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家庭医生”顾昊 居民信任的片医

2017-08-23 09:06:53|来源:解放日报|编辑:彭丽 |责编:刘征宇

  原标题:“家庭医生”顾昊签约3000余位居民,被老人们当成“比儿女还亲的人” 打动人心,最好的办法是倾听

  每周一上午是顾昊的门诊时间。4个小时里,他共接待了73位患者,其中七成以上是他的签约病人。这些阿姨和爷叔多是他的“粉丝”,除了看病、开药,他们总情不自禁地想与顾医生多聊会儿。

  1973年出生的顾昊,是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部部长,也是签约3000多位社区居民的一线“家庭医生”。

  10年前,顾昊刚开始当家庭医生时,到社区走访还经常被拒之门外。但如今,周边居民纷纷“走后门”要与顾医生签约。一些社区老病人,遇到难事第一时间找顾医生,把他当成了“比儿女还亲的家里人”。

  一名普通的基层社区医生,“动人”之处到底在哪里?

  社区居民信任的“片医”

  8月初的一个上午,顾昊与两名家庭病床患者约好要上门随访。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53名家庭医生,分别担任辖区内53个居民区的“片医”,顾昊负责新梅广场居委会3个小区,大约4500名居民,目前签约率70%左右。在他的片区内,有10张家庭病床,需要每周上门随访。

  在新梅公寓小区,第一位随访病人是70岁的娟娟阿姨。她动过几次大手术,腰腿部的关节都已换成人工关节。量血压、听心肺、询问日常情况……顾昊进行例行检查后告诉她:“蛮好,不用担心。”娟娟拉着顾医生的手跟他商量:“过年时保姆要回老家10多天,我想去苏州找个养老院住一阵子,你看怎么样?”交流时间总嫌不够,临走时,娟娟依依不舍,非要把顾医生送到门口。

  第二位病人是93岁的老顾,住在小区深处。“老顾不仅跟我同姓,生日也是同一天,我们感情最深了。”顾昊叹口气又说,前阵子,老顾的爱人去世,老人自己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癌等老毛病,最近又因为脑梗,去医院住了半个月刚回来。

  第一次按门铃、打电话,老顾家中无人回应,等候许久后只好离开。不过,快走到小区门口时,老顾家的保姆来电话,“人在家里呢!”他再次步行回去。此时已近正午,顾昊前心后背的衣服已湿透,“没什么,前阵子最热的时候,我也是这样。”

  一进门,顾昊立刻先到房间里,与病床上的老顾打声招呼,然后熟门熟路地去检查冰箱里的各种药物,之后拿起听筒等进房间。他蹲在床边,为老人量血压、听心肺,之后凑近老人耳朵,告诉他:“蛮好啊!”接着,他又拿了一叠医药发票进来,继续蹲着对老人说,“发票我都已经帮你报销好了,放心啊……”

  “谢谢侬!”“凳子……”老人虽已没什么力气,却不时用嘶哑的声音慢吞吞地说。原来,老人注意到顾昊一直蹲着,怕他累着。

  顾昊对每位病人家中情况都十分熟悉。据说,一些老人接到陌生电话,都会立刻打个电话问问顾医生,以防诈骗。

  “我觉得,做家庭医生蛮适合我的,我很喜欢社区里的老人,这些老人也需要我,我可以帮他们解决不少问题。”顾昊表示,医人要医心,老人大多很孤独,最好的办法是倾听,“其实,对百姓好一点,轻易不要拒绝他们的需求,就不会有大的医患矛盾。”

  工作手机“24小时”在线

  要赢得百姓信任,除了一颗温暖、善良的心,还需要一份全心全意的责任意识。对顾昊来说,这就意味着全天候的不辞劳苦。

  顾昊最大的烦恼就是每天时间不够用。他有两部手机,其中一部是“24小时热线”,常常到了深夜也有患者来电。但他的朋友们待遇就没这么好了,打他私人电话,他有时一整天也没空“理”。

  90岁的章老先生,每月需要换1次导尿管,每次叫“120”来去,往返要花6小时。于是,顾昊答应定期上门帮老人换导尿管。

  今年大年初四深夜,顾昊接到电话,说老人的导尿管掉了。于是,他立即开车去老人家里帮忙换导尿管。一天下午,老人的家人又来电话,女儿说:“爸爸,你赶紧去吧,体现你价值的时候到了!”

  家住东湖花苑的贺阿姨说,顾医生去年通知她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的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体检后,她也没当回事,没想到过了两天,顾医生打来电话,告知体检结果:胸片查出“肺部有阴影”,超声提示“腹部胰腺上占位性病变”。正当她不知所措时,顾医生特地上门来安慰:“贺阿姨,先不要急,我已经联系好闵行区中心医院,您是我们的签约居民,可以通过医联体绿色通道马上做进一步检查!”

  贺阿姨最终被排除了恶性可能。“当得到确诊结果时,我真想哭。不仅是因为没有遭遇肿瘤的厄运,还因为打心底里感激顾医生。要是没有他的关心帮助,我可能病还没查清楚,半条命都要被吓掉了!”

  贺阿姨的邻居王阿姨,也是顾医生的签约对象。一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早上,王阿姨的老伴起床后上厕所瘫坐在马桶上,王阿姨吓坏了,儿子正巧出国,情急之下,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顾医生!

  放下电话不一会儿,顾昊就上门了!他初步考虑是突发的脑血管意外,立即拨打“120”将老人送到医院。后来,王阿姨的老伴被诊断为“脑出血”,接受治疗出院后,顾医生立即为王阿姨的老伴建立了家庭病床,每周上门一次,对老人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如今,王阿姨的老伴恢复得很好,逢人就说自己的命是“小顾”医生救的。

  任职管理岗位仍不忘一线

  不善言辞的顾昊,也有一颗感恩的心。大家说他每天太辛苦了,他乐呵呵地解释道,相比以前,自己现在家住得近,每天来回方便,而且,如今家庭医生的收入高了不少,自己的任务也轻了些,“已经很幸福了”。

  “顾昊脱下白大褂也能救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九红说,几年前,自己还在闵行区献血办工作,去看望正在医院里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第一次见到了顾昊。对此,顾昊的说法是:“1992年我消化道大出血,因及时获得600毫升血液救治,才使我脱离危险。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诊室外的另一种救人方式——无偿献血。”迄今,顾昊已先后参加5次无偿献血,2012年还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入库登记志愿者。

  2014年5月,顾昊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通知,说他与一名北京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从5月起就开始每天跑步锻炼。当年的7月31日和8月1日,他分两次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共采集血液300毫升,其中干细胞50毫升,让那位远在北京的年轻妈妈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深入普及,顾昊和他的团队更忙了。因此,有人劝他:“你已担任了医院行政岗位,一线临床那块就别管了。”但顾昊不这么想,“作为一名医生,如果把救死扶伤的使命丢了,可惜!”

  也因此,除了医院管理岗位上的工作,顾昊现在每周仍有三个半天的门诊,紧密联系着3000多位“签约病人”,每周要上门随访10位家庭病床患者,并定期为辖区内的居民、学生上健康培训课。“说心里话,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获得感、成就感,真的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强烈。”他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