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品牌杂技几番打磨,节目创新一直在路上 精品意识催生《时空之旅》重装升级
《时空之旅》将推出升级版,《吊子》《跳板》都是其中的新节目。图为两位演员在酷暑中辛勤排练新节目《吊子》。(上海杂技团供图)
入伏的申城,高温预警高挂。午后,路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而在上海杂技团的排练厅里,一切排练计划仍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久前的梅雨天,虽然气温不高,但闷热潮湿。排练厅按照规定没有开空调,而每次排练完,演员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说到团里150多个杂技演员的日常,上海杂技团副团长蔡荣华就像说起自己的孩子般心疼。
的确,现在上海杂技团的三台常规演出《时空之旅》《欢乐马戏》和《炫》加起来,一年要演1000多场,平均每天要演两三场。除此之外,从去年开始,团里又开始为《时空之旅》的升级版加班加点做准备。要维持这样的状态,演员们的辛苦可想而知。
开放思路传承优势,新人来自全国各地
上海杂技团里,一共有两个大型排练厅。记者来到其中的一间,排练厅被隔板分割成了两部分。里面那半间排练厅里,有一对稚气未脱的搭档在训练《跳板蹬人》。
“杂技因其特殊的艺术性,演员入行早、伤病多、改行早。但不能因为这些,把团里的优秀节目给丢了。”蔡荣华告诉记者,《跳板蹬人》原来的一对搭档已经在台上表演了好几年,而现在这一对,就是老演员退役之后的后备力量。近些年,上海杂技团打开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外地杂技团引进不少好苗子,靠各地演员撑起上海杂技团大半壁江山,团里不拘一格引进人才的理念功不可没。
《跳板蹬人》是上海杂技团的传统项目,由六位演员合作完成。表演时,“底座”躺着用脚举起“尖子”,“尖子”则在“底座”的支撑下在半空中完成旋转、翻腾等高难度动作。眼前的这一对搭档,“底座”王梦麟才16岁,是上海杂技团刚从广州引进的新人;“尖子”黎凡玉只有13岁,是上海市马戏学校的在校学生。
对于杂技演员而言,每天高强度的训练之外,最难忍耐的是训练的枯燥。一个简单的技术动作,训练的时长往往要以“年”为单位。作为杂技团新引进的“底座”,光是用脚将“尖子”蹬起来这一个动作,就已经训练了快半年。“这个节目最难的是找到搭档身体的平衡点。蹬人跟蹬鼓不同,人的状态不同,所需要的力量就不同,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蔡荣华说,“基础动作一定要练到熟透,后面的技术动作就会快很多。”
所谓的“快”也是相对而言。没有一两年的磨合时间,无法练成合格的“底座”。王梦麟日复一日地练习着蹬人的动作,而黎凡玉则在他的脚上反反复复地被蹬起、落下。状态好的时候,王梦麟可以连续蹬上一百多下。即使排练厅里开着空调,眼前的这个小伙子依然浑身被汗湿透。
推陈出新,《时空之旅》可看性再升级
老节目要兢兢业业地持续训练,新节目的创新也一直在路上。今年下半年,上海马戏城及杂技团的排练厅将整体大修,大修之后,杂技团将以什么样的面貌重新亮相?这是整个杂技团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国际的杂技发展趋势,还是国内观众的欣赏口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改革,鼓励文艺院团走出‘舒适区’,在节目上多创新,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计划大修之后,《时空之旅II》(暂定名)将登陆新的马戏城内驻场演出。”
作为《时空之旅》的升级版,届时,一台演出十二三个节目中,将有七八个是全新的。
记者采访中看到正在另一个排练厅排练的节目《跳板》,这正是《时空之旅--》将推出的新节目。与《跳板蹬人》一样,《跳板》也是上海杂技团的保留节目。不过,现在的《跳板》就是
单纯的“砸”与“跳”,动作相对单调,观赏性不强。这次设计《跳板》的升级版,团里参考了国外最新跳板节目的编排。届时,这个《跳板》节目中,不但将“砸”与“跳”的动作连贯了起来,还会增加空中转体、翻腾、接人的动作,可看性大大增加。
一个大型杂技节目,七八分钟已经是极限。但从前期的论证、设计动作,到后期的选角、道具制作,就得花上半年时间。“比如,单单那一块跳板,里面的道道就很多。”从表面上看,跳板犹如一个加大码的跷跷板,由一块木头做成,看上去朴实无奇。“其实,挑选跳板的材质,我们就实验了很多次。”蔡荣华告诉记者,新的《跳板》演员有男有女,这块跳板得适应所有演员的力度和体重,它的韧性和弹性尤其有讲究。以前的跳板是由玻璃钢做的,不同的演员上台要调节不同的力度,很不方便,也无法适应新节目对连贯表演的要求。这次团里经过多次试验之后,才最终定下用榉木来制作这块大跳板。
这一切都只是第一步。每一个大型节目的推出,演员们都要练上两年甚至更长时间。除了《跳板》,其他的新节目也正在向前推进。大修之后,升级版《时空之旅--》就要扬帆起航。