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响四大品牌 | 长宁区先行先试十年 家庭医生“我承诺,我服务”
图说:昨天举行的“家庭医生——我承诺我服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来源/长宁区卫计委供图(下同)
5月19日是第8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作为家庭医生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试者,从2008年以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步率先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到 2011年,成功实现全区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部居委;从首推以家庭医生名字命名的“陈华医生工作室”,到创造性地开启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方式与行政助手模式来为家庭医生增效减负——本市长宁区围绕老百姓看病问题,不断努力地在定目标、寻路径、创模式、建机制。
先行先试创新不断
什么是“家庭医生”?家庭医生是经过家庭(全科)医学专业教育训练的医生,提供综合健康问题的解决建议,向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护和预防服务。
对于一个如此明晰的“概念”,在长宁区卫生计生委主任葛敏、副主任江萍的记忆中,也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她们觉得,搭档十来年,好在整个团队的制度设计重点,就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以及提升家庭医生能力和积极性的问题,所以一直干得比较踏实。
着力打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体系建设的同时,长宁区还在本市最早为辖区内全科医生提供免费开展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培训;就有了“借外力”做实纵向医疗资源整合,迄今长宁区与华东医院已签订了六轮“深化纵向医疗资源整合机制,全面支撑社区家庭医生工作”框架协议,区域内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华东医院10支专家团队结对,形成固定团队对接机制和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在家庭医生平台管理方面,长宁区更是不乏创新、完善之举:
——后勤服务、检验检查集约化外包,将有限的编制用于引入临床医生和护士;
——建立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签约服务费和多点执业费、科教研劳务报酬三方面构成的薪酬体系;
——实行基于标化工作量的基本卫生服务绩效核定办法及适应签约服务目标的签约服务费核定支付办法;
——建设三种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服务的便捷度和合理性;
——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增基药品规,实行慢病长处方和站点处方外配,方便居民配药。
图说:医生一直风雨无阻上门问诊。
愿意干到退休
年届四旬的封骏,出生在长宁北新泾,学校毕业后就在长宁华阳社区做“地段医生”,19年了,周边长宁支路万航渡路上的张大叔李大妈,他熟悉得跟个居委会干部似的。现在,封医生带着一支由5名医生、2名护士、1名公卫、1名助手外加一名“自主返聘”的退休医生等10人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还有一间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团队组成的5对组合,每组签约服务2000至2500名人,约近1000户居民。
“忙是真忙!每周基本都是5个半天社区门诊,一个月下来我要看2000多人次吧。”“今天上午就有人为看我门诊,排了3小时的队。还有老人家遇到我出差不在时,情愿下一次再重新来门诊排队。”“跟他们相处时间长了吧,每个人的血糖血压打针用药啥的,我还真都特别清楚。”“我们现在也跟大医院专家一样哦,周末到处开会、进修。忙是真忙。”封医生比实际年龄看上去更年轻,一副快人快语的利索样子。他觉得现在做得很扎劲,将来居民常见病慢性病会越来越习惯先在社区解决问题。他还打趣地说,自己一定会“踏踏实实地做到60岁退休”。
最近因为有人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条“律师眼中的全科家庭医生的重要性”的帖子,封骏更“红”了。事由是这名律师上门为90多岁老人做遗嘱过程中,得知老人从1997年开始请家庭医生,至今20余年,医生一直风雨无阻上门问诊,且老人依旧可以清楚记得每一位医生与他们的故事,满口称赞。其中一位,就是与律师一起被老人邀请到现场做遗嘱见证人的封医生。
“对阿翠奶奶印象最深的一件,是当年孤身一人的她在晚上害怕不敢睡觉,‘不敢睡’的痛苦搅得她寝食难安。于是我帮她张罗,终于为阿婆选了位四十多岁能照顾她的阿姨同住。”说起身为一名老年患者,能对一名家庭医生如此信任,封医生有点激动。就在两天前,他还将这一则医患故事,带去了正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家庭医生论坛上。
图说:在家庭医生平台管理方面,长宁区更是不乏创新、完善之举。
签约家庭医生好处多
其实在长宁,像封骏这样的家庭医生“明星”有一大批。周桥社区王雯雯的儿童生长以育及常见病,天山社区陶齐渊的职业人群健康评估与指导,华阳社区石向东的中医适宜技术,仙霞社区叶晓景的老年疾病管理,新泾社区周祥俊的骨质疏松项目,虹桥社区潘向东的院前急救急救团队,新华社区袁志敏的心脏病人康复……长宁目前全区10个社区已建立的46个实名制家庭医生工作室,各有所长,更具社区风采。
截至2017年底,长宁区家庭医生已签约居民34.5万,签约率达50.1%。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定点就诊率、预约门诊率分别从2013年的24.31%、31.99%,提升到2016年底的38.16%和43.70%,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评价连年保持在90分以上。
以委托复旦大学对长宁区签约居民就医结构进行跟踪评估,结果显示,签约居民于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结构为76.14%、13.41%、10.45%,他们在基层就诊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签约居民,有序医疗的格局有望逐步形成。
另一则第三方追踪评估还显示,长宁区与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服务利用以及慢病控制结果,均优于非签约居民。以慢病管理工作覆盖比例为例,签约居民为85.06%,明显高于非签约居民的46.17%。签约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控制效果“很好或比较好”占63.0%,而非签约患者仅为39.52%。
图说:七本《长宁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系列丛书》同时正式发布。
为家庭医生“站台”
昨天举行的“家庭医生——我承诺我服务”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包括了分会场在外场的居民健身操展示、家庭医生新能源专车路演、各区联合的“我为家庭医生点赞”骑行宣传,以及三甲医院与社区家庭医生的“双结对联合义诊”。作为国家和上海市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的试验田,七本《长宁社区卫生综合改革系列丛书》同时正式发布。
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著名医学科普专家杨秉辉教授,上午则以一则虚拟的“李老伯看病的故事”,开始了他的第N场社区讲座。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胡吃海塞“伤了胃”,杨医生为其设计了不同的寻医途径、就诊经历以及身心感受,最终以特有的“杨医生评说”告诉大家:
“人的一生生大病的机会少,生小病的机会多。小病在社区由全科医生诊治,方便且节省。究竟是小病还是大病?自己判定还不如请全科医生判定,若是大病,全科医生会安排转诊,免得‘病急乱投医’岂不是好。全科医生会不会‘看走眼’?小病会不会变大病?不必担心,全科医生有‘随访’的法宝。实际上,在社区看病、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病人是在医生的监护之下的,病情一有变化,全科医生便可知悉。
“小病先在社区看全科医生,大病由全科医生转诊,是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法,这样看病就不难了,也不贵了。”
如此一场科普演讲,为了更加突出主题,杨医生干脆自己动手写了个特别的标题--《有病先看家庭医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