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队医甘迪在温室里接受采访。本报记者王星摄
为解决越冬队员的蔬菜供应问题,极地研究中心在长城站建起了温室,由每一批的队医负责,在此种青菜、生菜等蔬菜,等到补给的蔬菜“青黄不接”之时,这些自种的菜便能发挥大作用。
南纬62度12分,西经58度57分,这里是南极中国长城站,距离上海16559公里。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外科医生甘迪,作为队医,和在此度夏越冬的30多位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队员一起,共同过了一个难忘的年。当地时间2月21日上午,记者在南极乔治王岛登陆长城站,聆听属于这些科考队员的春节故事。
看不了春晚,自己办“春晚”
北京时间2月15日除夕夜,当央视春晚的画面出现在国内每家每户的电视荧屏上时,身处南极的甘迪和他的同伴们,才迎来属于他们的朝阳。大伙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几乎都是给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亲人们打个电话,一解不能团圆的相思苦,甘迪也不例外。“你们放心,我们这里很热闹,你们在看春晚,我们一会也要办‘春晚’了。”他在电话中所说的“春晚”,其实是留守的30多个队员自导自演的一台联欢会。而他们要想看上央视的春晚,还得等到第二天用仅4兆带宽的网络下载两天才可以。
一番大扫除过后,崭新的大红色窗花、灯笼、中国结,已被布置到了室内的各个醒目位置。来自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王志良年纪轻轻,做得一手好灯笼。海洋一所的王能飞则哼唱着即将给大伙表演的歌曲《朋友》。当地时间下午3点半,属于长城站自己的“春晚”在综合楼内准时开演。
客串主持人的吴博霖,来自青岛的电子科技22所。他说,这些节目大多是大伙的即兴表演,哪怕只是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所有人也都参与得有滋有味,因为对他们而言,能够在农历新年收获这样一份难得的热闹,才是彼此最为看中且珍惜的。联欢过后,是集体包饺子,吃团圆饭。已在长城站工作一年多的厨师万建强,又一次祭出了自己的拿手菜,犒劳这批同甘共苦的“战友”。
年初一,一场迎新春科普知识讲座在长城站内举行。考察站的科学家们,此时纷纷亮出“绝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姚轶锋,详尽地分析了南极洲从森林到苔原的蜕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魏鑫丽,则给大家普及了有关地衣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度夏水暖工张凯和机械师王荣辉已经开始了对站内科考设备的新一轮检修。
年初三,由于天气情况恶劣,原计划搭乘智利军机撤离南极的度夏队员,没能等来飞机的降落。倒是满载中国游客的登陆艇一艘艘驶来,给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带来了久违的人气。
年初五,长城站的综合楼里再度热闹起来。原来,当天是长城站建成33周年纪念日。已多次赴南极工作的站长孙云龙,照例邀请了乔治王岛上的“邻居”——其他国家的科考队来做客,一同为长城站庆生。
保障是难题,补给囤一年
来自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管理员黄飞说,身为长城站的越冬队员,他们从12月起要在此待上整整一年,其间最重要的任务是维护长城站的稳定、正常运作,为科考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而在这一年间,他们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恐怕就是后期保障物资的匮乏:“站里的补给,基本上一囤就是一年。现在吃的很多食品,都是去年六七月就在国内采购然后运来的,这些食品大多数的保质期也就在一年左右,如果要从邻近的智利采购,昂贵的运输费用甚至远远高过了食品本身。所以很多时候,即便是过期食品我们也只能照吃不误。”
无奈之下,一批又一批的队员也在动足脑筋想办法。甘迪带着记者参观了长城站里唯一的温室。4年前,极地研究中心为解决越冬队员蔬菜供应问题,为长城站建起了温室,由每一批的队医负责,在此种上青菜、生菜等蔬菜,等到补给的蔬菜“青黄不接”之时,这些自己种的菜便能发挥大作用。
不久后,属于南极洲短暂的夏天就会结束,乔治王岛也将迎来漫长的黑夜。每逢南半球冬至,便是整个南极洲最盛大的节日——仲冬节。甘迪说,他的新年愿望是,希望自己种的果蔬能够在今年南极的冬天来临时,给身处乔治王岛的越冬队员增添一分新鲜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