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力度 应勇调研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将抓紧制定相关意见
■上海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外籍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9月6日上午调研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上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需求和建议。应勇说,上海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外资研发中心是深入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力度,努力在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服务外资研发活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截至今年8月,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416家,全国最多。外资研发中心为上海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本、创新人才,外商投资企业研发经费约占全市的一半,全市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研发中心有120家,外资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超过4万人。同时,外资研发中心能级正不断提升,已有40家成为全球研发中心。
昨天上午,应勇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一行首先来到陶氏化学上海研发中心,该中心是陶氏全球最大的一体化研究中心,目前拥有700位研发人员、80多个世界先进水平实验室。市领导察看高通量配方、聚氨酯工业应用和个人护理产品等实验室,了解创新成果应用情况。陶氏化学亚太区总裁麦健铭告诉市领导,上海研发中心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未来将会承接更多的全球业务,不断做大做强。
作为全球最大的业务软件公司,SAP于2003年在浦东成立了中国研究院,目前已成为其在全球的第三大研究院。市领导听取SAP及中国研究院发展情况介绍,并察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打造的智能制造、智慧交通、互联运输安全等创新案例。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柯曼表示,中国研究院取得了大批专利成果,并与全球创新网络建立了广泛联系,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SAP中国研究院、陶氏化学上海研发中心、飞利浦照明研发中心、诺华(中国)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利华全球研发(上海)中心、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强生中国研发中心与亚太创新中心、普华永道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先后发言,围绕政府开放科研项目合作、营造创新环境、完善人才政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应勇认真聆听,并不时提问,与大家讨论交流。
应勇感谢在沪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正按照中央要求,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推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应有作用。欢迎更多的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在参与上海建设发展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
应勇说,当前,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既是一项国家战略,也是上海着力打造的核心功能。建设科创中心,主体是企业,核心是人才,在沪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是重要力量。我们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让外资企业更好地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让外资研发中心更多地集聚创新人才。我们将通过深入调研,抓紧制定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沪更好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外资研发中心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应勇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就要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能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同时能配置更多的全球创新资源,就是全球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努力在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上取得新突破,帮助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增强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竞争力;要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上取得新突破,既要进一步完善司法保护发挥主导作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也要积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沪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并落地应用。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形成更多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增强“钱”变“纸”的能力,同时,更要提高“纸”变“钱”的能力,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品;要在服务外资研发活动上取得新突破,努力为外资研发中心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特别是要继续优化人才政策,在促进人才流动等方面采取更多便利性举措。上海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外籍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