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寒门学子 沪上高校出台有力举措

2017-09-13 10:22:10|来源:文汇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助寒门学子顺利入学,沪上高校出台有力举措 学生资助更精准,杜绝“校园贷”

  眼下是大学迎新季。来自云南省寻甸县的大一学生袁小欢,仅带了900多元的生活费来到上海,而这已经是她们家能够筹到的所有的钱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学校专为寒门学子注册报到而专辟的“绿色通道”,袁小欢不仅立即获得了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岗位,还被告知,可以先预支3000元工资。“听老师说,通过勤工助学,我每个月大约有五六百元工资,这相当于把一学期的工资先预支给我们了,好开心!”这暖心的一幕,发生在今年华东理工大学新生报到时。

  大学开学季,对很多寒门学子来说往往意味着经济压力的高峰期,各项支出很多。

  为确保新生顺利入学,今年开学前后,沪上多所高校纷纷行动,出台有力举措,提供精准资助和精准帮扶服务。不少高校还出台组合拳,有针对性地预防新生陷入不良“校园贷”的风险。

  多个资助项目同时启动,勤工助学工资可预支

  本周是同济大学2017级本科新生入学的第一周。记者从该校获悉,新生入学一个月内,面向新生的助学金、补助、物资补贴等一系列资助项目就会密集启动。据测算,特困生人均资助额将达4000余元;大一一学年,学生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多个资助项目,获得的人均资助额可达1.4万元,覆盖新生上学所需费用的七成至九成。

  不少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各种帮助,在录取时就已经开始逐项落实了。

  今年,复旦大学开辟了多条通道。学校在招生宣讲时就同时进行助困宣讲。录取后,学生就可通过学校招生组、“绿色通道手机热线”等方式,以及通过新生辅导员申请报到路费补贴。此外,学校要求所有学生入学前通过迎新系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便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

  截至今年8月中旬,复旦大学已向94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寄去了路费补贴,资助对象覆盖23个省区市,其中包括了西部地区所有12个省区市。

  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4200余名新生。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新生顺利注册,今年,除了暂缓缴纳学费、提供应急帮困补助以外,学校还推出“勤工助学工资预支计划”。像袁小欢这样的新生,经过简单申请,就能预支3000元工资。

  “预支工资不但能减少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校后陷入不良校园贷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督促他们自立自强。”据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胡宝国介绍,这些预支的工资,学生可以用三年内的勤工助学工作进行抵扣。据悉,今年这项政策惠及全校约300名家庭经济困难新生。

  华东理工今年总计为新生提供了近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并将免费组织勤工助学上岗培训及电脑知识培训,保障新生入学即可上岗工作。

  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

  关爱、帮助寒门学子,沪上高校的资助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保障型资助,逐渐向发展型资助转变。

  从一名在山区长大的高中生,到如今马上要开启在大城市上大学的生活,新生可能面临的不适应和心理落差,如何消弭?在上海交通大学,新生“筑力”体验营的推出,就为不少学生提供了一个“过渡期”。

  “加入新生体验营后,我拿到了爱心机票,让从来没有坐过火车、飞机的我来到了上海。”来自四川雅安的新生李施瑾在分享自己加入体验营的感受时说,让她尤其感动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志愿者深夜在虹桥机场接机,让她感到了温暖。“段力教授50多岁了,他是一名海归,在薄膜与微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他的科研如此忙碌,可因为接我那天飞机晚点,段教授前后等了3小时,凌晨一点半把我安全送到了宿舍。”

  激发团队精神的体验式培训、充满趣味的龙舟赛及高空体验、励志演讲比赛、勤工助学岗位培训、志愿服务……这也是上海交大为贫困新生提供的支持。今年,共有120余名新生在开学前一周报名参加“筑力”体验营,多维度多视角地融入交大生活。上海交大学生事务中心陈恩桃老师介绍,今年“筑力”体验营更加侧重于培养新生自立习惯,锻炼自强精神。体验营向新生详细解读交大各类资助政策,安排自强自立励志人物讲座、勤工助学上岗培训、预申请勤工助学费用、团队及个人能力训练等,为新生更好地走上自强自立道路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

  在复旦大学,“助力成长计划”五大平台的搭建,也保障了寒门学子在校期间能获得全面、个性化的培养。比如,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每年将有近400人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全国各地开展支教助医、校园宣讲、创新调研等实践活动,反哺家乡、服务社会;通过“视野拓展平台”,学校每年资助15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地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青年形象。

  安全教育前移,多管齐下杜绝不良“校园贷”

  确保新生报到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各大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今年,高校将防范意识教育和安全保障工作前移,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全方位推进的方式,为新生织牢校园安全网,多管齐下杜绝不良“校园贷”。就在今年开学前夕,教育部明确要求,为了避免部分大学生因为高消费而陷入“校园贷”泥潭,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在上海财大,今年共有174名新生在家庭所在地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入学后,学校还将组织开展校园地助学贷款的申请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迎新现场,学校专门布置展位,宣传银行的合法校园贷款产品。在上海理工大学,学校也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开展针对新师生的“安十条”教育,内容主要涉及防“校园贷”、防传销、防火防盗防诈骗等。

  不少高校保卫处都发出提醒,新生要增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参与不明“校园贷”兼职,避免被部分借贷平台不法分子冒充“熟人”“同学”等说服,继而加入“校园贷”推广或代理行列。

  沪上高校特地提醒新生,新生若有临时资金需求,应通过补助、勤工俭学等正规渠道解决,不轻易相信短信、小广告等发布的贷款消息。一旦遇到还款压力或遭遇暴力催债等问题时,应及时向学院、家人寻求帮助,必要时向学校保卫处或警方求助,切勿采取极端解决办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