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2018-01-19 16:00:1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世纪》杂志副主编、著名收藏家秦明章。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消息(彭丽):2018年1月16日,上海微网专访著名收藏家秦明章。秦明章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世纪》杂志副主编,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美研究社秘书长兼特聘研究员。

  爱好收藏,尤其是收藏玉器。

  秦明章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玉文化经久不衰地绵延了8000多年,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奠基石,这是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他说:“九十年代,我从日本回国后,正赶上改革开放的东风,经济形势日趋见好。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富的日益积累,使收藏的大环境逐渐宽松起来,各种前所未有的藏品不断面世,玉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高潮。”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秦明章收藏的“汉代白玉飞马”。

  工作环境可以说是促使秦明章走上玉器收藏之路的动因。秦明章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工作。文史馆作为社会文化精英荟萃的特殊政府机构,馆员们大多身怀绝技、独擅胜场。其中包括文史、书画、戏剧等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当然也有不少收藏界的名流。在这种耳濡目染下,秦明章真正走上了收藏之路。

  说起收藏之路上的酸甜苦辣,秦明章同众多玉器收藏者一样,感叹这一 “寻宝之旅”,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苦恼,也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他表示,收藏之路是长期而艰难曲折的,受眼力、财力、机缘等种种局限。

  收藏关键在一个“缘”字,讲究“物缘”、“人缘”、“机缘”、“情缘”。

  “玉识有缘人”。玉器收藏特别讲究把握机缘,该出手时就出手。秦明章举例说:“有一年在绩溪旅游,在古镇的古董店里,店老板在把好玉拿出来的鼓动下,从保险箱里取出了一件清代羊脂白和田玉籽料‘太狮少狮’手把件,我一看眼睛就亮了,一问价格,所带的现金远远不够数。返沪后,我马上提足了现金,再坐车赶去,最后‘太狮少狮’成了我的收藏珍品。”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秦明章收藏的“清代羊脂玉太狮少狮”。

  为了能在收藏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秦明章下足了功夫,在把握“机缘”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缘”。他曾因上海美术考古学社创始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朱孔阳先生捐献“圆明园清漪园瓷章”而多次登门朱老家,并为其所藏之丰慨叹多时;也曾因买了碑拓、玉器等物请教过近代著名考古学家孙仲威先生,并强调孙先生决定了他收藏中的取舍;也多次到过著名的文博专家郭若愚先生家,聆听他指点收藏的至理名言;拜访过国家级陶瓷大师张浦生先生,并从他手中轻接过精美的青花瓷上手体验,感受要旨;更是时常拜访上海文史馆员、“小校经阁”后人、著名收藏家刘耋龄先生,在欣赏他的藏品中获益匪浅……秦明章说:“对自己而言,虽无一正式师从,但这些大师的点滴传授,切切实实地融入了自己的收藏,并成为推动自己前行的推进器。”

  时间久了,秦明章同不少玉友结下了情缘。他说:“玉友们有好玉,一般都先让我上上眼。收藏的一柄清代玉如意就是好友之间介绍购得的,而且比市场价便宜不少。”玉如意是昔时达官贵人喜爱的赏玩物,并流行作为吉祥物馈赠。清代玉如意较多是以三块玉片镶在名贵木材制成的底座上,称“三镶如意”,秦明章收藏的这柄如意整柄则是用一块玉雕成的,而且玉质细润洁白紧密,俗称“山流水料”,愈是把玩愈加晶莹温润、精光内蕴。秦明章神秘的调侃:“自从有了这柄玉如意,明显感觉到在玉器收藏方面也更加四处逢源、如意顺遂了。”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秦明章收藏的“清代白玉如意大件”。

  秦明章说:“收藏是一门科学,鉴定、比较、欣赏都是科学的体现。收藏家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都要懂,更要有不断学习的韧劲。”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自古“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名言流传很广,而流传下来的研究玉器的古籍,实则少得可怜。秦明章说:“收藏的必修课不深研还真不行,能找到、买到这类古籍,固然不能放过。”吴大澂的《古玉图考》、刘大同的《古玉辨》、陈性的《玉纪》等,只要等找到,秦明章就尽量找来细读。面对新出版的如雨后春笋而又鱼龙混珠的书籍,秦明章练就了寻找好书的火眼金睛。如杨伯达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传世古玉辨别与鉴考》等,购买并细细研读。同时,他经常在各地古玩市场走动,与大小古玩商交朋友,贫富不论。每到一地,他多参观博物馆,逛文物商店、古玩市场以学习积累,不断提高鉴赏能力。秦明章特别强调的是,他们有个每周一聚的玉器沙龙,坚持了近十年,大家交流中亮玉献宝、鉴赏评论,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功力。因而,也经常被朋友请去把关,做购买藏品时“临门一脚”的决断。

  当被问及收藏不可避免的真伪问题时,秦明章说:“搞收藏避不开真伪问题的探讨,为了更好的去伪存真,一定要有‘标准件’。”

  秦明章说:“我实现了一个小目标:自古至今任何朝代的玉器‘标准件’都必须至少有一块。我至今藏有明清及各种古玉数百件。”秦明章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把玉质好、雕工精的清代玉器作为收藏重点。他说:“市面上这种玉器存量多,鉴定起来也相对容易,并且大多是用和田玉,对于更高层次的高古玉,尽管心向往之,一开始不去碰这根高压线,到了玉器知识丰富了,眼力提高了,才敢去仔细辨别,认真鉴藏。”

  随着收藏越来越成熟,近年来,秦明章开始收藏高古玉,这也是玉器收藏者孜孜以求的。在高古玉的鉴藏中,需要牢牢把握玉质、器形、雕工、纹饰、沁色等要领。秦明章说:“我对高古玉的纹饰和沁色钻研得较深,真正掌握了,就有了破解伪古玉的钥匙。通常对于一些残破的古玉件,一般人都不会关心,而我是遇到了就购买一些沁色较为典型的残破件,回去拿放大镜、显微镜仔细审查分辨,时间久了,对伪沁色一眼就能看出八九不离十来。”

  【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收藏家秦明章:以玉为友话收藏

  秦明章收藏的“良渚玉冠状饰”。

  在此基础上,秦明章购得了良渚文化中的玉冠装饰,这件藏品上琢刻有神人和兽面复合的图像,用浅浮雕和阴刻细线两种技法雕琢而成,制作极其精细,可谓鬼斧神工。雕琢的图案被认为是良渚的“神徽”,近来有专家认为,很有可能它是国家符号,相当于国旗、国徽。秦明章说:“良渚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的重大成就,也是值得骄傲的。而其之上细密如发丝,线线见神韵的阴刻手法,究竟是用什么工具来雕琢出来的,至今仍是个谜。”

  谈及收藏家们都会关注的资金问题,秦明章笑着说:“玉器买多了,也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时候。” 

  他说:“有时只能找人借钱去购买。好东西还真不等人,一次,一位收藏家为买房子,愿意将20多块清代玉牌一次性出让,得到这个信息后,我连忙赶去,一看全是属于精品的玉牌。原来老先生收藏很多玉器,已转让不少,这些原先均是准备压箱底的。我憋足了一口气,东拼西凑,把这些玉牌全部买下了。其中有几块玉牌,在朋友圈‘斗玉’中,尚未找到匹敌的对象。”因为收藏中此类事常有发生,渐渐也就不足为奇了。秦明章强调搞收藏可能会少了很多生活物质,但却会多很多收藏乐趣。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清代子刚款玉牌正面_副本

秦明章收藏的“清代子刚款玉牌正面”。

  说起古董商和收藏家的区别,秦明章说:“古董商多重于交易,收藏家更多则是热爱。”

  秦明章说:“我有几位曾开过玉器古玩店的朋友,前些年生意也做得风风火火,我经常是他们店里的茶客。这些年来,积散流离,购进销出,他们的手中已经存不下几块好玉了。而我和另外一些藏友却正好相反,多年的积藏基本只进不出,而且自然愈收欲精、愈藏愈多。”

  秦明章埋首于玉器中,乐在其中,因玉得福。又因“玉为石之美者”,收藏中又涉及寿山石、紫砂壶,三者皆有“石”,故取斋名“石福斋”。他认为最大的收获不仅是藏品,最真实的感触是通过十多年的藏品互鉴,以玉会友,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聊不尽兴的玉友。每次相聚都有期望,都会欢心愉快,这在当时当下是很难得的。并强调喜爱中国玉文化,喜欢藏玉的人们,最终都会在精神和财富上获得双重累累硕果,古往今来,直至往后,概莫能外。(图片由秦明章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