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留学生精品课彰显高教软实力
面向外国留学生的英语授课课程建设,代表上海高校办学国际化的水平,也是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动缩影。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课程建设工作历时五年,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全市共有168门课程获评“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加上首批116门课程已在全市统一的留学生英语授课课程选课平台上线,全市已累计有284门课程获得示范性课程证书。
据了解,市教委自2013年起开展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旨在鼓励高校在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中,加强多语种、高水平课程与专业建设。目前,全市共立项在建课程400余门,涉及12个学科门类60个专业类。
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必要条件。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说,留学生的系统性英语课程建设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时代特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好声音”,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育实践。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对专业和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考虑,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已有资源和经验,用最好的理念、方法,建设更受留学生欢迎的课程。
据了解,来上海留学的学历生,学习领域偏向应用性较强的门类。上海的管理、经济、法律、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对学历留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学科门类是上海比较具有优势的领域。基于此,上海从已经开设的英语授课课程中,经过严格遴选,对符合要求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和资助,使之成为示范性课程,继而对全市高校形成引领带动作用,并逐步形成一批精品专业,进而促进高校课程和专业质量的升级。
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介绍,该校英语授课课程已建成90多门,其中硕士生课程70余门,本科生课程20余门,涉及文、教、经、管、法多个学科门类。在上外,面向留学生的英语授课课程已逐步实现了从零散的“课程建设”向整体的“专业建设”的转变,从“院系本位”建设向“跨院系协同”建设的转变。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薛念文认为,在高校英语授课课程的建设中,教师的能力提升尤其重要。教师要有“融通中外”的能力,懂得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使外籍学生增强对中国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