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时尚教育界大咖”齐聚上海
2018-04-12 09:05:25  |  来源:东方网  |  编辑:彭丽

  原标题:时尚未来在何方?全球“时尚教育界大咖”齐聚上海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图片说明:2018年第二十届国际时装院校联盟(IFFTI)年会开幕现场。

  可感知、可降解、可穿戴……各种黑科技成为时尚热词,oversize西装裤、大V领……各种复古元素也频现时尚周舞台。潮流时尚往左走还是往右走?今天,2018年第二十届国际时装院校联盟(IFFTI)年会在东华大学举办,来自全球24个国家60所时装院校和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从文化、科技和教育不同角度,全面解读时尚未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图片说明:几名与会专家正在参观年会国际学生设计大赛作品静态展。

  文化艺术和材料创新驱动时尚变革

  据了解,国际时装院校联盟(IFFTI)是时尚教育界的国际性权威组织,于1999年10月14日在印度新德里成立,目前其成员为遍布24个国家和地区的60所机构,纽约时装学院、伦敦时装学院、日本文化学园大学、法国时装学院等全世界著名时装专业院校都是联盟重要成员。东华大学作为最早加入联盟院校之一,一直为执委会成员单位,早在2003年,学校即承办了第5届联盟年会,并于2008年承办了第20届联盟执委会会议。

  本届年会围绕集成和开发设计、技术与材料创新、商业与产业发现、文化传承与发展及教育多元化五大议题,最终收录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21所院校的45篇论文。

  谈起时尚未来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认为,“文化艺术因为凝聚了人类对社会事物发展的极度敏感和最高审美,是创意的原始基因,因此是时尚无可替代的根基和内涵”。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赵丰,致力于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丝绸工艺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他说:“丝绸充分展示了我对未来时尚的看法,就是传统手工艺的天然材料,加上当代设计的文化描述。”

  科技对时尚的驱动作用,上海之禾时尚实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东华大学校友叶寿增,有切身体会。借助物联网实现制造过程全自动化,只做天然棉毛丝麻服装……在环保理念和最新科技支撑下,叶寿增积极响应文创50条提出的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新要求,走出了一条服装绿色智能制造路,带领本土原创品牌直通欧洲市场。

  无独有偶,年会获奖论文中,来自美国纽约时装学院的安·卡佩尔(AnnCantrell),面对服装工业废弃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环境污染源的现状,倡议探索未来时尚产品循环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时尚教育多元开放是人才成长最好的孵化器

  创意人才决定时尚产业的未来,多元开放的时尚教育环境有益于灵感碰撞迸发,是人才成长最好的孵化器。今年的年会首次设置教育与研究沉浸式研讨会(workshop),分别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施华洛世奇研究工作室、纺织品设计与教育、旗袍传承与创新设计、时尚消费心理及认知行为研究、功能防护服之假人测评、时尚产业的可持续研究、智能制造系统在服装大规模定制中的应用、功能服装设计为主题。向全球与会者展示了东华大学设计学科向多元开放发展的最新成果。

  其中,在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研究中心等国际产学研合作教学workshop里,专家们赞赏中心多年坚持国际化校企合作,让先后上万名学生从中受益。东华-施华洛世奇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段炼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说:“去施华洛世奇奥地利总部考察学习的机会让我受益匪浅。”2009年毕业后段炼带领同门成立了服装定制工作室,获创业基金免息贷款支持。

  迄今为止,东华已与包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展开多种合作,邀请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等众多顶尖大师担任顾问教授,东华学子足不出户,尽享世界级优秀师资的教育教学。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指出,“人才是时尚产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时尚教育则是其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李俊表示,学院将依托学校覆盖时尚产业全流程的学科群,进一步强化设计学科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特色,积极培育兼具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识的时尚创意人才,让东华大学真正成为时尚创意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