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上海文化标识 彰显城市人文底蕴

2018-01-29 10:32:50|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保护上海文化标识,彰显城市人文底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为俯瞰上海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的愚园路,老洋房和老式公房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上海文化资源丰富,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做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文章,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让城市更有温度。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标志。上海文化资源丰富,必须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做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文章,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让城市更有温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海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加强公民道德、家庭文明建设。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第二批131个历史风貌街坊保护,彰显城市人文底蕴。

  党派调研

  老城厢当成为上海独特文化要素

  民盟市委建议探索保护新模式,实现民生改善、历史保护和更新活化的有机结合

  老城厢记录着上海700多年的建城史,是体现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特征不可或缺、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上海“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提出,城市文脉保护不能重原租界区域而轻老城厢,不能重古镇而轻老城厢;建议更好地推进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整体保护和品牌建设。

  老城厢不能变成中心区“文化洼地”

  民盟市委在一份提案中指出,老城厢在2005年成为上海12片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相应的风貌保护规划制定完成。但是,伴随着中心城区旧区改造步伐,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面临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出现了重原租界区域、轻老城厢,重古镇、轻老城厢的倾向。老城厢除了豫园地区的旅游品牌和商业圈建设之外,整体作为城市江南文化根脉和海派文化源头的特征地位被削弱,甚至遭到了破坏。”

  提案认为,相比于对近代租界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日益关注,社会对老城厢的历史源流、文化特征及其遗产资源缺乏全面了解和足够重视,关注点局限于老城厢的破旧和落后,使老城厢有被推向上海中心区“文化洼地”的趋向。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坚持“整体保护、积极保护、严格保护”的原则,中心城区从拆改留转向留改拆,以保护保留为主,不断拓展保护对象体系。民盟市委认为,要及时调整土地再开发政策和模式,重视中心城区老旧地区的历史风貌保护意义,重视老城厢的城市文脉价值。

  此外,老城厢地区的民生改善需求迫切,相当一部分文物建筑年久失修、状况堪忧,里弄和老公馆等都处在非正常的高密度、超负荷使用状态,缺乏必要生活设施。一方面,居民的居住条件亟待改善;另一方面,这一现状也给遗产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探索老城厢保护和更新新模式

  民盟市委建议,进一步汇聚历史学、城市学、建筑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力量和研究成果,对老城厢的人文历史、空间形态和建筑遗产特征开展更加全面立体的呈现和宣传,使老城厢的保护和更新获得更加广泛的社会共识,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更为积极而独特的文化要素。

  提案指出,2005年制定的《上海市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需要重新评估和修订。对于老城厢价值突出或类型独特但物理状态十分脆弱的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保留历史建筑如书隐楼,应该列出名目和抢救性保护时间表。此外,以影像和口述史方式开展的老城厢历史保护工作也应列入政府计划。

  “历史文化风貌环境根本上是指由与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与地域环境共同构成的整体状态,需要通过土地规划及相关政策,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市民参与等多方方式实现成片和整体保护。”民盟市委建议探索老城厢保护和更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实现民生改善、历史保护和更新活化的有机结合。

  代表声音

  上海应建立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

  上海红色文献如何更好地保留?市人大代表陈超、沙青青建议以迎接2021年中共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全市层面建立“上海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

  沙青青代表说,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高校等机构,都或多或少保存有各类涉及革命历史的“红色文献”。这些文献历久弥珍,是重要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如陈望道《共产党宣言》手稿、上海历次工人武装暴动的布告、上海地下党的会议记录等等,都是上海作为一座革命城市、红色城市的历史见证。

  “由于文献类型多样、收藏分散、数量庞杂等原因,我们一直对上海全市范围内革命历史文献的总体保存情况缺乏了解,机构之间缺乏横向沟通机制,无法有效做到红色文献的典藏信息共享,对全市红色文献开发利用也缺乏顶层设计及相应机制。”

  根据文化部的定义,革命历史文献是指上起辛亥革命、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段历史时期产生的各种革命、进步文献,其内容包括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各种进步书刊,以及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图书、期刊、报纸、手稿、文件、图片、海报、传单、宣传标语、票据等各种文献资料。

  目前,上海市委宣传部已经启动“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2016一2021)”。在此背景下,两位代表建议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全面普查、梳理全市主要文博机构、研究单位以及民间的收藏情况,尤其是主要文献典藏机构的革命历史文献资源收藏、利用现状;彻底排摸全市相关单位的馆藏文献,汇总各机构的“红色文献”典藏信息并进行联合编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省级的革命历史文献总目———“上海革命历史文献总目”。以“普查、编目”为重点,推动上海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建设工作,利用新时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强革命历史文献资源活化利用,通过资源库建设,做好“红色文献”的社会公开、专业研究工作,更好地传承发扬上海红色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上海革命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工作,最终形成“上海革命历史文献资源库”。

  基层探索

  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更新后的愚园路具有样本意义

  是什么在支撑一条马路的文艺和市井

  “网红”街区愚园路,一家连锁面包房租约到期,空出了十字街角的好铺位。很多人想谈下这个地方,开个时尚买手店之类。常去买面包的阿姨妈妈们路过总要问一句:“哎呀,拆掉啦,以后还开面包房吗?”

  几个月后,这里开出一家咖啡烘焙店,继续有面包卖。朱欣然说:“愚园路还是要有面包房,两侧弄堂居民习惯靠着这条路过日子。”她所在的上海愚园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愚园文化公司”)负责街区整体更新,一直在生活、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找平衡。

  愚园路,这条从未更名的小马路聚集着曾经的沪西高级住宅,它经历过租界时期的旧上海风云,见证过“72家房客”的市井生活。它掌握着上海里弄文化的密码,但历史文化风貌区的神形一度被世俗的日常消解———小马路有过非常破败的时候。

  如今,城市更新唤起人们的记忆,愚园路重回人们视线,并且持续“飘红”。愚园路街区更新团队说,愚园路的更新改造在国内外没有直接对标物,“旧时的人文要恢复,当下的生活要继续,还要考虑商居混杂街区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实体生存’。愚园路更新必须边走边看,不断迭代。”

  垃圾,“老化”的缩影

  花园别墅老洋房,里弄小巷梧桐木,如果要提名一处“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的上海景点,如今的愚园路是理想的选择。

  愚园路从静安寺向西延伸到中山公园附近,横跨静安、长宁两区,大约一个世纪以前正式成路,梧桐掩映,名流聚居,可谓一部浓缩的上海史。现长宁区少年宫原是王伯群旧居,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住过钱学森、施蛰存,愚园路81号的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是刘长胜故居,《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坐落在不起眼的亨昌里,在这条路留下故事的还有蔡元培、茅盾、傅雷、张爱玲、顾圣婴、沈钧儒等名字。

  很长时间以来,愚园路的历史文化特质隐而不显,走过这里,沿途所见是超市、理发店、水果店、眼镜店、服装店,像所有的老旧街区那样平平无奇。如果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东西,可能是街面垃圾———愚园文化公司总经理黄志伟介绍,愚园路是个商、居混杂街区,一条主路和两侧深深浅浅的弄堂像副鱼骨,老弄堂垃圾厢房配套少,居民习惯把东西扔到沿街垃圾桶,垃圾桶不胜负荷,有些东西就摊在街上,被人踢来踢去。

  垃圾只是“老化”的缩影。市人大代表、上海弘基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杰说:“愚园路经历过百年沧桑,每个时代都在这里留下印记,花园别墅属于一个时代,老式公房又是另一个时代,但它们都存在老化问题。第一眼看见的是建筑老化,其后是居住功能和商业业态老化,再往后是运维管理跟不上的问题。”愚园文化公司由长宁区属国企九华集团和弘基集团旗下的创邑实业共同出资设立,2014年着手启动愚园路的整体更新。

  空间,历史与日常的相处

  愚园路长宁段约长1.4公里,东西两头分别以镇宁路、定西路为界,2014年启动的一期改造覆盖定西路到江苏路800多米路段。最初从形态着手:拆除违章建筑、翻新沿街外立面、维护更新沿街绿化并逐步拓宽公共空间。

  随后是业态提升,“愚园路街区是中心城区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改造既要突出历史文化元素的显示度,又要解决很现实的问题,也就是让实体商铺在电商冲击中生存下来,赢取人气。”黄志伟说,消费升级时代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是实体街区的机会,愚园路招商更多考虑现代人的社交需求和艺术需求,“周末休闲吃饭,选择餐厅的理由也许不是为了吃饱,而是发朋友圈。”

  九华集团在愚园路上拥有三分之一店铺,成立合资公司后,这些资源置换到运营方手上,解决了一部分权属分散的难题,成为愚园路整体业态更新的先决条件。

  “网红街区”的诞生因此有了基础。那些讲究“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新业态让愚园路翻身成为上海人“荡马路”的新地标。艺术人文书店来了,以限量版艺术书籍作主打,在创意书店中自成一家;买手店来了,香港的首饰、澳洲的家居、欧洲的时尚,卖的就是“小众”;玻璃艺术体验馆来了,可以看展也可以动手制作,是亲子游的必到之所;绘画艺术空间也开了起来,想把艺术植入一个下午茶的时光。

  剩余三分之二店铺不在业态提升之列,大多维持原有经营。黄志伟说:“街区风貌维护需要他们支持,我们柔性合作,比如平日上门走访,节假日给大家送一盒饼干、一支鲜花,希望所有商家注意店面形象和日常管理。”愚园路一期改造完成后,有个老商铺受到左邻右舍感染,自动“升级”,重装门面,完成了与周遭风格的“无缝衔接”。

  行走街区,漫游的人走走停停,有心的人在老建筑和老弄堂驻足,“误入”更好的风景。愚园路沿途弄堂口悬挂了几十块大理石铭牌,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了解建筑历史;走进1065号的“社区历史名人走廊”,能够赏读老洋房背后的名人故事。愚园路有一支社区老居民组成的街道老弄堂文化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街区风景的解说员,也是街区历史的记录者,他们编印了老洋房地图,出版过《那时那屋那人》《弄堂深深深几许》《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记》等书籍画册。城市更新改变了人与空间的关系,那些附着在建筑上的历史文脉,找到了与日常生活更好的相处之道。

  街区最市井的那部分功能没有被遗忘,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世樑说:“不要忘了愚园路是很多居民过日子的地方,柴米油盐和生活便民服务不能因为城市更新而消失,我们考虑把愚园路1088弄上海医药职工大学旧址改造成为社区市民中心,把大饼油条的早餐摊位和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请进去——有温度的社区也是上海文化的一种,也是愚园路的景观。”

  管理,跨越区域和职能的“一体化”

  捧着咖啡逛老洋房,兴致来了“拗造型”拍照,转身就把咖啡杯忘在墙根或窗沿——新愚园路仍然有垃圾问题,尽管看上去微不足道。黄志伟说,现在的垃圾反映的不是功能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愚园路横跨两个区,长宁段又分属两个街道辖区,沿街四个居委会,三个归江苏路街道,一个居委会归华阳路街道。李世樑说:“街面管理牵涉到多个职能部门,绿化队伍管绿化养护,市容队伍管道路清扫。要管好愚园路街区,首先要跨行政边界,其次要跨职能范围。”

  一个落在洋房窗台的咖啡杯,理论上不在保洁和保绿人员的工作范围内。但对街区管理来说是个“空档”。

  去年,长宁区为愚园路街区制定了“打破机制”的“市政市容环境一体化管理方案”,成立愚园路风貌区管理办公室,由江苏路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区建交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城管执法局、区交警支队一大队以及江苏路、华阳路两个街道的公安、市容、城管共同参与。

  长宁区要求愚园路街区管理打破边界、统一标准:一是打破江苏路街道和华阳路街道的边界,实施全路段管理,二是打破公共区域红线内外的边界,实施全区域管理。同时,愚园路风貌区管理办公室统一购买服务,统管分类使用,并跟踪执行情况。沿街店铺店招店牌、立面、灯光等包装设计硬件,按照“谁设计、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社会化运作。

  愚园文化公司接受愚园路风貌区管理办公室购买服务,启动了全新的管理模式。街面垃圾只要在视线范围内的,保洁员都要负责拾捡起,“不存在什么位置应该捡,什么位置不该捡”的道理,垃圾桶本身也要成为街面风景,黄志伟要求工作人员做到“隔夜垃圾每天7点半之前处理,白天出现的垃圾10分钟之内清理完毕”。如果有商家或居民装修,可以直接电话保洁人员,让保洁车到门口去运垃圾。

  “对商业企业来说,形态和业态的升级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管理。但是转念一想,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只要机制能够顺应目标,管理并不是多么复杂的事。”黄志伟表示,愚园路街区的成长目标,就是历史与当下、艺术与市井、商业与生活的各取所需、和谐共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