造,打造宜居村落

  本市历来非常重视农村硬环境改造。此前,市水务局会同市农委、市林业局等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了《上海市第二轮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于1月底正式印发。本轮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坚持部门联动、协同推进,聚焦全市9个郊区、20个乡镇、60个片区,将实施10万亩农田水利配套、6.7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1246公里中小河道疏浚,新建8020平方米仓库、4300平方米晒场、1.4万亩农田林网和河道防护林,实现农业、林业和水利协调发展,建成“农田成方、绿树成荫、水系畅通、水质洁净、灌排高效”的农田设施。

  农村有草、有树、有田,生态硬件资源远比城市丰富,可在生活环境上的“获得感”却为何往往不如城市?有专家表示,最大的问题在于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光是设施建设和之后的运维成本,而且乡村的地貌特点、居住密度、村落分布各有不同,因此要探索因地制宜的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在青浦,目前相关部门正制订农村垃圾治理年度工作计划,全面落实销项式管理,充分发挥农村陆域、水域保洁员作用,加大对公共部位暴露垃圾、散在性垃圾日常清理保洁力度。青浦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浦将继续扩大农村垃圾分类覆盖面,在巩固3个垃圾分类样板村、16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拓展至其它区级美丽乡村以及赵巷镇、重固镇全部农村地区。同时将加快环卫设施改造,相关部门正制订农村公厕维修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区级奖补政策,分批实施公厕维修改造,形成农村公厕管理维护常态长效机制。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方面,崇明都可谓是先行者。在崇明农村部分地区,早年生活污水是直排入河的,影响河道水质的同时也影响村民生活质量。近10年前,崇明开始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厨房废水先进隔油池,卫生间废水先进化粪池,简单处理后,通过管道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再排出。但因农村居住分散,管道过长容易造成不畅甚至堵塞。根据《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崇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100%,且出水断面水质需不劣于进水断面,崇明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开始提速推进,并“自我加压”,提出了“2018年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的目标。去年初,崇明对本市其他区和上海周边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调研,多家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的企业在部分乡镇进行了污水处理站的试点建设。

  另外,去年6月份以来,崇明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3.5%,在全市各区中走在全列。今年,崇明将实现较高水平、较高标准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我们提出今年要实现三个‘全区全覆盖’,除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还有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虽然难度很大,但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加以推进。”崇明区委书记唐海龙说。

  软环境提升,让乡村风貌与时俱进

  改善村容村貌,需要与时俱进。“时”不仅指时代发展,还包括人审美观点的变化。有专家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盖房子如果不贴瓷砖、不铺地砖就可算是落伍,房子就是“不上档次”,可如今农村盖房,贴瓷砖、铺地砖已不再是流行趋势。“村容村貌要顺应村庄的历史渊源和脉络,注重乡土味道,做出特色,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与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地域特色、民族特征、乡村特点彰显出来,给后人留下经得起历史打磨的村庄。”

  乡村一定是“土里土气”的吗?不一定。在青浦区重固镇徐姚村,农户们就把常规农事做成了充满快乐的“先锋艺术”,用不同品种水稻混种的方式,在水稻田里做出了观赏性很强的“稻田怪圈”:图案位于村里的圆团湾区域,该片农田面积在40亩左右,图案由云朵、稻穗、两间民房的屋顶和“徐姚”二字组成,图案呈圆形,直径近15米,图案下方还有“文心重固,美丽徐姚”的字样。之所以水稻田里能呈现出这样的图案,主要是在常规的绿色水稻秧苗中穿插种植了红紫色的紫糯米秧苗,从高处看下去,这片水稻田里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徐姚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军告诉记者,村里有大片永久基本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通过土地流转,圆团湾区域有500亩左右农田成为了集体农田。“打造这样的‘农田艺术’,是为了活化体现乡村风貌之美,让乡村形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种树”成了崇明的“热门”项目。根据相关建设方案,崇明生态廊道主体框架是“三横十五纵”骨干道路,廊道宽度一般为道路两侧各10米左右。当然,生态廊道不只是种树那么简单,是指按林旅结合、林体结合的发展思路打造景观廊道,成片成带增植、补植适应本地生长的具有鲜明色彩的树种,并在林间预留可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的空间。“一镇一树”是崇明生态廊道最大的特色,未来崇明全域将是座大公园。以三星镇为例,目前镇里已探索形成“海棠花溪”,把公益林建设与生态休闲、生态旅游、海棠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近年来共种植海棠5200余亩,目前引进的海棠品种达60多类,已成为华东地区品种最全、规模最大、展示最丰富的海棠“植物园”。“生态廊道建设和体育部门的步道建设相配合,步道通到百姓家门口,相当于在家家户户门前造了座花园,不仅镇里百姓喜欢,城区、市区很多人也慕名前来观景。”三星镇党委书记龚霞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青浦区供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嘉定区远香湖十里荷香。王俊/摄

  崇明区港西镇林地资源丰富,原港东地区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62%。不过,港西镇相关负责人坦言,高覆盖率的林地此前长期未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生态红利,存在“环境好而不靓,林地多而不美”等问题。为了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港西镇正打造乡村公园:利用乡村独有的自然风貌,激活生态资源,着力建成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生态综合体。目前,港西乡村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及核心区域可行性研究报告均已形成,正在报有关部门审批。下阶段,镇里将统筹林水路田村系统治理,打造森林景观、水系景观,形成曲径通幽的路网系统,建设集互动性、科普性于一体的生态田园以及具有海岛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崇明陈家镇奚家港渔村。黎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