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自开展以来,观展人次突破百万,留言逾8000条 红色文化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根开花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4月2日上午11时刚过,随着41岁的物业公司员工陈正步入展厅,正于中华艺术宫举办的“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迎来历史性时刻———观展人次突破百万。这个数字,创下上海特展之最。这个展览,也因此成为近年来国内现象级的展览。
自2017年10月28日开展以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展厅内始终人头攒动。起初,主办方在展厅放有留言簿,没过多久便发现,留言簿满足不了观众的内心抒发,于是又制作了一堵留言墙,结果往往三五天留言就贴满了。截至记者发稿时,展览共收到8000多条留言。“你是兴业路播下的火种,你是井冈山盛开的映山红,你是长征路上的进军号,你是延安窑洞的那盏灯。”这段深情的留言,是一位姓张的市民2018年2月25日在展览留言簿上写下的,颇能代表观展者的心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是一个具有史诗气质的大型红色主题展览,公众对它的持续追捧予人启示。“将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黄浦江、南湖启航,经历了一段极其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一路走到今天非常不易。这个展览的火热,其实既是老百姓这么多年来对党的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党的情感的表达。”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告诉记者。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则坦言:“展览效果的超过预期,是红色文化在这座城市生根开花的结果。”
■美术经典集结,每一笔都来自火热生活
“这次展览集结了中国美术史上很多颇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包括陈逸飞、魏景山的《开路先锋》,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等一大批作品,它们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平时难得一见,同时还有一批近年来的优秀主题创作。这些作品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感性地亲近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民族的历史。”毛时安说。
此次精选的96件美术作品,全方位展现了上海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琪说:“展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艺术家唯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作品也才能感人至深。”吴湖帆、陆俨少、刘海粟、林风眠、程十发等老一辈艺术家用传统技法创作的一批具有时代风貌的作品,更是令人眼前一亮。比如,此次展出的国画作品《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出自一代山水画大师吴湖帆之手,展现的是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画面上,艺术家用娴熟的没骨烘染法描绘了原子弹爆炸时不断翻滚、徐徐上升的烟云巨柱,传递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幅画作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吴湖帆,却又无一笔不出自他原本崇尚的“南宗正脉”。
“你脚上的泥土有多厚,反映出你心中对于人民的感情有多深。”陈琪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很多老艺术家深受鼓舞,他们自发拿起画笔,深入生活,尝试自己不曾接触过的题材。像林风眠的《轧钢》、沈柔坚的《船坞中》、陆俨少的《新安江上》、吕蒙的《造万吨轮》、谢之光的《万吨水压机》、颜文樑的《造船厂》等,无不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都是画家们自觉描绘现实生活的探索。
“站在这些作品前,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我们依然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艺术家们绘就的每一笔,都来自真实的火热生活。时至今日,这些有温度的现实题材创作还在感动着我们。”艺术评论家李向阳发出感叹。
■平易的导赏,真情的互动,都成为展览的美丽注脚
展览集结的这些美术经典作品,怎样才能走近观众、深入人心?为此,中华艺术宫的讲解志愿者们每天超负荷运转,带领观众穿越“石库门”“天安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把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96幅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刻而动人的故事娓娓道来。志愿者团队中既有退休市民,也不乏“90后”大学生。正是他们平易近人的导赏,令这个展览生动也立体起来。
“这幅《光明在前》取材于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以及出席一大会议的代表成员,作者蔡广斌用了一种群体纪念碑式的肖像组画进行创作,组画中设置的红色色块,正象征着革命烈士的鲜血,以及由鲜血染红的旗帜。”
“现在我们眼前的作品是纪念五卅运动的雕塑,原作位于人民广场的一片绿地上,呈放射状的造型,不仅构成了‘五卅’两个字,也象征着面对帝国主义愤怒的呐喊。”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导赏完一圈,志愿者邹琼通常需要40分钟。她告诉记者:“这个展览每天都要接待大量观众,每天都有四五位志愿者为观众导赏,高峰时段每隔半小时就有一场。在一次次讲解中,也是自我学习、重温党史的过程。”
“大冬天导赏,一场讲完,里面的衣服都是湿的。”尽管有着丰富的导赏经验,志愿者周幼清却坦言每次导赏其实都很紧张。令她欣慰的是导赏过程中来自观众的热切反馈,“看到大家对作品、展览越有兴趣,我讲得越起劲,有时一场导赏一个小时都打不住。”
“有一次,我遇上一个从外地赶来的参观团队。当我讲到定格中共二大的那幅画,讲到二大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思想时,有位观众直言‘了不起,原来统一战线的思想早在那时就有了’。还有一次,我给一群年轻的医生护士讲解吴湖帆画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那幅画,当讲到原子弹的一声巨响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讲到研制原子弹过程中科学家、工程师们的自觉付出时,我看到了这些年轻人眼眶里的感动,他们感慨这些前辈们的青春无悔、生命无悔。”观众跟随导赏过程中流露出的真情感受,令周幼清记忆犹新,也成为这个展览的美丽注脚。
相关链接
96件美术作品象征党走过的卓越历程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凝聚了沪上几代艺术家的心血之作,涵盖国画、油画、连环画、版画、年画、宣传画等多个画种。展厅内,象征中国共产党走过卓越历程的96幅作品,以石库门为起点,以富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生动的画面和精湛的艺术语言,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心怀宏大理想、情系广大人民的一个个精彩故事。其中,既有林风眠、刘海粟、吴湖帆、陆俨少、唐云、吕蒙、沈柔坚、程十发、贺友直、方增先等上海著名前辈美术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经典作品,也有施大畏、邱瑞敏、韩硕、张培成、俞晓夫、李向阳、殷雄等上海美术中坚力量的精品力作,还有蔡广斌、毛冬华、徐乔健等青年美术家的优秀新作。作品的创作年代也极为多样,既有上世纪40年代在枪林弹雨中诞生的作品,也有不久前完成的新作。
这些作品中甚至包含了一件大型互动装置《天路》。96辆彩色的共享单车悬挂在展厅里,如同一道彩虹奔向未来。观众扫描展签上的二维码,会有一辆共享单车转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