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克隆猴诞生之后 国际灵长类研究中心也将建在上海
图片说明:中中华华
25日凌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在《细胞》杂志发表了成功用体细胞核移植克隆出了两只猕猴的消息。两只克隆猴中,姐姐“中中”8周大,妹妹“华华”6周大。研究人员赋予了它们“中中”和“华华”的名字,寓意中国科研的又一次突破性进展。
图片说明:全球首对体细胞克隆猴
位于上海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是此次课题的唯一完成单位,因此,上海也可以说是中中和华华的“故乡”。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透露,目前上海正在筹划构建“国际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公布。该中心有望形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以灵长类为模型的研发基地和产业链,为全球科学家制作克隆模型猴。
弯道超车 中国率先开启猕猴作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
自从1997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许多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没有攻克的难题。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中科院神经所团队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突破了这个生物学前沿的难题。5年里,在这个团队中,有的人放弃了去国外深造的机会,一心照看上千只猴子。
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克隆猴项目负责人孙强介绍,体细胞克隆技术主要分为四个关键节点:胚胎构建、胚胎激活、核基因启动,以及着床后发育。这其中,只有最后一个节点无法控制,前三个都需要人为干预。体细胞克隆的难点在于,供体细胞核在受体卵母细胞中的重编程,很容易导致胚胎发育率低,实验很容易失败。
图片说明:左边是“中中”,右边是“华华”
“给卵母细胞去核”为例,这是胚胎构建的一个必要步骤。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猴子的卵母细胞不透明,因此去核操作非常困难。本次项目的第一作者,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博士后刘真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训练这项技术,最终实现了10秒精准完成卵母细胞去核操作。蒲慕明解释,“这相当于奥运赛场上‘体操冠军’的水平,并不是每个实验人员都能‘练’出来的”。
克隆猴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这一突破也实现了“领跑、弯道超车、三个面向”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学家在我国即将启动的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
助推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脑疾病新药研发
目前绝大多数脑疾病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研发药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研发出的药物在人体检测时大都无效或有副作用。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
图片说明:体细胞核移植过程
作为研究人类疾病的模型,克隆动物比非克隆动物优点显著——在非克隆动物实验中,很难判断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是由治疗或遗传变异引起。而通过克隆动物,可以大大减少了遗传背景的变异性,因此需要的动物也少。
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将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质变。
克隆猴之后是克隆人?不存在的
克隆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伦理的争议。克隆猴的成功又一次让人联想到克隆人。对此,蒲慕明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不可能。
蒲慕明表示,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克隆人的技术障碍已经去除,技术上可行。但是科研人员并不会考虑对人类进行相关克隆研究,后续也没有克隆人的计划。神经科学研究所只对唯一的研究对象,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感兴趣,“我们希望构建遗传上相同的猴子,为提高人类健康、研究脑科学基本问题服务的,这是我们唯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