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跨越式发展
2018-02-06 10:21:22  |  来源:文汇报  |  编辑:彭丽

  原标题:上海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跨越式发展“智慧政府”助力政务“化学反应”

  在上海的区级层面,远超网上办事内涵的“智慧政府”架构已显露端倪。静安区刚刚宣布将在年内新建一张由50万个传感器构成的大数据网络,将“数字神经元”延伸到成千上万的窨井盖、老旧电梯、消防龙头……深入社会治理的各个角落。在徐汇区,人工智能已开始实打实地帮助政府改善治理,提高群众满意度。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先地区,上海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要求,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专家认为,上海可以瞄准“智慧政府”的方向,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政府,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那么,围绕“智慧政府”,上海该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板?记者为此展开了采访。

  赢在起点,更要赢在终点

  在电子政务领域,上海拥有许多优秀案例:全国首个国地税合一的网上办税服务大厅在这里率先建成,多项审批事项全部实现全网全流程办理;上海市人社局建成了面向法人的自助经办系统,覆盖60万单位和1300万人群;上海出入境办证业务实现了网上预约、全市通办,办证时限从原先的十个工作日缩短到七个……

  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是智慧城市领域资深专家,曾在信息化主管部门领导岗位任职多年。他告诉记者,过去十多年,上海在电子政务方面大力投入,领风气之先,建成了不少高质量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说,许多委办局的信息化水平直到现在仍然是国内领先水平。

  但另一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对照人民群众更高的期待,上海电子政务依然存在差距。在邵志清看来,短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上海过往的政务信息化系统,更多的是以政府为核心,突出管理职能;其次,电子政务更多的是由某个委办局牵头建设,系统间缺乏协同,使得需要服务的市民不得不一个个“找部门”,政府作为整体的认知度不强;此外,与消费互联网领域新技术、新模式风起云涌相比,“互联网+政务”的发展脚步明显要谨慎得多。

  “如何能在‘赢在起跑线’的同时,‘赢在终点线’,这是当下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研究员表示,上海信息化基础扎实,数据沉淀丰富,但过去的信息化积累也可能成为将来整合共享的障碍。王益民说,目前我们正处于“计算无处不在、网络包容万物、连接随手可及、宽带永无止境、智慧点亮未来”的新时代,电子政务需要创新模式,满足公众对低成本、便捷化、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对上海而言,一旦突破目前的瓶颈,智慧政府发展势必迎来新阶段。

  从“找部门”到“找政府”

  在全市层面深入推进智慧政府的跨越式发展之前,上海区级政府已先期迈出探索的脚步,其中徐汇区的做法引人关注。作为全国唯一入选“‘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的区级政府,徐汇区区长方世忠说,政府要实现革命性变革,必须在理念上从管理转向服务,在执行上兼顾流程再造与权力再造,在技术支撑上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

  徐汇区正在全力打通线上和线下的政务服务体系。

  目前区内90%的企业审批事务已上网,入驻线下行政服务大厅的440件审批事项100%实现“事项上网、表格填报、网上预审”等九个核心流程的在线操作。由于该区非常重视政务服务“一个终端、一个入口、一个界面、单点登录、全网通办”的目标,越来越多百姓在办事时不必考虑该找哪个部门,事务推进和材料流转均由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对接。

  为什么电子政务普遍存在的“条块分割”“块弱于条”现象,在徐汇区开始被扭转?关键一点在于该区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把智慧政府的内部协同做实了。

  牵头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部门是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宋开成告诉记者,该中心并非只是一个窗口单位,而是区政府下属的一个跨部门协调平台。不少审批事项,行政服务中心接单后,可以给相应的职能单位“派单”;大量社会治理任务,则是由该中心牵头协调街镇处理。为了提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地位,区长不仅每月都到服务中心开办公会,甚至还赋予服务中心为区职能部门年终打分的权利———在100分的考评总分里,有20分来自行政服务中心。

  在王益民看来,上海推进智慧政府,必须着力解决信息碎片化、应用条块化、服务割裂化的问题,促进电子政务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邵志清说,上海要建设智慧政府,首先要加强制度供给,必须要根据百姓需求再造流程,打造统一的办事平台,将市民的服务体验从“有事找部门”向“有事找政府”转变。

  数据集中促动部门协同

  对智慧政府建设而言,数据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程。特别在大数据时代,统一的数据平台对于政务服务的跨部门协同联动非常关键。

  在王益民眼中,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建设的“关节点”,就是政府的数据公开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为此,必须在营造有利于数据流动、汇聚的制度和技术环境。他认为,首先应该明确政府信息资源的归属权限和共享机制,其次要建设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第三应打通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信息共享的“任督二脉”,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高效流动;四要强化政务服务大数据开发应用,最大限度激发数据的使用价值。

  邵志清认同数据共享开放是政府业务协同基础的看法。他认为,数据的“开放”,有三层内涵: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应共享;面向社会,政务数据应依法开放;同时,政府也应引入企业和社会的数据,使之与政务数据融合,构建起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

  在徐汇区,由于形成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和制度环境,数据共享和开放已经破题。区行政服务中心不仅是数百项政务服务的对外服务主体,而且还牵头建设了区级政务大数据池。今后新建的信息化系统,数据所有权将归区政府,并在部门间按需共享,而此前分散在各处的政务数据,也将逐步在大数据池里互通、互认。

  宋开成说,跨部门数据的“物理集中”,为部门间的“化学反应”奠定了基础。比如,随着电子证照数据的跨部门流动,企业在审批时,有一些重复提交证明的繁琐手续已经被免掉,“数据流动”代替了人员跑腿。

  超越服务的“全面智慧化”

  目前,国内对“互联网+政府服务”的关注比较多地体现在改善市民和企业的办事体验上,但实际上,“智慧政府”的内涵和外延较之更深、更广,这也意味着上海“互联网+政务服务”下一步的发展,有更多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

  邵志清说,政府职能除了提供公共服务,还包括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经济调节、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十三五”时期,上海希望实现城市全面智慧化,政府全面智慧化也应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强化制度供给,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政府的市场监管可以更精准,社会治理可以更精细,经济也可以运行得更高质量。

  王益民说,电子政务发展史上曾出现过虚拟政府、移动政府、数字政府等很多概念,但核心始终是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技术,提升政府的综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智慧政府”这一目标更具透彻感知、快速反应、主动服务、科学决策等特征。

  在上海的区级层面,远超网上办事内涵的“智慧政府”架构已显露端倪。静安区刚刚宣布将在年内新建一张由50万个传感器构成的大数据网络,将“数字神经元”延伸到成千上万的窨井盖、老旧电梯、消防龙头……深入社会治理的各个角落。在徐汇区,人工智能已开始实打实地帮助政府改善治理,提高群众满意度,比如:在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收到的投诉进行数据分析后,区政府梳理出一些共性问题,并相应地配置行政资源,提高了市民满意度。

  “智慧政府应该是一个基于数据的政府,可以更高效地应对需求,协调力量,配置资源。”邵志清同时强调,智慧政府不是万能政府,也并非要包办一切,为此要不断完善权利清单,在新技术条件下更好地体现依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