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助力“一带一路”进课堂

2017-09-05 09:08:01|来源:东方网|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小钱币唱响丝路文化 上海大学生助力“一带一路”进课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4

课堂上,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开始研究负责人收藏的新疆出土钱币

  “2014年由新疆来到上海上学,那时新疆还没有高铁。一直生活在上海或附近的学生恐怕难以想象新疆到上海的旅程有多漫长。近年,‘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要求使新疆进入了交通大发展阶段。今年,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高铁将会通车,以后新疆学生回家会方便很多,可以一天以内回到新疆。这是‘一带一路’最直观的体现。”这是一名来自新疆的大学生对于“一带一路”的切身感受。

  今年暑假,上海大学的一群大学生们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以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力所能及,进行了“一带一路”进课堂项目实践。这些大学生究竟为“一带一路”做了什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团队走进哈密高级中学讲解丝路古钱币与“一带一路”

  小钱币,大志向

  来自新疆的维族小伙子谢艾力·司马义是该项目负责人,他年幼时便醉心于古钱币所承载的丝路文化中。为了立体而系统地了解新疆出土钱币,他收集了大量钱币辅助研究,至今已保有一万多枚各式钱币;团队成员起初也是于一门关于钱币的课程中相遇,因对钱币与丝路文化的共同兴趣而结成伙伴。

  “‘一带一路’本身就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体现,同样也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精神。”谢艾力说,“丝路钱币是丝绸之路留下的独特历史文化遗产,是丝路上各族人民交流往来、友好相处的物质见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项目负责人谢艾力和河南大学的同学就新疆钱币与丝路文化进行课堂互动交流

  如何通过小小的钱币让受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丝路的价值和内涵?项目团队考虑多种因素摸索出一套教育方案:“我们发现丝路钱币促进‘一带一路’进课堂的创新视角后,进行大量社会调研实践。并选取东、中、西部各大、中、小学作为试点。综合采取调研访谈与课堂教学法,正式展开了以古丝绸之路出土钱币促进‘一带一路’进课堂的项目实践。从而形成了兼顾地区文化认知差异和各学习阶段特点的教育方案。”谢艾力说。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小学生们临摹汉佉二体钱的展示图

  今年暑假,“一带一路”进课堂项目团队以上海为起点,重走古丝绸之路,选取丝绸之路上的东中西部的各大中小学校进行课堂实践,如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小学、河南大学、陕西商贸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兰州大学、哈密高级中学、乌鲁木齐市科信中学等;选取具典型性的古丝路钱币——如西汉五铢钱、汉佉二体钱、开元通宝等,讲述其蕴含的丰富多彩的丝路文化,将其与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结合,使青少年对“一带一路”有更加真切的感受与更为深刻的了解。

  沿丝路,进课堂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谢艾力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于“一带一路”丝路图进行讲课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源同学在课后表示:“负责人的介绍既充满趣味性,又兼具思想性和学术性,听后收获颇丰。”乌鲁木齐市科信中学李阳威老师也给出高度评价:“团队开创了古丝路钱币的创新视角,讲述‘一带一路’,是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对当代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谢艾力说:“每一次实践都留给我们特殊的记忆,在给上海的小学生讲课时,他们对课程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参与感也非常强,现场临摹的钱币图画非常漂亮;在河南大学,一位经济专业的学生和我们深入探讨了钱币讲‘一带一路’的可行性与改进意见,给了我们启发;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学生对于古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认知非常深入,对于‘一带一路’和区域发展的关系以及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都有着独立思考;和新疆高中生交流时,最深的感受就是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盼,他们的老师也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据了解,项目团队计划将古丝路钱币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进课堂的教育实验进行到底,为“一带一路”教育提供借鉴,启发创造出更多优秀教育方法。目前,该项目已获得2017年第十五届挑战杯赛上海地区特等奖,并将于今年十一月参加全国决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