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上海出品”戏曲在京热演引热议

2017-11-23 14:53:44|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三部“上海出品”戏曲经典在京热演引发业界讨论 好戏传承,择善坚守以待来者

  为期一周的“东方之韵·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经典剧目晋京展演”落下帷幕。“上海出品”的沪剧《雷雨》、昆剧全本《长生殿》、京剧《曹操与杨修》接连在北京多个剧场上演,着实掀起了一阵观演热潮:手执戏票的,有数十年前看过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由此结下半辈子戏曲情缘的老戏迷,也有头一次看地方戏演绎文学经典的大学生。他们或是在剧场卖力叫好,或是发微博朋友圈向周围人推荐,用不同的方式为戏曲经典鼓与呼。

  在戏曲重回剧场追光灯中央的新时代,经典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热捧,也引发业界的关注和思考。在昨天举办的“经典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和传播”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三部经典无论是在创作还是传承上都值得思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认为,站在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踏踏实实地对待中华戏曲的经典剧目,有板有眼地培养戏曲事业接班人,同时传统戏曲也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经典剧目走近当代大众,把中华戏曲文化的精神滋养、美学滋养,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宝贵文化力量。

  传承经典不能僵化,要在时代发展中孕育新意

  2015年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已连续三年集中晋京展演。而此次与以往不同的是,展演的三台剧目沪剧《雷雨》、昆剧《长生殿》和京剧《曹操与杨修》并非是近两年的新创作品,而是历经几代传承和数十年打磨的经典作品。谈到选择经典的初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说,希望戏曲人站在新时代的坐标轴,通过研究经典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规律,对戏曲当下的创作和未来发展给出参照系。

  经典的集中展示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反馈:上海昆剧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全本《长生殿》,四晚演出不管是年逾七旬的蔡正仁、张静娴两位老艺术家,还是初出茅庐的“昆五班”青年演员,叫好声和掌声持续至谢幕熄灯之后;上海沪剧院带来的“看家戏”《雷雨》在北京大学演出,年初刚一开票就被学生抢购一空;传承版《曹操与杨修》才演至半程,就有观众迫不及待地高喊“好戏”。

  每每经典备受追捧总有人感慨,“戏还是老的好看”。不过,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看来,所谓的“老”只是老的故事、老的作品,让人叫好的一定有“新的东西”。“所谓经典,哪一个不是由当时的人演出了这个时代里应该有的感觉?”

  确实,回看经典,大多在继承传统过程中避免了僵化复制,择其善者而从之。2007年上海昆剧团在继承传统折子戏基础上,将洪昇原著恢复、整合成四本《长生殿》,既有传统的“迎像哭像”唱段,也有别开生面的“霓裳羽衣舞”。而沪剧《雷雨》则是丁是娥等老一辈移植曹禺的话剧剧本,让原本发生在北方的故事,有了江南味道。而到了茅善玉再度演出时,通过在《花园会》等折子中对传统唱段节奏的变化处理,进而凸显出繁漪的心理变化。名家名作在继承中发展创新的经验,尤其值得戏曲新创作品学习和镜鉴。

  炫技不是传承,“浑身是戏”只为服务角色塑造

  “戏曲表演不是跺几个台板、拉几个警报、拖几个高腔、洒一点狗血,搞些廉价的展示,来向观众要几个好。”这是尚长荣将他的代表作《曹操与杨修》传给青年演员时,反复强调的一点。令尚长荣难忘的是1958年看前辈演绎《白毛女》的经历。袁世海演的黄世仁连谢幕都是戏,“他低着头耸拉着脑袋,把帽子一摘,仍然沉浸在角色里”。

  这一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在戏曲市场繁荣的新时代,面对刚刚迈入戏曲大门的新一代观众而言,青年一代演员需要“精准传承”,不能在炫技中偏离演角色、演人物的正轨。

  戏曲评论家赵承燕拿《长生殿》中张静娴对杨贵妃的演绎举例:“她演醉酒的戏码,没有高难度技巧,可四次喝酒,演出四种味道。透过醉酒,她把杨贵妃的美从头‘贯彻’到脚,仿佛每一个关节都散发着魅力。”这样的表演,单靠模仿是不够的,“因为老艺术家每次演出都在变,变就变在他们琢磨这个角色”。

  浑身是戏,只为服务角色塑造。业界前辈对青年演员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要在专业上更加努力,也要在美学、音韵学、文化积淀等各方面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