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2018-01-08 17:22:1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深编审茅子良。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消息(彭丽):近日,上海微网专访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深编审、“上海出版人”奖获得者茅子良。茅子良,1944年生,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上海市编辑学会理事。2006年获“上海出版人”奖。200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荣获“上海出版人”奖。茅子良 供图

  茅子良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经他责编的图书屡获各类奖项。《中国美术全集》(最后三卷责编和决审)1991年获中国优秀美术图书特别奖,1994年获首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并出版台湾版、英文版。《中国历代艺术》(编、审《书法篆刻编》)1995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主编《中国玺印篆刻全集》)2012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又出台湾版。《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责编、校订)、《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责编)于1998年、2004年分别获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审读)2011年获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图书奖。《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主要审读)2015年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据悉,您1964年上海出版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任职于朵云轩、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退休后继续从事审读工作。退而未休的原因是什么?

  茅子良:是的,我1964年毕业后便任职于朵云轩,1966年8月单位改名上海东方红书画社,1972年元旦改名上海书画社,1978年元旦更名上海书画出版社,同时沿用朵云轩,即一个社两个名。工作期间,我于1981-1991年任副社长,兼《朵云》(中国画研究丛集)副主编。其中1984-1988年兼任副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工作,兼《书法》、《书法研究》主编。到2008年退休,返聘到2016年全退,在单位足足工作了52年。我对单位有深厚的感情,编辑工作是我的职业,同时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实现爱好与职业的统一,不断的在工作中学习,可以说是我退休后并未休息,继续从事审读工作的原因。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众所周知,朵云轩是一家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和北京琉璃厂西街的荣宝斋南北辉映,蜚声中外。作为朵云轩资深前辈,您曾考证并撰文,所著《艺林类稿》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朵云轩的前世今生。请您简单介绍下对朵云轩历史的考证历程?

  茅子良:我所写的《艺林类稿》2009年出版,内有数篇文章记录了朵云轩百年历史和主要成果。朵云轩从一家手工艺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更是成为现拥有八个子公司的集团大企业,它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据考证,朵云轩创办于1900年,当时是“笺扇庄”,重建于1960年,不久即出版字帖、书画作品,成为一家出版社。这些年一身兼两任,既出版又经营,双翼展翅。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著《艺林类稿》。茅子良 供图

  我从1985年开始调查、核实相关资料,能顺利拟成初稿,首先感谢王震、王中秀先生提供当年的报纸信息,更要感谢余白墅、成祖犊、王铭山、郭载阳、林玉晴女士等提供相关实物。我在2006年对朵云轩历史研究又有突破性收获,撰写了《朵云轩——自创办到重建》一文。《艺林类稿》2009年出版后,我进一步查阅众多的报刊文献并搜集实物佐证,还寻访在世的朵云轩老人,一 一核实考证,并准备将以前所写朵云轩自创办到重建的百年史略作较大篇幅的增订与改写。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担任责任编辑的《朵云》(中国画艺术丛集》1981年创刊号。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据您的研究,“朵云轩”三个字有什么含义?

  茅子良:“朵云”按《辞海》、《辞源》等释义,指对别人书信的敬称;兼具“盛美、善美”之意。明李东阳《定兴王墓瑞芝诗序》有记载:“乃有灵芝……烂如多云……咸谓盛美。”“轩”指屋宇堂室及长廊,有高朗、轩昂貌。“朵云”检其出处,《新唐书·韦陟传》提到:“常以五彩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以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谓所书‘陟’字若五朵云。”宋代王洋《东牟集》十二《回谢王参议启》记载曰:“尚稽尺牍之驰,先拜朵云之赐。”

  “朵云”也作“云朵”。宋代赵鼎臣《竹隐畸士集》十《问候苏内翰林启》记载曰:“赐韦工之云朵,圭窦生辉;颂文举之酒樽,龟肠径醉。”可见,朵云轩创办者是要办一处社会人士会集、交流、鉴赏和文房用品、书画等展览交易的活动、中介场所。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担任责任编辑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特集》荣获上海图书奖(2001-2003)一等奖。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上海朵云轩以木版水印的独特技艺于1981年至1985年重梓明代《十竹斋书画谱》,当时朵云轩总编辑黎鲁先生委托时任副社长的您与薛锦清、吕清华(后期)三人走访各地公私藏家择优配补。这个项目的完成有怎样的意义?

  茅子良:明刻本《十竹斋书画谱》在清代已少有流传,至今稀如星凤。完整无缺的明版似已荡然无存。当时工作量非常大,任务很艰巨。欲重刻《十竹斋书画谱》,底本必须是明刻本。没有善本,就需要以善本残编(须画风、刻法、印法、用纸、色墨、署款、钤印等相吻合或者非常接近)遴选补全。为此,我先后与两位勾描组编辑走访全国公私藏家22处,有的还自己发函了解。花费了2年的时间,调研校勘订正,择优配成足本。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朵云轩刊本《十竹斋书画谱》书影。茅子良 供图

  《十竹斋书画谱》的完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是澄清了过去所谓书画各20幅的说法,实际上画面186叶(其中,彩色画110叶,水墨画76叶),题画书迹140叶,序、题辞、引言、目录等30叶,共356叶,每叶对折,开化纸套印,蝴蝶装;二是证实了国内外不少人将清刻本误认为明刻本的相传之讹;三是大陆现存明刻残本,纸质有的已趋老化,且散佚各处,难以窥见全貌,经过抢救整理,重刊恢复了足本,使得明代国宝可以重现于世,可以说是后来者的大幸。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主持校勘、总体负责的《十竹斋书画谱》,在1989年获得了六年一度且是最后一次的莱比锡国际图书艺术博览会国家大奖。请您介绍下评选现场的场景?

  茅子良: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展的中国评委余秉楠先生撰文说,《十竹斋书画谱》是当时评委会评选的最后一种书籍,一亮相就使得各国评委精神振奋。评委们对它古雅的锦缎封面,独特的册页装形式、考究的版面设计,简洁完美的画法和令人神往的书法赞不绝口。很挑剔的瑞士评委格茨 · 吉专门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放大镜,想看看是用胶版还是珂罗版印刷的。在北京参观过“荣宝斋”生产车间的冯德利希主席笑着说:“没有网纹,这是一种西方人很少知道的特殊方法印刷的。”评委们一个接一个的用放大镜观察,惊叹:“是真的,真的没有网纹。”联邦德国评委舒马赫 · 格布勒回过头来说:“再过几十年这种奇妙的印刷也许会后继无人了,我们应当扶植和发扬它。”

  待现场平静下来,冯德利希主席问:“各位,我们授予它金奖如何?”场内没人应声。匈牙利评委考什举起手喊道:“GRAND PRIX(法语,意为大奖)!”得到评委们一致认可。这是自1959年我国参加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30年后,第一次荣获了唯一(高于金奖)的国家大奖——书籍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朵云轩刊本《十竹斋书画谱》获莱比锡国家大奖(1989年)证书奖杯。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朵云轩刊本《十竹斋书画谱》出版后两年,台湾也出版了胶印本,据悉,这两个版本引出了一段海峡两岸交流的佳话。对两个版本的不同您曾撰文论辩?

  茅子良:是的。朵云轩刊本出版后两年,台湾也出版了胶印本,前有蒋复璁序,称所据为崇祯中期的最佳印本,而以朵云轩刊本所据为明末清初印本。对此,我曾撰写长文论辩,发表于1991年2月22日、3月1日香港《大公报》“艺林”周刊。从文字、次序、钤印、版式、印刷等方面加以论证,得出结论台湾本其实是清刻本。并且台湾本的雕版粗陋、字迹损断、文字窜改、序文及画本说明也多有衍误,印迹更是多误植。

  而朵云轩重梓本以不同底本比照,名字号印记均重加考订,力求确实有据。并且以木版水印艺术出版,没有网点网线,不用油墨而用传统国画材料、印泥、颜色,依据明版底本精制,色彩有浓淡深浅、阴阳向背,浓中有淡、淡中有浓,酷似原刻版本,原汁原味再现了明代饾版彩色套印追求中国写意画、没骨画一路为主体的艺术风格。并用册页形制装潢,另加宋锦面板,外套红木护箱,上嵌石绿书名,益显得典雅古朴、神采奕奕。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等两人主编的《中国玺印篆刻全集》(全四卷)2012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的《中国美术全集》是中国美术出版界的一项大文化工程,您参与了三卷。之后出版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的《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由您与另一位编辑主编。这些都是中国美术史上代表性的文化集锦。

  茅子良:1989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美术全集》六十卷的最后三卷,即《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我任责编之一和决审。鉴于有了此前的经验,我社接着又申报了承担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之一的《中国玺印篆刻全集》。遵照北京总编委会的要求,由社内外六人组成全集编辑委员会,请上海博物馆马承源馆长任主任,我与另一位编辑担任主编进行实际操作。我们拟出编纂大纲和方案,分成玺印、篆刻两大部分,前者分官印(职官印、官署印)、私印,后者以印人生年或活动期为序,列出拟收名单;各以时代分卷,共七卷。全书彩色图照,附有图版说明,四卷冠以玺印、篆刻方面的专论文字,注重代表性、典型性,强调历史、文物、艺术价值的有机体现。1995年,又将七卷调整为四卷,实施中我们攻克了体例构架的难题,优化了图版资料,提升了著录品的文化含量;收件容量加大,版面充实美观,更加精益求精,于1999年在海峡两岸刊行。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贵社十分注重书籍的整体美,追求图书内涵与装帧的契合度,并强调艺术图书是内外美的统一体。其中,做到书籍内涵美好的关键是什么?

  茅子良:对于艺术图书编辑工作而言,要做到书籍内涵美好,关键在编辑三审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一是编辑出版本体专业。对图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客观评价要到位,并在封面设计、书名等方面供装帧设计者参考。二是相关艺术史及文史专业。编辑工作中要融入自身多重的专长,并在作品和文字两方面进行整合加工。比如书画、篆刻都要懂,又要擅长其中一门艺术,能辨别真伪、比较高下,自己也能动笔创作作品,能熟练驾驭文字,能做足案头功夫,能对书稿处理到位,这样才能把书籍内容做好。

  图书质量依赖于出版社的三审三校审稿体制,以团队为主。而编辑是复合型人才,能站在编辑、作者、学者(专家)、读者四个角度,才是优秀的编辑。我社不少图书便是编辑与作者通力合作的结果。这不仅提升了图书的质量,而且推进了学术研究。我任责编的《上海美术志》,前后跨度五年,在配图撰文、考订加工、系统整合诸方面都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花费了大量心血,最后获得主编的肯定。我担任主要审读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的出版,更是遵循古籍整理的规则,参与确定编例、拟定整理方案、考核图文原迹、甄别讹误文字,以及纠正已刊影印本颠倒原稿次序造成的上下文脱节等问题。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担任主要审读的《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2015年获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一等奖。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曾说:编辑首先要站在作者角度。作为资深编审,如何看待编审工作?

  茅子良:编审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做编审工作可谓“天天在学习,经常在考试”。审稿其实不只是改几个字那么简单,审稿本身就是学习和再创造。特别是书画编辑,面对的稿子里有很多需要考证、考究的内容,这需要编辑有非常深厚的专业功底。

  朵云轩1999年成立审读室,我当室主任一直到2011年,回聘审读到2016年8月。审读书稿即三审,是在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的基础上进行的代终审。我们经手的书稿数量多、时间紧、门类繁多、专业性强。经常在审稿中遇到草书、大小二篆、冷僻字、异体字等难以辨认的内容,不能绕道走,必须释文准确、文字通顺才行。书稿校样逐字、逐句、逐标点审查,马虎不得。审完一定要写审读意见、登记相关差错。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担任决审的《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上下册)2011年获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图书奖。茅子良 供图

  2010年我审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这部书有120万字、600幅图,代表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准,是具有原创性、开放性、民族性、艺术性的学术巨著。于我是一个专业跨界的重大项目。当时我任审读,会同责编、校对制定严谨的审稿通例与流程,有疑必究。从论述阐发、文献征引,到汉梵藏专名索引,逐一对应落实,始终坚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编辑部不能解决的问题提请作者处理。

  编辑像手工作坊,是用笔认真校正、修改、加工出来的,是字斟句酌、苦干实干干出来的,因此需要一种“工匠精神”。要常怀敬畏之心,保持忧患意识。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担任责编《中日古代书法珍品集》(2006年)。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您有保存剪报于相关图书和不断地对原有稿子成书后进行新的备注、修改或增删的习惯。这对于编审工作有什么意义?

  茅子良:随时发现、随时记录,已经成了生活的习惯。特别是我们从事的编审工作,一个日期就和一个人的生卒息息相关,这是史料,是不能错的。我曾与中青年编辑共勉:国家现行规定的编校质量差错率是万分之一,超过了就是不合格产品,从绝对意义上说,发现一个差错等于救了9 999个字的“命”!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的篆刻作品。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您擅篆刻,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上海市书法篆刻展,三次入选全国性展出。您著有《茅子良篆刻》,在篆刻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表现手法。并曾为诸多名家(诸如王元化、黄裳、黄永玉等)治过印。

  茅子良:刻印是我一大爱好。编辑之余刻刻章、写写稿,充实生活。刻章心要凝静,心体澄澈,能增强定力,能调剂眼、手、心,有利于身心健康。我的印风,从笔墨刀味气息来看,在工整处略有豪放,好像书法中的行楷、国画中的小写意。篆刻最初受到方去疾老师启蒙,继受王个簃、叶潞渊先生指授。我在学习秦汉印基础上,先工后放。同时我对朱文学赵之谦、王福庵,白文学吴让之、吴昌硕的非常有兴趣。我治印总体上以工整稳健为主,略有豪放,力求金石气、书卷气。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的篆刻作品。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刻印与撰稿两者有怎样的关系?

  茅子良:两者可以说相辅相成。理论和创作结合,有实践、有体验、有感悟,才可避免“隔靴搔痒”,有利于交流,也有利于编辑工作。我刻印多用篆字,篆字要写准确,不能没有规矩,这就得强记博闻,掌握篆字的用笔特征和不同的变体,善于辨识,看书稿时释文认字就会更顺利、更精准。

  【已改】【专题-名家访谈列表摘要】资深编审茅子良: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

  茅子良的篆刻作品。茅子良 供图

  国际在线上海微网:新媒体的发展必然给图书出版行业带来新的变革,您对年轻编辑和出版人有何寄语?

  茅子良:当今出版人面临的挑战是多重的:纸质图书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慢工出细活注重图书质量遭遇读图时代快餐文化的挑战;考核经济利润指标与图书市场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我坚信优秀的编辑定是复合型人才。现代年轻编辑接班了,他们有更全面的知识积累,更善于掌握便捷的工具,同时也更善于捕捉信息,这就是一代胜过一代!希望年轻编辑在编辑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熟练的基础上,熟悉与其相关的其他专业的领域的知识,精益求精,把内容做到更完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