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上海微网(彭丽):龚小毛,艺名大象,籍贯江西吉安人,生于1965年10月,现为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艺委会研究员。龚小毛自幼聪明好学,对古今中外历史文化颇有研究,多思少言、沉稳执着、博采众长、多才多艺。在 三十多年的寂寞而艰辛的创作过程中淡泊名利、自由驰骋、追求卓越、乐此不彼。
龚小毛创作的根雕作品《贝多芬》。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供图
由于龚小毛的天赋和学养,又有十年磨一剑、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他所创作的世界名人竹根雕塑在中国甚至世界,可谓独树一帜,很难有人超越他。很多著名雕塑家对他的作品均由高度评价,如著名雕塑家王大进教授看了他的作品称他为“化腐朽为神奇的高手”。江苏宜兴紫砂人物雕塑大师徐秀堂、陈建平看了他的作品连声叫绝“奇才!天才!”……不少业内人士说:“大象之竹根雕如与罗丹、贾科梅蒂等大师的作品在世界顶级博物馆、美术馆里同时展出,同样会令人叫绝”。
龚小毛创作的根雕作品《达芬奇》。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供图
众所周知,中国竹雕艺术的源头,早在商超以前就出现,作为一种正式的作品,竹雕在西周时已经形成,自明清时期已达到鼎盛。在上海嘉定,从明清时期,竹雕竹刻竹根雕已誉满天下,曾有“嘉定派”之称。为此,嘉定区政府出巨资建造了一座嘉定竹刻博物馆,把散失在各处的历代竹雕高手经典之作“请回家”,收藏颇为壮观。大象的竹根雕汲取中外古今雕塑大师之精髓,又充分利用竹根材料的特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风格独特、形神兼备、刀法明快、自然质朴、神采奕奕的作品。
龚小毛创作的根雕作品《齐白石》。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供图
龚小毛的创作过程更令人吃惊。他每年严冬就上山选伐5年左右的好竹砍下取根(冬竹不易蛀),拉回一车数百竹根,再从中挑选几十个,然后用微热经过20天左右烘干,在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根据不同根型构思塑造人物。从粗到精,刀刀不能有半点马虎。竹根雕不像雕塑可以在泥稿上用工具加减不断修正,然后定型后翻石膏模子再翻铸青铜等顺序来完成作品。竹根雕的创作只能做减法,雕去一刀无法弥补,必须刀刀有效。更难得是不仅仅要像,更要塑造出人物的性格、气质、情感、内涵等特征,又要体现出根雕材质的自然形态。剪裁得到,留出该留的根须,讲究天趣和人意的和谐统一,难得可想而知。
龚小毛说:“我常在作品快要完成之时,一不留神,走偏一刀,就会前功尽弃,就像生孩子一样十月怀胎一不小心婴儿夭折,十分痛苦。痛定思痛,静思再三又重来,一次次失败,决不放弃。当一件作品完成后我如获重生,真正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哲理。”为此龚小毛常废寝忘食沉浸在艺海的创造中。龚小毛的执着、坚韧、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精神,令人敬佩。
龚小毛创作的根雕作品《庄子》。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供图
龚小毛的竹根雕作品被徐悲鸿纪念馆、上海吴昌硕纪念馆、上海张大千研究会、齐白石纪念馆和研究会,以及中外艺术机构和收藏家收藏。
龚小毛师从张克和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长杨南荣先生。他说:“两位恩师从教我怎样做好人、做好事到传授技艺、美学理论,到帮助我构思、设计、赠送珍贵书籍等资料,还不断资助我、鼓励我永不放弃、勇猛精进。我唯一的感恩方式是遵照二位老师的教诲好好做人做事,不断出精品,绝不辜负恩师的期望。”(本文作者:杨南荣 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会长)
龚小毛创作的根雕作品《黄宾虹》。上海市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